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55篇
  免费   338篇
  国内免费   260篇
医药卫生   8053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34篇
  2022年   147篇
  2021年   123篇
  2020年   174篇
  2019年   212篇
  2018年   201篇
  2017年   121篇
  2016年   154篇
  2015年   200篇
  2014年   344篇
  2013年   421篇
  2012年   511篇
  2011年   438篇
  2010年   426篇
  2009年   494篇
  2008年   455篇
  2007年   441篇
  2006年   377篇
  2005年   394篇
  2004年   322篇
  2003年   306篇
  2002年   299篇
  2001年   221篇
  2000年   214篇
  1999年   135篇
  1998年   106篇
  1997年   101篇
  1996年   101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76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膝前框形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总结采用钢丝环扎 +膝前方框形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法治疗髌骨骨折的经验和临床效果。方法 对 3 5例髌骨骨折应用此方法治疗 ,其中男性 2 4例 ,女性 11例 ,3 0例获得 3~ 2 4个月随访。结果 优 19例 ,良 10例 ,可1例 ,优良率 96 7%。术后未出现骨折再移位 ,无伤口感染。愈合时间 6~ 12周。结论 该方法符合生物力学原理 ,操作简便 ,适应证广 ,能早期关节活动 ,是治疗髌骨骨折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的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 连续观察 2 5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经皮冠脉治疗术前及术后 1、2 4和 72h血液中丙二醛 (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的变化。另设单纯行冠脉造影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2 0例和健康者 2 0名作对照 ,MDA和SOD分别用硫代巴比妥酸法和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其血清含量 ,并随访术后 3个月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MDA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浓度明显高于健康者 ,介入治疗后 1h进一步升高 ,持续至 2 4h(P =0 .0 0 1) ,72h回复至术前水平 ;单纯行冠脉造影者 ,术前与术后无明显改变。SOD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浓度明显低于健康者 (P〈0 .0 5 ) ,介入治疗后进一步降低。结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介入治疗后MDA和SOD在 72h内有动态变化 ,可能是术后早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3.
低钾型周期性麻痹的临床及病理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 总结低血钾型周期性麻痹(hypoPP)的临床表现及其肌肉组织病理学改变的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42例hypoPP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并对其中的3例行肌肉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总体来看,血钾越低患者临床症状及其他辅助检查变化也就越重、治疗效果越差,但患者的肌无力和腱反射的变化与血钾的变化并不完全平行,肌力下降也可不对称,2例患者出现呼吸肌麻痹,其中1例还同时伴有脑神经支配肌肉的受损,11例患者出现主观感觉障碍,54.5%(18/33例)的患者肌酸磷酸激酶(CPK)增高。患者骨骼肌病理学检查中可见空泡样肌纤维及管状集合物。结论 血清钾水平与肌无力症状不完全平行;主观感觉异常、CPK增高、恢复时间较长与肌肉组织的病理改变有关;不典型低钾型周期性麻痹应与吉兰—巴雷综合征、多发性肌炎等进行鉴别,必要时应进行骨骼肌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34.
周军  王健  罗林丽  石恒林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0):3977-3978,3982
[目的]通过监测老年病人麻醉诱导时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变化,探讨既能维持足够麻醉深度又能避免严重低血压的异丙酚诱导用量。[方法]40例ASA II~I级的老年病人(65~85岁),随机分成两组。A组静脉注射异丙酚1.6 mg/kg;B组静脉注射异丙酚,其用量是使BIS下降到40~50时的用量。两组均复合维库溴铵0.1 mg/kg和瑞芬太尼1ug/kg诱导后行气管插管分别记录基础值、插管前、插管后1 min、5 min和10 min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同时记录诱导异丙酚用药量和BIS的变化。[结果]A组异丙酚诱导用药量(99.7±18.05)mg,平均(1.64±0.7)mg/kg,B组(82.9±12.5)mg,平均(1.35±0.5)mg/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血压(BP)和BIS比B组明显降低。[结论]老年病人异丙酚麻醉诱导的合适用量为(1.35±0.5)mg/kg;既能维持老年人足够的麻醉深度又能避免严重低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35.
目前测定叶酸的方法,一般采用微生物法和放射免疫竞争结合法两类。前者虽是经典方法,但操作繁琐,易受广泛应用的杭菌素影响而日趋少用。而我院尚未开展此项检查。后者操作简便、准确,不受其它药物影响已被广泛采用。国内关于叶酸正常值报道不多,由于各实验室设备、条件、操作方法不同以及地区差异,结果也不尽相同。现将我院测定245例正常值和临床初步应用报道如下。检测对象与方法 1.对象:本科健康职工及本院献血会员245名。其中男性117名,血常规检查:红细胞4.5±0.35×10~(12)/L,白细胞7.9±2.4×10~9/L,血红蛋白135±11g/L,血小板219±79×10~9/L;女性128名,红细胞4.1±0.26×10~(12)/L,白细胞7.9±2.4×10~9/L,血  相似文献   
36.
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126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采用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126例,肿瘤病理分级Ⅰ级36例,Ⅱ级63例,Ⅲ级27例.切除范围包括肿瘤及距离肿瘤基底部0.5~1.0 cm的正常膀胱黏膜,切除深度达到浅肌层或深肌层,电凝肿瘤基底部创面,术后定期进行表柔比星或吡柔比星膀胱腔内灌注化疗.结果 手术时间10~55 min,平均(51.3±1.5)min.3例膀胱穿孔.126例患者均随访6~36个月,肿瘤复发17例(13.5%),其中原位复发6例,异位复发11例.结论 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具有安全、有效、简单、并发症少等优点,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快通道心脏手术麻醉(fast-track cardiac anesthesia,FTCA)的护理,使病人早期拔除气管导管,缩短术后住院天数,减少住院费用。方法随机抽取40例室缺(VSD)修补患者分为两组,20例实施FTCA为快通道组,手术结束后送麻醉恢复室,通过术前、术中、麻醉苏醒期积极的护理措施,使病人早拔管,返回病房;另20例为非快通道组,采取传统的心脏手术麻醉方法,手术结束后送ICU,在ICU进行拔管后返回病房。结果拔管时间P<0.01、术后住院天数P<0.05;住院费用快通道比非快通道组低,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体外循环(CPB)时间、阻断时间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肺部感染率比较,快通道组为1/20,非快通道组为2/20,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积极的护理措施能促进FTCA的成功,促进早期拔管,减少术后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38.
唐晓波  王健  邱勇  胡勇 《中国骨伤》2007,20(10):710-711
胸腰椎骨折在临床上是脊柱骨折的好发部位,后路手术多采用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固定加椎板间或横突间植骨融合。后外侧融合是降低内固定失败、减少纠正丢失等并发症的有效措施。传统植骨采用自体髂骨,也有运用同种异体骨,但有一定并发症发生率。近年来有单纯运用骨髓移植治疗骨缺损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总结32例前列腺癌患者新辅助治疗(NHT)的作用。方法 32例前列腺癌患者中药物去势17例,手术去势15例,并联合抗雄激素治疗3个月,统计NHT前后前列腺癌体积、肿瘤大小、PSA、FSH、LH和睾酮水平变化。结果 2组NHT后前列腺体积明显变小、肿瘤变小、变软,甚至消失,PSA和睾酮明显下降,药物去势组睾酮水平在耻骨后前列腺癌根治术(RRP)术后2~3个月可恢复正常,而手术去势组RRP术后睾酮呈持续低水平。结论 NHT可明显缩小前列腺体积,降低PSA,有利于手术操作。药物去势对内分泌影响是可逆的,而手术去势内分泌改变不可逆。  相似文献   
40.
王健  李祥  李侠 《山东医药》2003,43(6):38-38
20 0 0年 7月至 2 0 0 1年 10月 ,我们采用干扰素栓治疗宫颈糜烂患者 68例 ,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将 13 8例宫颈糜烂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68例 ,宫颈糜烂程度 (按乐杰主编《妇产科学》第 4期中的标准判定 )为轻度 19例、中度 2 6例、重度 2 3例。对照组 70例宫颈糜烂为轻度 2 1例、中度 2 9例、重度 2 0例 ,两组年龄、症状、病程、临床分期及临床分型无显著性差异 ( P>0 .0 5 )。治疗前行妇科检查及宫颈刮片巴氏染色检查 ,据糜烂面的深浅分为单纯型、颗粒型 ,乳突型。排除急慢性阴道炎、盆腔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