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自然科学   48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0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S变换结合了短时傅里叶变换和小波变换的优点,是非平稳信号时频分析的有力工具.为了提高S变换在应用中的实用性和灵活性,该文将S变换改造成时频分辨率可调的广义S变换.广义S变换具有多分辨率特性,利用其高质量的时频分布,在时频域中设计了两种时频滤波器.前者用来实现非平稳信号中特定信号分量的提取,也可滤除处于特定时频平面中的噪声;后者直接应用广义S变换的时频谱实现,用于含高斯白噪声信号的滤波,达到了突出有效信号和压制噪声的效果.几种信号模型的仿真试验显示了它们在信号提取和抑制噪声中应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2.
一般的反射系数计算都是以单个界面为基础来进行的 ,而陆相地层主要以薄 (互 )层为主 ,这是一个矛盾。该文在推导出任意入射角入射条件下的多个薄层纵、横波反射系数谱理论基础上 ,进一步简化出了单个薄层垂直入射时的纵波反射系数谱计算公式 ,从而获得了在薄层条件下不同频率成分的纵波反射系数谱数学关系式。由此进一步形成了面向背景的纵波反射模型正演方法。通过采用实际地震子波为输入子波 ,对单个楔状体薄层、薄互层组楔状体地质模型进行了纵波合成记录制作。分析表明 ,其实用性强。不仅提供了一种基于新方法的合成模拟手段 ,更为横向谱比的物理意义分析提供了手段。  相似文献   
33.
缝洞模型波动方程正演与偏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缝洞储层的地震波场特征,首先推导出了允许介质速度有横向变化和纵向变化,对地层无倾角限制,保振幅,并可以避免层间多次波产生的变参考慢度Rytov近似Fourier波场廷拓算子,然后用该算子对根据某地区奥陶系储层溶蚀缝洞的地质特征所设计的二个缝洞模型进行正演和偏移,并分析其波场特征。缝洞储层模型数值模拟的结果揭示了在不同情况下,单个裂缝、溶洞、缝洞带的宽度和密度的地震波场特征,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和认识。  相似文献   
34.
孔洞储层地震波特征响应的物理模型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物理模型相似性原则制作了不同材料和不同孔洞密度的物理模型,在常温常压和温压条件下分别测试了孔洞模型的地震波特征响应,分析了孔洞储层特征的变化对地震波属性参数的影响。孔洞密度、围压、温度、模型材料和含流体的变化对地震波的速度、振幅、衰减、主频和主振幅等属性参数均有明显的影响。温压等条件的不同,孔洞密度引起的地震波特征响应程度不同。实验表明,孔洞密度的变化对地震波动力学特征参数(振幅、衰减等)的影响远远大于对运动学特征(速度等)的影响,这为利用地震波的振幅、衰减等属性参数进行储层中孔洞分布和发育程度的检测提供了可靠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35.
薄层解释的关键在于提高地震记录的纵、横向分辨率。该文提出的薄层解释新方法有可能突破通常意义下地震记录的分辨率极限(λ/4或λ/8),数值计算表明可达到λ/32至λ/100。该方法利用小波变换将常规地震剖面分解为一系列中心频率不同的窄带地震记录,称为分频剖面。当通带宽度足够小时,窄带剖面将趋近于单色地震波剖面,利用薄层等地质异常体对地震波的干涉、调谐效应,在横向上可以有效地区别于涉及非干涉体,对薄层进行解释。但窄带剖面地震信号延续度大,要造成相邻地震同相轴的交叠,为此,文章提出了“沿层分频处理”及“高分辨率剖面重建”两种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前者针对单一地层逐层处理,特别适合在地震工作站上操作。后者是将若干窄带剖面进行选择性的处理之后再进行剖面的高分辨重建。由于在重建过程中能方便地加入信噪分离和频带拓宽等重要处理步骤,因此可得到分辨率、信噪比都很好的地震剖面。使用该方法还可识别对应于同一隐蔽圈闭层位的纵、横波。文章还系统介绍了多波层位对比的其他方法,并在微机上初步建立了多波层位对比及综合解释系统。  相似文献   
36.
使用TCP/IP协议将某些地震数据处理软件设计成网络并行处理程序,可极大地提高计算效率。文章详细叙述了实现该方法的一种技术路线,对网络并行程序设计和网络并行处理中会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实际运算结果证实该技术路线和解决方案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37.
基于混合优化算法的地震数据匹配追踪分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5个参数(幅度、频率、相位移、尺度因子、时移)控制的Morlet小波作为匹配子波原子,在确定控制参数的过程中,提出应用具有全局优化能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与具有局部优化能力的BFGS算法的混合优化算法,能够使得匹配追踪算法不再依赖于复数道分析确定子波原子的振幅、频率和相位的初值.控制子波时间延续长度的尺度因子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匹配追踪分解后,消除较小和较大的尺度因子和分解终止时的剩余信号能够有效地压制地震数据噪声.利用局部函数解析表达式和残差信号能量进行有效地控制算法的迭代次数可以提高计算效率.数值试验和实际资料的应用均表明:利用本文方法能够压制地震数据噪声,对地震信号快速地、精确地进行时频谱分析,为烃类检测和储层描述提供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38.
HHT方法及其在地震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介绍了HHT方法和它的基本特点,并且在应用时与Fourier变换和小波分析法作了比较,说明其具有优于其他方法的明确物理意义、高度精确性和自适应性.并且通过对地震资料的处理,以实验结果说明,HHT适合应用于地震信号处理,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推广.  相似文献   
39.
数学检波器与波动方程地震叠前正演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地震非零炮检距正演模拟技术在叠前地震资料处理和解释中有重要意义.叠前正演通常用射线追踪法和全程波动方程法来实现.这些方法在计算效率和记录信噪比等方面存在许多固有的问题.作者通过提出数学检波器(MG)的概念和方法,使利用单程波动方程实现叠前正演成为可能.文中给出了用单程波动方程法对一个复杂地质模型形成8个共炮点地震记录的例子.在这些共炮记录中,来自复杂地质模型的反射波和绕射波十分清晰.记录质量好且计算效率高.更重要的是,利用作者研制的新方法可获得没有多次波、直达波和其它干扰的高信/噪比地震叠前正演记录.  相似文献   
40.
基于波动方程的地震波衰减理论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的能量衰减特征表现为:一方面为球面扩散,另一方面是由于地层合流体而引起的衰减,它直接和地层的岩性、合流体性密切相关.由于合流体岩石存在的内摩擦性及粘滞性,使得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能量得到衰减,且高频能量衰减强,低频能量衰减弱,从而成为形成低频阴影现象的重要原因.作者在基于波动方程正演的基础上,从岩石的内摩擦性和粘滞性出发,模拟地震波穿过合流体地层时的频率能量变化特征,解释由于含流体地层的吸收衰减而导致的低频阴影现象,并在实际处理中得以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