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1篇
医药卫生   9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建立大鼠肝肠联合整体移植模型,研究移植肝是否对移植小肠具有免疫保护作用.方法:选用封闭群SD大鼠和近交系Wistar大鼠.实验分5组:同基因小肠移植组、同基因肝移植组、异基因小肠移植组、异基因肝移植组、肝肠联合移植组.同基因移植供受体均为Wistar大鼠,异基因小肠移植、肝移植和肝肠联合移植供受体分别选用SD和Wistar大鼠.肝肠联合移植在切取移植物后,利用供体胸段下腔静脉在门静脉侧壁建立一袖套,并安置套管.受体手术时,将此门静脉侧壁袖套与受体门静脉残端套管法吻合.供体肠系膜上动脉与受体右肾动脉吻合.免疫保护作用通过术后5,7,14 d从各组随机取出4只大鼠的移植物普通病理检查及细胞凋亡检测评估.结果:肝肠联合移植模型建立手术成功率73.3%(22/30).同基因移植组术后仅表现为缺血-再灌注损伤所致的轻度组织损伤及炎症反应,移植物细胞凋亡数逐渐减少.异基因移植术后均出现急性排斥、移植物细胞凋亡数递增,并且较同基因移植多,差别有显著性.小肠移植术后5,7,14 d分别表现为轻度、中度和重度排斥.而肝肠联合移植的小肠移植物术后5,7,14 d分别表现为轻度、轻度和中度排斥,且14 d时小肠细胞凋亡数较异基因小肠移植组少,差别具有显著性(16.9±4.3 vs 20.5±6.3,P<0.05).术后各时间点异基因肝移植和肝肠联合移植的移植肝排斥反应严重程度相同,细胞凋亡数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此法建立大鼠肝肠联合移植模型可行.肝肠联合移植时肝对小肠具有免役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讨应用Kupffer cell封闭剂对肝脏微循环障碍的影响.方法 切除大鼠左肝叶建立肝脏切除模型60只健康SPF雄性级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A),缺血再灌注组(B),缺血再灌注+肝叶切除+生理盐水组(C)和缺血再灌注+肝叶切除+三氯化钆组(D).术前1d和2d,向D组注射氯化钆(浓度为0.25%,10 ml/kg),C组注射同等浓度的生理盐水.各组分别于术后1天处死.检测血中丙胺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内皮素-1(ET-1)及一氧化氮(NO)的水平;病理学检查各组术后肝组织的病理改变.提取肝组织中RNA,应用RT-PCR法检测ET-1,eNOs,iNOs及HO-1mRNA的表达.结果 A组肝细胞无明显异常,C组肝细胞炎症和坏死的程度明显高于B组和D组.B,C,D组大鼠血清中ALT,AST.ET-1的水平明显高于A组(P<0.05),NO的水平明显低于A组(P<0.05);肝组织中织ET-1、eNOS、iNOS及HO-1 mRNA表达水平较A组显著升高(P<0.05);C组大鼠血清中ALT,AST.ET-1的水平明显高于B组和D组(* *P<0.05,Δ*P<0.05),NO的水平明显低于其他两组(* *P<0.05,Δ*P<0.05)且肝组织中织ET-1、eNOS、iNOS及HO-1 mRNA表达水平较其B组显著升高(* *P<0.05),其中iNOS及HO-1 mRNA表达水平较D组显著升高(Δ*P<0.05).结论 术前注射氯化钆能够显著改善肝叶切除术后微循环障碍,减轻肝脏损伤.  相似文献   
33.
活体肝移植受者的外科并发症防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活体肝移植受者术后外科并发症的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活体供肝原位部分肝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发生肝动脉栓塞2例(11.1%),其中1例手术取栓失败,2例均接受再次肝移植,获得成功;门静脉栓塞1例(5.6%),手术取栓失败,患者死亡;胆漏2例(11.1%),经置管引流、抗感染治疗后痊愈;无流出道梗阻及胆道狭窄发生。住院期间死亡2例,分别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门静脉栓塞。结论:活体原位部分肝移植后的外科并发症重在预防,供肝的采取、修整以及手术技术是关键。  相似文献   
34.
坂口试剂法定量测定生化药物中精氨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5.
本实验观察到加入氯化钙能极大地增加米曲霉α-淀粉酶活力。CaCl_2最适浓度为1.70×10~(-3)M,在这些实验结果基础上,进行了生产性试验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36.
�������ֲ��Ѫ�ܱ������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10例活体肝移植术中的血管变异,总结其外科处理经验,进一步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方法:2001年1月至12月,行活体肝移植10例,其中左半肝8例,左外叶1例,右半肝1例,供肝者均为其母,经术中B超及胆管造影以确定肝切线。供体单支肝动脉分支与受体肝动脉吻合,两支肝动脉分别与受体肝左、右动脉吻合。门静脉分支与受体门静脉主干吻合。供体肝静脉与受体下腔静脉行端侧吻合。胆管重建均采用肝管分支与受体胆总管端端吻合,置T管引流。结果:10例活体肝移植,1例因肝动脉血栓形成,术后5天需次肝移植;1例发生排斥;其余8例均康复出院,5例已上学。结论:活体肝移植术中血管重建技术是其重要环节,术前和术中了解供受体解剖变异并正确处理,可减少术后血管和胆道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37.
<正> 申请专利范围将含有角蛋白的哺乳动物的毛制成细粉,然后脱脂,在常温下用稀苛性钠处理,使溶解。除掉不溶物,中和所得溶液,经透析再用β—巯基乙醇将透析内液进行还原。此为有抗癌效果的可溶性高分子蛋白质的制造方法。发明的详细说明发展抗癌药物是现代医药界的紧急课  相似文献   
38.
脑素和脑素软膏的生产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Von Fuler 1931年发现P物质,但未能搞清其结构,经历40年的漫长岁月,直到1970年Chang和Leeman采用了各种纯化手段,成功地获得P物质纯品。并测定其一级结构为11肽,以后又发现在不同动物和不同组织中提取的P物质均为同一结构。一、P物质提取、纯化工艺本文简略的介绍Chang等人提取,纯化P物质的工艺路线,以便了解其所采用的方法和新技术,Chang以牛下丘脑为原料,经过8步操作,最后获得第8组份(F_8)是均一的P物质纯品,并测定其结构,下面简述其纯化工艺;  相似文献   
39.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mRNA结合蛋白3(IMP3)在胆管癌中的表达以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检测54例胆管癌组织?癌旁组织以及正常组织中IMP3蛋白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 检测不同病理分级中IMP3的表达,其中Ⅰ级5例?Ⅱ级4例?Ⅲ级5例?real-time PCR检测17例胆管癌组织?癌旁组织以及正常组织中IMP3 mRNA表达水平?随访统计47例胆管癌术后患者长期生存情况?结果:IMP3在癌组织中呈高表达,阳性率达81.84%,而在癌旁和正常组织中均为阴性?不同病理分级中,IMP3表达量有显著差异,分级越高,IMP3表达量越高?RT-PCR结果显示IMP3的mRNA在癌组织中表达升高,与蛋白表达水平一致?47例术后随访发现IMP3阴性组术后长期生存明显高于IMP3阳性组(P < 0.01)?结论:IMP3可以作为胆管癌诊断新的标志物,病理分级越高,恶性程度越高,表达量越高;胆管癌中IMP3高表达提示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在非中性粒细胞减少肿瘤发热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160例非中性粒细胞减少的肿瘤发热患者,在发热1 d内和之后3 d分别测定血浆降钙素原水平,将患者分为脓毒血症组31例、局部感染组34例、无明确微生物感染组45例和肿瘤相关组50例,比较这些患者的血浆降钙素原水平.结果 局部感染组、无明确微生物感染组和脓毒血症组在3 d后降钙素原(PCT)明显有下降,而肿瘤组的PCT水平差异无可比性.同时脓毒血症组的PCT水平明显高于其他3组.结论 血浆降钙素原水平可用于判断非中性粒细胞减少肿瘤患者发热的具体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