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6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1.
目的研究黄角颗粒对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脑神经细胞bc1-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将MCAO大鼠分为中药大、中、小剂量组,西药组及模型组,另设正常组作对照;观察各组大鼠脑神经细胞bc1-2、bax表达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脑组织bc1-2、bax阳性细胞数显著高于正常组,bc1-2/bax比值显著低于正常组;中药大、中、小剂量组及西药组脑组织bax阳性细胞数显著低于模型组,bc1-2及bc1-2/bax比值显著高于模型组;中药大剂量组脑组织bc1-2、bax阳性细胞数与西药组相近,其bc1-2/bax比值显著高于西药组。结论黄角颗粒能下调MCAO大鼠脑组织促凋亡基因bax水平,上调抗凋亡基因bc1-2水平,提高bc1-2/bax比值;此可能是其抗急性缺血性神经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2.
<正>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神经内科最常见的急症之一,发病率约占急性脑血管病的15%左右,它可以引起许多并发症,如再出血,脑血管痉挛和脑积水等,但其引起急性尿潴留并不多见。现就1995~2000年我科收治的24例SAH致尿潴留病例,进行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文24例患者均确诊为SAH,男10例,女14例,年龄32~73岁,平均56.5岁;其中第一次发作SAH18例,再次发病者6例;急性发作期,伴一过性意识障碍者15例,并发脑血管痉挛者20例,再出血者2例;发生排尿困难,尿潴留的时间为发病后2~8d,平均为4.5d。1.2 治疗方法 ①下腹部按摩无效后,导尿,排空膀胱,留置导管3~7d,1:1000呋喃西林500mL冲洗膀胱,1次/d。②控制尿路感染,氧氟沙星100mL静点,2次/d。③口服尼莫  相似文献   
33.
摘要 目的 探讨拉莫三嗪对酶机械联合急性分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的钠通道的作用。方法采用7~10 d大鼠,以链丝菌蛋白酶E加吸管吹打法制备海马神经元,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拉莫三嗪对急性分离大鼠海马神经元电压依赖性钠通道的作用。结果拉莫三嗪使电压依赖性钠电流幅值减小,100 μmol·L-1 拉莫三嗪使钠电流幅值减少(15.35±3.01)%,这种作用具有浓度依赖性;使钠电流的激活曲线向去极化方向漂移(3.8±0.9) mV,稳态失活曲线超极化方向漂移(1.8±0.9) mV。结论拉莫三嗪对电压依赖性钠离子通道有阻断作用。  相似文献   
34.
目的:观察携带GAD65的永生化神经前体细胞移植到癫癎大鼠脑内后的存活、迁徒、分化及GAD65表达。方法:将稳定传代培养的携带GAD65的永生化神经前体细胞于癫癎大鼠首次癫癎发作后4周移植入海马,免疫组化方法观察移植细胞在脑内的存活、迁徒、分化及GAD65表达。结果:移植细胞在脑内存活,表现为SV40Tag阳性和GAD65阳性;可迁徒到同侧海马DG区门区、颗粒层及对侧海马;在海马DG区可分化为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以神经元为主,而在针道损伤修复部位仅分为星形胶质细胞。结论:携带GAD65的永生化神经前体细胞在移植入癫癎大鼠海马后能存活、表达GAD65,并据细胞所处的不同微环境向不同方向分化。  相似文献   
35.
卒中单元病房综合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研究卒中单元病房中综合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卒中单元病房的脑卒中患者176例为康复组、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84例为对照组,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康复组同时配合运动疗法,语言训练、心理康复及健康教育。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采用Spitzer生活质量指数量表(QLI)和Barthel指数(BI)量表评定患者生活质量,并采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评定患者抑郁状态。结果:治疗后QLI总分及各分项得分、BI指数得分康复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抑郁状态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卒中单元病房综合治疗脑卒中能明显改善患者的ADL,减少抑郁状态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含盐酸丁咯地尔鼠血清拮抗PC-12细胞分化后的类神经元缺氧后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将12只老年Wistar大鼠分为2组各6只,药物组以盐酸丁咯地尔灌胃,对照组以蒸馏水灌胃,3 d后取2组血清与PC-12细胞分化后的类神经元预处理后制备24 h缺氧模型,免疫荧光标记凋亡诱导因子(AIF)、热休克蛋白60(HSP60)及DAPI,观察2组AIF的核移位情况。结果:PC-12细胞分化后的类神经元经历24 h缺氧后,对照组细胞发生AIF从线粒体中释放并转移到细胞核,药物组则未出现AIF的核移位。结论:含盐酸丁咯地尔血清可通过有效阻止缺血后凋亡早期AIF的核移位来拮抗PC-12细胞分化的类神经元的凋亡。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及早康复介入对急性期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20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100例)及对照组(100例),2组患者均接受抢救和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康复训练。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采用Brunnstrom运动功能分级和Barthel指数对2组患者进行评估。结果康复组治疗后的Brunnstrom运动功能分级和Barthel指数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康复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及早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有积极的效果,卒中后4—10d即介入康复治疗最为有利,既可保证患者不耽误治疗时间又可避免过早的康复治疗加重病情。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脑出血后早发癫痫的发病机制。方法:将50例年龄、性别等一般情况相匹配的脑出血患者分为脑出血后早发癫痫(A)组和脑出血(B)组各25例,A组再根据出血部位不同分为皮质亚组18例与非皮质亚组7例,均运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测定血清兴奋性氨基酸递质(Glu、Asp)及抑制性氨基酸递质(GABA、Gly、Ala)水平。结果:A组血清Glu、Asp、GABA浓度升高,Gly、Ala浓度降低,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质亚组血清Glu、Asp浓度较非皮质亚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GABA、Gly、Ala浓度与非皮质亚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出血后早发癫痫的机制可能与痫性发作时兴奋性氨基酸的兴奋毒性导致神经细胞损伤,致使机体自我调节机制改变,GABA代偿性释放增加有关。脑出血的部位位于皮质时更容易发生癫痫,且皮质部位脑出血痫性发作与兴奋性氨基酸的兴奋毒性作用的关系更加密切。  相似文献   
39.
目的:调查武汉某社区居民中脑卒中高危人群脑血管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方法:武汉某社区居民2726名,通过问卷调查筛选出脑卒中高危人群,对高危人群进行规范性健康教育;1年后对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经筛查发现高危人群378例(14.16%)。经规范健康教育后,高危人群危险因素知晓率、预防用药使用率、慢性基础疾病规范药物使用率、日常生活能力均明显增加(均P<0.01)。结论:采用脑卒中筛查表可以有效发现脑卒中高危人群,对高危人群进行规律有效的健康教育干预能有效控制各项危险因素并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40.
目的:观察卒中单元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焦虑共病(PSCAD)的临床疗效。方法:PSCAD患者14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85例,治疗组61例;2组均采用卒中单元的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舍曲林片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草药方;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2、4、8、24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Barthel指数(BI)对患者进行评分。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的HAMD及HAMA评分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且BI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卒中单元中西医结合治疗不仅有助于改善患者卒中后抑郁-焦虑状态,还能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