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39篇
  免费   2087篇
  国内免费   1320篇
医药卫生   42546篇
  2024年   140篇
  2023年   485篇
  2022年   558篇
  2021年   536篇
  2020年   606篇
  2019年   689篇
  2018年   820篇
  2017年   492篇
  2016年   620篇
  2015年   683篇
  2014年   1845篇
  2013年   1414篇
  2012年   1708篇
  2011年   1893篇
  2010年   1841篇
  2009年   1776篇
  2008年   1657篇
  2007年   1880篇
  2006年   1802篇
  2005年   1856篇
  2004年   1646篇
  2003年   1545篇
  2002年   1296篇
  2001年   1286篇
  2000年   1436篇
  1999年   1380篇
  1998年   1294篇
  1997年   1225篇
  1996年   1138篇
  1995年   976篇
  1994年   925篇
  1993年   684篇
  1992年   717篇
  1991年   598篇
  1990年   588篇
  1989年   499篇
  1988年   328篇
  1987年   278篇
  1986年   231篇
  1985年   242篇
  1984年   178篇
  1983年   167篇
  1982年   126篇
  1981年   96篇
  1980年   79篇
  1979年   61篇
  1978年   36篇
  1977年   23篇
  1964年   24篇
  1958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树突状细胞是机体内一种专职抗原提呈细胞,并在肿瘤免疫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树突状细胞在荷瘤宿主体内的功能变化以及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重点介绍了树突状细胞肿瘤疫苗的种类及其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部分胃体-窦部代膀胱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胃代膀胱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膀胱镜及尿动力学检查结果。男17例,女13例。年龄21—69岁,平均55岁。原发病为膀胱癌24例,结核性膀胱挛缩6例。结果术后新膀胱贮尿功能良好,患者经尿道排尿,膀胱容量280—580ml,平均385ml;最大尿道压20—60cm H2O,平均49cm H2O;充盈期膀胱压5—15cm H2O,平均12cmH2O;最大膀胱压35—65cm H2O,平均55cmH2O;排尿期最大膀胱压28—60cm H2O,平均46cm H2O;最大尿流率10~28ml/s,平均18ml/s;剩余尿量5~85ml,平均20ml。随访9个月一24年,平均8.2年,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无输尿管返流,无尿失禁及肾功能损害。4例出现会阴部、膀胱区疼痛;5例出现遗尿,术后3—6个月逐渐缓解;1例因膀胱结石再次手术。术后3.5年膀胱肿瘤复发1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结论部分胃体一窦部代膀胱术后并发症少,相关生理指标接近正常。  相似文献   
33.
目的 分析不同病理类型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HPT)的临床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958-2005年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80例PHPT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病理类型分为甲状旁腺腺瘤组208例,甲状旁腺增生组52例及甲状旁腺腺癌组20例。结果 腺癌组中男性高于另外2组(P〈0.05)。增生及腺癌组中骨畸形、骨软化比例较低,增生组骨吸收、病理性骨折比例低于腺瘤组;胃肠道症状、多饮多尿及泌尿系统病变在腺癌组中高于另外2组(P均〈0.05)。血总钙(TCa)、血游离钙离子(ICa)及24h尿Ca在腺癌组显著高于腺瘤组及增生组(P均〈0.01),在腺瘤组与增生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高钙危象的比例在腺癌组显著高于另外2组(P〈0.01)。腺癌组病灶重量高于增生组,腺瘤组病灶直径小于增生组(P均〈0.05)。结论 在本组病例中,腺癌组男性比例较高,泌尿系统病变更为多见,出现高钙危象的比例显著增高,术后复发的比例较高。增生组骨骼系统病变相对较轻,其病变甲状旁腺重量低于腺癌与腺瘤组。  相似文献   
34.
胡安静 《解剖与临床》2006,11(3):215-215
Colles骨折是指桡骨下端2~3cm以内、骨折远端向背及桡侧移位的骨折.本院门诊于1994年1月至2005年4月共诊治Colles骨折240例,其中40例关节内骨折,经闭合复位后,关节面的移位仍大于2mm者,收住院手术治疗;门诊复位满意的200例患者中186例获得随访,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5.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1123例临床小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本文对2004年3月9日至2004年5月13日“健康快车”短期为大批量贫困的白内障患者免费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1123例(1136眼)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方法比较透明角膜切口及巩膜隧道切口二种术式的术后反应、并并症、术后视力、以及术后用药情况。结论本组病例术后三天脱盲率90.5%,脱残率70.68%,透明角膜切口植入硬性人工晶体术后反应重,易发生伤口裂开虹膜嵌顿,不宜采用。白内障术后勿需全身用药。  相似文献   
36.
下消化道出血以息肉、肿瘤、急性肠病及血管畸形多见,而急性出血往往是血管破裂所致。我院于2001年至2002年收住急性下消化道出血患者32例,经输液输血一般对症处理的基础上,加用立止血灌肠,经过精心护理治疗,效果较好,现  相似文献   
37.
人工骨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人工骨植入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方法和效果。方法:胸腰椎爆裂骨折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28~61岁,平均47.5岁;受伤时间4~12d;术前Frankel分级:C级1例,D级3例,E级8例;受伤椎体:T112例,T122例,L15例,L23例;术前后突角11°~35°,平均24°;术前椎管占位率39%~85%,平均64.5%;术前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平均为正常的47%。行后路切开复位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后,人工骨经伤椎椎弓根植入椎体成形术。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3~19个月,平均13个月。脊柱后突角平均恢复20°,椎体高度平均恢复96%,椎管占位率平均恢复至7%。2例人工骨椎体内充填不足;无内固定松动、断裂、椎体高度变低及生理弧度丢失。神经功能恢复:1例术前Frankel分级C级及2例D级患者术后均恢复至E级。结论:经椎弓根人工骨植入椎体成形术重建了椎体高度,增加了脊椎前柱的抗压稳定性,使患者能早期活动,减少内固定物因应力过大造成的断钉、松动、椎体再压缩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38.
目的 观察单纯应用压力梯度长袜(CS)或与间歇充气装置(IPC)联合使用预防恶性肿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效果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胸科、泌尿外科、肝胆外科恶性肿瘤根治手术患者240例,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单纯CS组、CS+IPC全程组、CS+IPC术后组,每组60例。术后3~8d内行双下肢深静脉超声检查,记录DVT例数及血栓发生部位(大腿或小腿)。随机选择对照组和CS+IPC全程组各15例患者,分别于术前、切皮后2h及术后24h各采集外周静脉血2ml,测定D-二聚体(D-D)、纤溶酶原激活物抗原(tPA-Ag)、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果 术后3-8d对照组、CS+IPC全程组、CS+IPC术后组和单纯CS组DVT发生率分别为49.3%、15.0%、23.3%和30.0%(P〈0.05)。所有发生DVT患者中,除CS组发现1例近端DVT外,其余均为远端DVT。发生DVT患者年龄、卧床时间、危险因素个数等与未发生血栓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凝血,纤溶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切皮后2h,CS+IPC全程组vWF升高,D-D、tPA-Ag降低(P〈0.05),术后24h对照组和cs+IPC全程组间D—D、vWF、tPA-Ag及PA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S+IPC全程或术后使用均能降低高危患者术后DVT的发生,其中CS+IPC全程使用预防效果最好,可能与IPC增加纤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39.
我院运用改良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并在此方法上加以改进,共进行50例,取得了满意效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5年8~12月份我院分娩总数506例.剖宫产106例。将入院分娩的孕妇随机分为试验组50例,行改良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对照组56例.行传统的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孕妇年龄平均28.75岁,孕周36—44周。剖腹产指征:头贫不称48例,胎儿窘迫37例,臀位11例,双胎4例,前置胎盘2例,妊高征2例,珍贵儿2例。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周期性麻痹的临床表现特点及闽南地区发病人群分析。方法:对2001年4月~2005年4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4例周期性麻痹患者为务工人员,其中外来务工人员占多数。10例周期性麻痹伴甲状腺功能亢进。结论:务工人员的周期性麻痹应引起临床重视,并应常规检查甲状腺功能,防止漏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