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17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uschka胆管损伤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发生胆漏,有一部分为Luschka胆管(以下称迷走胆管)损伤造成。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0.51%~2.4%。随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广泛开展,会有更多的腔镜医师遇到这一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现将实际操作中所遇到的8例情况总结如下,并就诊治体会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C和生存素(sunrivin)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97例原发性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及2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VEGF-C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胃癌组织VEGF-C和survivin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6.0%和57.2%,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胃组织(P〈0.05);VEGF-C蛋白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肿瘤部位、肿瘤直径、静脉侵犯及远处转移等无关,但与淋巴结转移、淋巴管侵犯、浆膜面受累和肿瘤TNM分期等密切相关;survivin蛋白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肿瘤部位、肿瘤直径、静脉侵犯等无关,但与浆膜面受累、淋巴管侵犯、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肿瘤TNM分期等密切相关;VEGF-C和survivin阳性表达组术后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组;VEGF-C和survivin在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VEGF-C及surv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可作为胃癌预后不良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3.
赵挺  邹寿椿 《浙江医学》1996,18(2):85-87
我院从1991年10月始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并取得满意疗效。现将LC612例与剖腹胆囊切除术(OC)402例的临床疗效、创伤反应、术后恢复及并发症等作一对照分析。 临床资料 1.一般情况:1991年10月至1995年8月共行LC612例,其中男性244例,女性368例,男女之比为1:1.5,平均年龄45.8岁。原发病为慢性胆囊炎49例,胆  相似文献   
34.
结肠造口并发症与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目的 探讨结肠造口并发症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总结浙江省人民医院1984年至2002年间1263例结肠造口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情形、造口类型及构造、患年龄、性别、体形等个体因素对造口并发症的影响。观察存活时间与造口并发症的伴随情况。结果 1263例结肠造口中有443例(35.1%)出现637个造口并发症。主要为:造口局部坏死2.4%,造口周围皮肤刺激21.9%,造口回缩狭窄5.6%,造口黏膜脱垂10.5%,造口旁疝9.3%;其它如肠梗阻、造口出血等发生率为1.3%。82.7%的并发症出现于术后1年内。急诊造口的局部坏死、回缩狭窄的发生率高于择期造口。袢式造口与末端造口相比,局部坏死率低,但早期皮肤刺激发生率高,后期黏膜脱垂和造口旁疝的发生率高。末端结肠造口通过腹膜外隧道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年龄超过60岁的患,其造口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升高。体形消瘦造口脱垂和旁疝的发生率上升,体形肥胖造口局部坏死、皮肤刺激和回缩狭窄的发生率增加。随着观察时间的增加,造口皮肤刺激并发症减少而造口脱垂和旁疝的发生率上升。结论 结肠造口并发症有较高的发生率,与手术情形、患年龄及体形有密切关系。根据个体情况,选择合理的造口类型和构造,有助于减少造口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改善患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5.
有腹部手术史患者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因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损伤小、痛苦少、恢复快,现已成为治疗胆囊疾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方法。1991年10月至1996年6月,我科已行此术809例,其中有腹部手术史84例、占10.4%。现将该组患者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6.
EST联合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94年1月~1995年7月,作者对21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病人先行ERCP检查。证实胆总管有结石,即行 EST,用 Dormia 网篮套取结石,于 EST 1周后再行 LC。获得满意效果。该方法损伤小,恢复快,可解除LC无法解决的炎性乳头狭窄,也可对LC后发生的继发性胆总管结石作妥善的补救处理,克服了单独使用LC和EST治疗胆石症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37.
为了提高胰腺癌术后远期生存率,浙江省人民医院肝胆外科对2008年1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24例胰腺癌患者在常规行胰十二指肠切除(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的基础上进行规范化的区域淋巴结清扫,探讨规范化区域淋巴结清扫对胰腺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胆囊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出现腹痛、黄疸、肝门部肿块的原因.方法: 总结分析1例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出现腹痛、黄疸、肝门部肿块进行诊治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中发现肝门部恶性肿瘤伴肝脏、腹腔和腹壁广泛转移,术后病理学检查示中~低分化腺癌,结合术前临床资料,诊断为肝门部胆管癌.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腹痛、黄疸、肝门部肿块的原因除较为常见的术中胆道损伤、胆道结石残留外,还应考虑胆道肿瘤等少见原因.  相似文献   
39.
胃癌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与胃癌侵袭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0例正常胃黏膜上皮、20例异型增生、108例胃癌组织及47例相应癌转移淋巴结MMP-9的表达情况。结果 正常胃黏膜和异型增生MMP-9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0%(4/20)和70%(14/20),均呈弱阳性表达;胃癌组织MMP-9表达阳性率为88.9%(96/108),显高于前两(P  相似文献   
40.
胃癌PCNA和CD44V6表达的相互关系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和CD44V6表达与胃癌侵袭转移及预后的关系 ,探讨胃癌组织PCNA和CD44V6表达的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SP免疫组化染色方法 ,检测 90例胃癌组织PCNA和CD44V6的表达情况。结果 胃癌组织PCNA标记指数 (LI)为6 3 83 %± 17 16 % ,CD44V6阳性表达率为 74 4% (6 7 90 ) ;PCNALI和CD44V6表达强度与胃癌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及TNM分期均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5 ) ;PCNALI≥ 5 0 %或CD44V6强阳性表达的胃癌患者术后 1,3 ,5年生存率均显著降低 (P <0 .0 5 ) ;CD44V6阳性表达胃癌组织的PCNALI显著高于CD44V6阴性表达者 (P <0 .0 5 )。结论 PCNA和CD44V6表达与胃癌侵袭转移及预后显著相关 ;CD44V6的表达可能有助于胃癌增殖活性的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