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4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35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41.
342.

目的:利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SD-OCT)对屈光不正儿童后极部视网膜厚度及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厚度进行测量,探讨年龄、屈光度与视网膜厚度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收集2016-02/2017-02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北院眼科门诊就诊的5~15岁屈光不正儿童96例192眼,应用SD-OCT设备对受检者视盘周围RNFL厚度和后极部视网膜厚度(posterior pole retinal thickness,PPRT),包括后极部20°范围内以视盘和黄斑连线为界,分为上方、下方、平均PPRT及距黄斑中心凹1mm视网膜厚度进行检测,并分析年龄、屈光度与PPRT及RNFL厚度的相关性。

结果:SD-OCT检查示,本组病例距黄斑中心凹1mm视网膜厚度为252.72±13.87μm,平均PPRT为294.02±8.70μm,上方PPRT为294.53±9.11μm,下方PPRT为293.53±9.50μm,RNFL厚度为105.75±10.60μm。年龄与距黄斑中心凹1mm视网膜厚度呈正相关,屈光度与PPRT及RNFL厚度均呈正相关。

结论:SD-OCT能够准确测量儿童后极部视网膜厚度,年龄、屈光度与视网膜厚度及RNFL厚度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343.
目的:探讨人颊癌细胞中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1(SOCS1)沉默与细胞增殖及化疗药物敏感性影响的关系。方法:Western blot、PCR及定量PCR验证SOCS1干扰序列沉默人颊癌细胞系BcaCD885中SOCS1的表达。MTT法检测颊癌细胞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变化。细胞计数法观察细胞的增殖速度。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将SOCS1干扰序列转染BcaCD885细胞后,SOCS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SOCS1表达抑制后,转染72h后,BcaCD885细胞数量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化疗药物卡铂和紫杉醇对BcaCD885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均显著降低(P<0.01)。SOCS1表达抑制后BcaCD885细胞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升高,而S期和G2/M期细胞比例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OCS1基因沉默后,人颊癌细胞株BcaCD885的增殖能力下降,并增强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344.
<正>参苓白术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人参、白术、白茯苓、桔梗、莲米、薏苡仁、淮山药、扁豆、陈皮、甘草组成,具有益气健脾、渗湿止泻之功效。张小萍教授从事临床50余载,谙熟中医经典著作,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消化系统疾病诊治,对一些疑难杂证有着独特的见解。现将张小萍教授运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复发性口疮的典型病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45.
背景:胸椎与相应节段的肋骨相连构成胸廓,椎体部位深在,邻近组织结构复杂,所以胸椎椎体的充分暴露显得较为困难。通常多采用切除相应肋骨,经胸腔到达病灶,创伤较大,常有胸痛、局部皮肤麻木等并发症。为此能否通过肋间隙入路不切除肋骨而达到同样的目的成为新的临床命题。 目的:探讨经肋间隙入路自体髂骨植骨与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明确诊断为胸椎结核的30例患者,常规给予抗结核治疗两至三周后,采用经肋间隙入路行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前路钢板置入内固定。术后随访6-22个月,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疼痛缓解程度、Cobb角改变、切口长度、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等指标进。 结果与结论:30例患者切口长度(12.4±1.8) cm,切口纵向撑开宽度(10.0±3.2) cm;开胸时间(16.0±2.5) min,关胸时间(12.0±1.5) min;术中出血量(430.0±87.4) mL。后凸畸形角度术前平均27°,术后平均8°,平均矫正19°。术后一至两周背部疼痛基本缓解。28例患者痊愈,2例好转;术后随访复查X射线片显示自体髂骨植骨全部融合,融合时间为四至五个月。提示经肋间隙入路自体髂骨植骨与钢板置入内固定是治疗胸椎结核一种有效、安全有效的方法,经肋间隙入路的显露范围能满足结核病灶彻底清除、自体髂骨植骨、钢板置入内固定的操作要求,且可保全胸廓完整性及脊柱稳定性。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346.
目的 探讨感染性颈动脉破裂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0~2011年所有感染性颈动脉破裂病例及同期内所有英语文献记载的病例。结果 31例患者共发生46次感染性颈动脉破裂,最常见的破裂部位为颈总动脉(33/46,71.7%)。经血管结扎治疗17次(37.8%),血管内支架置入20次(44.4%), 栓塞治疗7次(15.6%)。血管结扎在治疗感染性颈动脉破裂时再次出血发生率11.8%(2/17)明显低于血管内支架置入60.0%(1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4.355, P =0.037)。结论 血管结扎是感染性颈动脉破裂较好的治疗方法,它可能是防止再次出血的最好方法。但是如果结扎颈内动脉或颈总动脉,其并发症发生率可能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347.
背景:翼状胬肉的治疗主要有翼状胬肉单纯切除、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局部使用丝裂霉素、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结膜瓣转移以及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等,许多患者在翼状胬肉切除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干眼症表现.目的:对比观察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与翼状胬肉单纯切除对眼表泪膜稳定性的影响.方法:翼状胬肉患者共80例(80眼),随机分为2组,单纯切除组40例40眼在10倍显微镜下行翼状胬肉单纯切除;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组40例40眼在10倍显微镜下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即切除翼状胬肉组织后在手术区移植白体颞上方带角膜缘干细胞的游离球结膜.于术前、术后1周,3个月行裂隙灯及泪膜破裂时间检查以及干眼症状询问.结果与结论:术后两组患者中均有部分患者有干涩感、异物感、烧灼感,单纯切除组干眼症患者明显多于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组(P<0.05).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组1周后植片红润,并开始融合生长,无感染或排斥等异常现象出现.术后1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组泪膜破裂时间较翼状胬肉单纯切除组延长,术后3个月,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果说明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较传统单纯性胬肉切除效果好,术后早、中期可明显减少患者干眼症状,保持较好的眼表泪膜稳定性.  相似文献   
348.
原发性胃淋巴瘤内镜下表现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淋巴瘤的内镜下特点并进行分析,以期提高内镜对原发性胃淋巴瘤的诊断率。方法收集近4年我院通过内镜活检确诊的原发性胃淋巴瘤17例和内镜拟诊的原发性胃淋巴瘤20例,分析其内镜下特点。结果17例确诊的原发性胃淋巴瘤绝大部分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内镜下特点主要为病变大、范围广、以胃体为主的多部位侵犯.表现为大的溃疡(10/17,58.8%)、广泛的小结节或小息肉样病变可形成鹅卵石样外观(4/17,23.5%)。20例疑诊原发性胃淋巴瘤组内镜下表现为以胃窦为主的相对较小的溃疡型(5/20,25.0%)和较大结节样增生隆起性病变的结节型(9/20,45.0%)。二者内镜下病变形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病变的蠕动性及活检质地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胃淋巴瘤内镜下形态具有多型性,呈现一定的内镜特征,提高对其内镜下表现的认识并结合深取活检对原发性胃淋巴瘤的内镜确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49.
目的研究MR多回波Dixon(ME Dixon)及T2校正多回波磁共振波谱(HISTO)序列定量评估肝脏脂肪变性的相关性,并探讨肝纤维化阶段对其的影响.材料与方法27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高脂组22只和对照组5只,行ME Dixon和HISTO序列检查,测量肝脏质子密度脂肪分数(PDFF).应用HE染色、Masson染...  相似文献   
350.
目的 探讨雄性大鼠肱骨、股骨和胫骨生物力学性能增龄性变化规律及其在年龄推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根据不同周龄,将90只健康雄性SD大鼠分为2、4、6、8、17、26、52、78和104周龄组,每组10只。过量麻醉处死大鼠后分离肱骨、股骨和胫骨并剔除附着软组织,利用游标卡尺测量上述骨骼长度及中段(受压部位)直径,利用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进行三点弯曲试验以检测极限载荷和极限载荷下位移。结果 不同周龄组雄性大鼠肱骨、股骨和胫骨极限载荷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周龄增长,肱骨、股骨和胫骨极限载荷均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且都在52周龄组达峰值,52周龄前与周龄呈强正相关(r=0.884、0.933、0.929,P<0.05)。极限载荷下位移除股骨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P<0.05),肱骨、胫骨均无统计学意义。股骨极限载荷下位移与周龄呈弱正相关(r=0.406,P<0.05)。52周龄前大鼠肱骨、股骨、胫骨、3种骨骼综合极限载荷自动线性建模的年龄预测准确度分别为78.2%、86.8%、84.1%、88.3%。肱骨、股骨、胫骨长度与极限载荷呈强正相关(r=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