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9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1.
目的 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HIF-1)在下咽癌中的表达及对下咽癌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 应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30例下咽癌组织和对应的癌旁组织中HIF-1的表达水平;将HIF-1过表达载体转染至下咽癌细胞FaDu细胞中,并通过观察绿色荧光蛋白、Western blot和real-time PCR技术检测转染效 率;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结果 HIF-1在下咽癌组织中高表达,表达量为1.436±0.2575,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量为0.7337±0.25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725,P <0.05),以上结果与TCGA数据库分析结果一致。转染HIF-1过表达组发生转移的细胞数量(78.33±10.84)较对照组(35±10.84)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999,P <0.05);转染HIF-1过表达组细胞增殖能力(OD72h=1.64,OD96h=1.85)均高于对照组(OD72h=1.34,OD96h=1.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715,P <0.05)。结论 HIF-1促进下咽癌细胞FaDu的迁移和增殖能力,并参与下咽癌的转移。  相似文献   
32.
目的:通过制备硫酸钙/纳米羟基磷灰石免疫抗结核人工骨,治疗兔免疫骨结核,探讨纳米羟基磷灰石免疫抗结核骨实际应用的效果。方法:采用明胶和聚己内酯复合包裹法制备硫酸钙/纳米羟基磷灰石抗结核人工骨;通过注射结核因子建立兔右侧股骨免疫骨结核模型,对骨结核模型进行病灶清除术,在缺损部位植入硫酸钙/纳米羟基磷灰石抗结核免疫人工骨,并在术后7、14、28 d检测抗结核药血药浓度;术后第4、12周,光镜下观察骨修复情况。结果:成功制备硫酸钙/纳米羟基磷灰石抗结核骨,电子显微镜下免疫人工骨空隙基本均匀,抗结核药物分散在空隙之间。成功建立兔股骨结核模型,并形成骨结核空洞;术后28 d治疗组还维持一定的抗结核药血药浓度;术后4周结核骨治疗组患处软骨细胞增殖活跃,并出现骨性愈合;术后12周,治疗组缺损愈合完全,缺损已被抗结核人工骨诱导的骨组织修复;对照组骨损也出现愈合,但骨质愈合弱。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 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染色显示,术后12周,形成的破骨细胞的体积和数量减少,对照组的破骨数量多于治疗组。ELISA结果显示,治疗后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8、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均降低。结论:硫酸钙/纳米羟基磷灰石免疫抗结核骨能够有效地治疗兔免疫骨结核,并保持一段时间的血药浓度,成骨效果好。  相似文献   
33.
目的 观察新型内源性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H2S)对血小板L-精氨酸(L-Arg)转运的影响以探讨硫化氢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 本试验采用饱和H2S溶液作为H2S供体,制备大鼠富血小板血浆,使用含有不同浓度硫化氢的孵育液对大鼠血小板进行预孵育,检测同位素标记的L-Arg在血小板转运的情况,以判断内源性硫化氢对血小板精氨酸转运的影响。结果 不同浓度的H2S存在时均血小板对L-Arg转运速率均低于对照组;HS可以快速降低血小板L-Arg转运速率;转运动力学显示H2S显著降低血小板L-Arg转运Vmax(P〈0.05),但对Km值无明显影响。结论 内源性硫化氢可能通过快速改变血小板L-广精氨酸转运系统功能影响血小板功能。  相似文献   
34.
目的取离体大鼠胸主动脉和肠系膜动脉,将UⅡ与血管各层(内、中、外膜)组织共同孵育,观察UⅡ对NOS活性及NO生成的影响,以探讨UⅡ的血管活性效应的机理.材料与方法分离雄性SD大鼠胸主动脉和肠系膜动脉,将胸主动脉各层分离,上述组织分别加入不同浓度尾加压素Ⅱ在37 ℃、通以95%O2~5%CO2气体条件下进行血管组织孵育,孵育时间为2小时和4小时.测定孵育液中亚硝酸盐含量及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取最适浓度及最佳时间点,孵育血管后进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表达定位.结果尾加压素Ⅱ(10-9、10-8 mol/L)可以引起胸主动脉外膜一氧化氮生成增加,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增强,P<0.05,免疫组化证实血管外膜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呈强阳性,孵育2小时和4小时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10-10~10-8 mol/L浓度尾加压素Ⅱ可以浓度依赖性、时间依赖性刺激肠系膜动脉一氧化氮生成,免疫组化证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在血管外膜和中膜表达增加,但NOS活性没有明显变化.结论 UⅡ可以刺激胸主动脉和肠系膜动脉血管外膜产生NO.UⅡ对胸主动脉及肠系膜动脉NO/NOS系统影响不同,可能是UⅡ作用于血管引起不同生物学效应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5.
正痛风多见于40岁以上男性,女性多在更年期后发病,最常见于单侧第1跖趾关节,其次为趾、踝、膝、腕、指、肘关节。青壮年痛风仅累及髌骨十分罕见,其症状不典型,很容易造成误诊或漏诊。本院于2016年12月5日收治1例,报道如下。1病例报告患者,男,26岁,汉族。因"反复右膝关节肿痛4年,加重1年"于2016年12月5日到本院门诊就诊。患者2012年11月因车祸致右膝关节和左肘关  相似文献   
36.
腰椎融合术后发生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的系统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腰椎融合术加速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进行系统评价.[方法]按照Coehrane协作网制订的检索策略进行检索,计算机检索MEDLINE(1966~2010年8月)、EMBASE(1974~2010年8月)、Cochrane图书馆(2010年第8期)、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78~2010年8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94~2010年8月)、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1989~2010年8月)及万方数据库(1979~2010年8月).手工检索相关的中英文骨科杂志和会议论文.纳入腰椎融合术后发生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的所有临床试验,由2名评价员独立提取资料,并对其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个试验,45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相对功能洲练(保守治疗)来说腰椎融合术后发生邻近节段椎问盘退变(adjacent segment disc degeneration,ASD)的概率增高[RR=0.63,95%CI(0.52,0.78)P<0.000 1];腰椎融合术中椎板切除后ASD发生率比不行椎板切除的高[RR=3.74,95%CI(0.99,14.18)P=0.05];腰椎融合术前存在ASD比术前无ASD在术后发生ASD的概率高[RR=3.13,95%CI(1.20,8.15)P=0.02];腰椎融合术后ASD的发生与是否有内固定和融合节段的多少无关.[结论]腰椎融合术能增加术后ASD的发生率,与椎板切除和术前就存在ASD有关,但与是否有内固定和融合节段的多少无关.限于纳入研究在方法学方面的局限性,尚需开展大样本、高质量的RCT进一步论证其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37.
[目的]通过观察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monosialotetrahexosyl gangliosides,GM-1)对于大鼠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微管相关蛋白-2(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2,MAP-2)表达及运动功能恢复是否能够产生影响来探讨CM-1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Wistar雌性大鼠66只(体重260~300 g),随机取6只作为正常对照组,余60只采用改良Allen's打击法于T9-11节段椎管制作大鼠急性SCI模型,并随机分为GM-1组(A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B组)两组,每组各30只.分别于术后1、7、14、28、56 d采用Rivilin斜扳试验、改良Tarlov评分评价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恢复程度后处死取材,每组各时相点6只.以组织学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大鼠脊髓损伤的修复情况.[结果]术后7d起,Rivilin斜扳试验和Tarlov评分在A、B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05),即A组功能恢复明显优于B组.术后56 d:HE染色示A组大鼠脊髓损伤处无明显空洞和瘢痕组织,有各种形态细胞形成,部分细胞有明显分化特征;B组脊髓断端被瘢痕组织填塞,可见大量炎性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浸润,并有较大脊髓空洞形成.免疫荧光染色发现,A组各时相点MAP-2表达呈阳性细胞数较B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05).[结论]SCI后,动物神经功能的恢复与MAP-2的表达呈一定的相关性;GM-1可通过增强脊髓损伤后MAP-2的表达来保护大鼠受损后脊髓的神经元.  相似文献   
38.
目的:建立测定活细胞释放微量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的简易方法。方法:在细胞培养板盖上方黏附滤膜,细胞释放的硫化氢与滤膜上的醋酸锌反应产生硫化锌,采用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测定并计算细胞释放的硫化氢的量。应用该方法分别检测了HepG2细胞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硫化氢的释放量。结果:HepG2细胞添加L-半胱氨酸以及辅酶磷酸吡哆醛后,继续培养12 h,H2S释放量为(859.39±19.12) nmol/(min·106 cells);给予胱硫醚-γ-裂解酶抑制剂炔丙基甘氨酸(DL-propargylglycine, PAG)后,H2S产率下降到(341.34±105.90) nmol/(min·106 cells);胱硫醚-β-合酶抑制剂间羟胺处理后,H2S产率下降到(375.05±174.50) nmol/(min·106 cells);两种酶抑制剂联合使用后H2S释放量显著抑制,为(204.47±97.14) nmol/(min·106 cells)。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也可内源性产生H2S,HUVEC细胞H2S的释放量为(26.23±3.24) nmol/(min·106 cells),约为HepG2细胞产量的1/30。台盼蓝检测细胞活性大于95%,细胞生长状态良好,表明该方法无细胞毒作用,细胞可根据实验需要继续培养。结论:滤膜吸附法简便易行、实用可靠,可应用于活细胞释放硫化氢的测定。  相似文献   
39.
目的:改进一种新的硫化氢供体合成方法,在培养的HepG2细胞上观察了其细胞毒性,予ICR小鼠腹腔注射观察其组织分布及代谢途径,为硫化氢研究中合理使用该供体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根据文献方法加以改进合成新型供体,采用台盼蓝染色鉴定细胞活力及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活性检测细胞毒性;利用电极法测定注射供体后不同时间点心、肝、脑以及肾组织中硫化氢的浓度。结果:成功制备出新型硫化氢缓释供体。供体溶液在4 ℃或-20 ℃存储情况下基本不影响其释放能力,供体最大达到2 mmol/L浓度处理HepG2细胞不影响细胞活力及LDH活性,持续给药9 d也不影响细胞活力。注射供体后,可短暂提高心、肝及肾的组织硫化氢水平,心和肝维持20 min以上,而肾组织持续高水平,到2 h恢复正常水平,脑组织中硫化氢浓度基本不变。表明此新的硫化氢供体可以提高组织硫化氢浓度,但不能通过血脑屏障,最终通过肾进行排泌,而慢性给药(4周)则易导致肝或皮肤局部损伤。结论:新合成的化合物可作为较稳定、缓释、毒副作用相对低的硫化氢供体,可用于研究硫化氢的细胞功能调节和急性心血管调节病理生理学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40.
[目的]系统评价利塞膦酸盐影响原发性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按照Cochrane协作网制订的检索策略进行检索,计算机检索MEDLINE(1966~2010年12月)、EMBASE(1974~2010年12月)、Cochrane图书馆(2010年第12期)、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78~2010年12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94~2010年12月)、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1989~2010年12月)及万方数据库(1979~2010年12月).手工检索相关的中英文骨科杂志和会议论文.纳人利塞膦酸盐影响原发性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率的所有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评价员独立提取资料,并对其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对符合纳人标准的研究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人7个随机对照试验.10 35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利塞膦酸盐可以降低原发性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发生率[RR=0.66,95% CI(0.57,0.77)P < 0.000 011;利塞膦酸盐可以降低原发性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非椎体骨折发生率[RR =0.69,95% CI(0.52,0.90)P=0.007];利塞膦酸盐可以降低原发性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发生率[RR = 0.66,95% CI(0.49,0.90)P = 0.008]o[结论]利塞膦酸盐有利于降低原发性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率,但限于纳入研究在方法学方面的局限性,尚需开展大样本、高质量的RCT进一步论证其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