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5篇
地球科学   4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崇通盆地第四系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俊林  黄定华 《地球科学》1990,15(5):473-480
  相似文献   
32.
地质学中的非线性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某些典型地质现象及有关研究进展的引述,可以看到在地质过程中广泛蕴涵着非线性动力学机制。因此,将非线性思维与分析工具引入地质学,建立来统的非线性地质
学问题的分析方法并应用于实践,有可能由此逐步逼近真实地质过程。
     相似文献   
33.
介绍并探讨了人类运用天文学、深空探测及计算机模拟与统计等多种方法和手段在太阳系内的地外天体及太阳系外的类地行星上寻找地外生命的进展,如:美国航空航天局及欧空局的一系列探测器都发现火星土壤略呈碱性可能适宜生命的存在,火星大气正在不断释放可能由火星地质或生物作用产生的甲烷;表面为巨厚的水冰覆盖的木卫二如果内部炽热,则极有可能存在生命;而土卫六则非常类似现代生命起源理论中生命起源时的原始地球。对彗星的撞击探测结果表明,其内部存在着有机物和黏土矿物,可能给早期原始地球带来了有机物甚至生命;对太阳系外的射电天文观测则发现了仅银河系中就有无数的类地行星。不仅如此,"寻找地外智慧生命"计划还试图通过倾听地外智慧生命的通讯信号和主动发射地球人类的通讯信号以和地外智慧生命取得联系。美国航空航天局发射了带有地球位置及生命信息的太阳系外探测器,也做出了类似的努力。从取得的探测结果和重要发现来看,地外可能存在着适宜生命产生及演化的条件,这使我们看到了寻找地外生命的新曙光。但囿于对地外生命形式认识的缺乏和深空探测技术的限制,目前想要找到它们还是个极其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34.
分形理论及其在金矿研究中的应用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于形态复杂、产状多变的矿体和构造而言,用长、宽、高和产状诸要素去度量它们,难以准确地定量。在这种情况下,分形理论比经典测反理论更有其分析优势。因而,引入分形工具以对矿体分形结构及相关特征的的讨论代替常规几何分析,有可能更加贴近真实的金成矿过程实际。在讨论分形理论与经典测度理论的某些区别后,以小秦岭几个石英脉金矿床为例,讨论如何在金矿研究中应用分形理论及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35.
黄定华 《矿床地质》1994,13(4):299-307
本文根据国内已建成通车的高速公路运行调研资料,结合高速公路线形设计经验,就有关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提出了对高速公路线形设计的几点看法和意见,供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36.
比较行星地质学的研究方法、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比较行星地质学是人类认识自然和人类本身形成与演化的前缘学科,是实现太阳系探测三大科学目标的主要手段.比较行星地质学研究主要回答3个问题:行星的现状是什么样的?行星的过去是什么样的?行星的过去、现在与太阳系其他行星的可比性如何?行星地质学的研究内容与研究地球地质相似,即撞击作用、火山(岩浆)作用、构造作用和夷平作用等,这些是塑造行星地貌最主要的地质作用,其中撞击构造是其他行星更为常见的地质作用.行星地质学的研究方法是利用遥感获得的各种影像、光波和电磁波等数据,以及在行星表面直接勘察获得的数据和取回的样品,对行星表面和地表以下的成分、结构和形成与演化过程进行研究.我国积极参与深空探测将获得第一手行星地质数据,国际深空探测计划的持续实施和数据的广泛共享为中国科学家积极参与行星地质学和比较行星学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空间,同时也为研究和认识地球提供新的和更全面的视野.  相似文献   
37.
城市它是一个大的开放系统,它的可持续发展肯定与外部环境有关。因此,城市的发展就不仅仅是它本身的经济、生态、社会问题。它与外界有关系的可持续发展,如果不处理好它与外界关系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城市就会被孤立。以北京、洛阳、广州为例,主要从外部环境人手,运用区域增长极理论(即城市的产生、发展、衰退都有它相对应的增长极的产生、发展、衰退)找出城市产生、发展、衰退的原因,然后反思:现在有些城市的发展是否要考虑转换它们的增长极?进而对相关城市的发展及其区域均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8.
铜陵矿集区浅层隐伏岩体预测及其形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庆飞  邓军  黄定华  张强 《矿床地质》2004,23(3):405-410
作者通过分析不同地形.地质界面间的差值域分布特征,对浅层隐伏岩体进行了数值模拟和产状预测。模拟结果显示铜陵矿集区有可能存在着一个顶点朝下的圆锥状岩浆构造,从整体上看,该隐伏岩体在深处收缩为一个点源,从该点源往上分布范围逐渐扩大,岩体也开始发生分叉现象,使靠近或出露于地表的分支岩体在产状上更接近于小型岩枝。推断它有可能是连接深.浅部之间的岩浆“汇”,该岩浆“汇”将来自更深部岩浆源的含矿物质和热能转送到更浅部的各分叉岩枝内,并因此成为铜陵矿集区成矿物质的重要来源和能量来源。  相似文献   
39.
遗迹化石的形态-结构分析与拓扑分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综合考虑形态与结构特征的一种新的遗迹化石拓扑分类方案 .结合数学和生物学上的考虑 ,将遗迹化石划分为类、科、亚科、属、种等 5级谱系单位 .这种分类不仅可望消除构造变形等因素对遗迹化石形态造成的影响 ,同时还可以对遗迹构型的复杂性直接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40.
黄定华 《地学前缘》2000,7(2):509-516
在地质学背景后面隐藏着众多凝聚态问题。对它们需要运用凝聚态科学工具进行探索 ,才能发现蕴含其中的对称、相变、周期和突变等现象 ,以抓住其共有的科学本质。文中对结晶过程中的固熔体相变 ,上地幔部分熔融和地核差异旋转等典型地学问题 ,从凝聚态角度重新作了分析 ,指出尽管它们具有不同的时空范畴和地学内涵 ,曾分别被划归于不同的地学分支学科 ,但却共同体现出了大自然中模式形成的一个基本范式 ,即 :无序定态的空间对称破缺可以导致诸多宏观有序结构的形成。这也是其它一些类似的地学现象得以产生的共同原因。由此可认为 ,从各种地质分支学科的单一性探索 ,过渡到凝聚态地质学的统一研究 ,是地质科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由阶段。而凝聚态物理学的成熟与深化 ,恰好为之提供了发展的契机。因此 ,就有可能从凝聚态地质学这一新的观点出发 ,将传统的地质研究领域进一步拓深 ,并且将其拓宽、推广到水利 ,环境 ,材料和生命科学中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