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0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比较脊髓灰质炎病毒和大肠杆菌的热抗力及有机物对热抗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干热和湿热条件下不同温度和不同时间灭活的方法进行试验。结果:湿热条件下50℃、60℃和70℃分别作用20 min、10 min和5 min,干热条件下60℃、80℃和100℃分别作用20 min、10 min和5 min可使脊髓灰质炎病毒全部灭活。湿热条件下60℃、70℃和80℃分别作用90 min、10 min和3 min,干热条件下100℃、120℃和140℃分别作用60 min、15 min和10 min可使大肠杆菌全部灭活。湿热条件下有机物对大肠杆菌的热抗力无影响,干热低温条件下TSB对大肠杆菌的热抗力有一定影响。结论:大肠杆菌的热抗力明显强于脊髓灰质炎病毒,有机物TSB对大肠杆菌的热抗力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32.
目的 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的患病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 方法 于2014年5月-2015年2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抽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纳入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2 083例。根据数字免散瞳眼底摄片,将患者的眼底病变分为无明显视网膜病变(NDR)、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NPDR)轻度、NPDR中度、NPDR重度与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DR)4类。比较并分析不同DR患病情况患者的基本资料、体格检查指标及实验室检查指标。 结果 2 083例患者的DR患病率为21.4%(445/2 083),其中NPDR轻度、NPDR中度、NPDR重度和PDR的患病率分别为14.3(297/2 083),2.9%(60/2 083)、4.2%(88/2 083)。不同街道患者DR患病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DR患病情况患者的性别、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尿肌酐(U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平均年龄、平均病程、平均发病年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微量清蛋白(UMA)及尿清蛋白与肌酐比值(AC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病程、发病年龄、2 hPG及HbA1c对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DR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上海市浦东新区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DR患病率低于既往研究,且主要为非增殖期轻度病变。病程、发病年龄、2 hPG及HbA1c是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DR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3.
背景:脊柱内固定后感染是其严重并发症,多项研究表明血沉及C-反应蛋白在判断感染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文章分析颈椎内固定后无感染患者血沉及C-反应蛋白的变化趋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颈椎内固定患者56例,根据内固定方式分为2组,颈椎前路组为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的患者29例,颈椎后路组为行颈椎后路单开门减压内固定患者27例。内固定前、内固定后第1,3,6,9天清晨采集患者外周血,检测血沉及C-反应蛋白值,随访超过1年,未出现感染迹象。结果与结论:①一般规律:颈椎内固定后,患者血沉在第6天显著升高并达到峰值,随后逐渐下降,第9天仍未降至正常;C-反应蛋白在第3天显著升高并达到峰值,随后迅速下降,第9天仍未降至正常;颈椎后路组患者内固定后第3,6,9天血沉水平明显高于颈椎前路组(P < 0.05),C-反应蛋白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②结果说明,C-反应蛋白是颈椎内固定后监测患者炎症反应的重要指标,有助于内固定后早期感染的判断。内固定后早期血沉及C-反应蛋白2种炎症指标的异常,并不提示内固定后刀口感染的存在。C-反应蛋白可在内固定后第3天达到峰值,建议在第2,3天查血,随后如无明显反弹,则感染可能性小;内固定后炎症指标下降后再次升高或下降缓慢,可能提示感染的存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34.
后程三维适形放射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生存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回顾分析后程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生存时间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常规放疗+3D-CRT治疗Ⅲ期NSCLC患者56例.10例接受常规放疗36 Gv后行3D-CRT:46例接受以铂类为基础2周期诱导化疗后再行常规放疗和3D-CRT.放疗总剂量56~70 Gy.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患者生存时间及其影响因素.结果:56例患者总有效率为73.21%,中位生存时间14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治疗前KPS评分、病理类型、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肿瘤部位、化疗和近期疗效是生存时间影响因素(P值分别为0.021、0.019、0.000、0.091、0.077、0.057、0.000).多因素分析显示近期疗效是生存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回归系数B 1.345;Wald检验值10.996;OR值3.839;95% CI区间1.734~8.504;P=0.001).结论:后程3D-CRT治疗Ⅲ期NSCLC患者疗效较好.年龄、治疗前KPS评分、病理类型、化疗和近期疗效是生存时间的重要影响因素.近期疗效是生存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5.
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是一种重要的抑癌基因,其突变可导致基因组不稳定、DNA修复缺陷等,与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及多种肿瘤密切相关。研究发现BRCA1可减少细胞内的活性氧自由基水平,降低DNA氧化损伤。目前研究显示,氧化损伤是神经退行性疾病重要的发病机制之一。由于高水平的氧化代谢及抗氧化酶的相对缺乏,大脑对氧化应激特别敏感。神经元DNA氧化损伤与认知缺陷密切相关,且在各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病理改变的早期发生,具体机制尚不清楚。本文就BRCA1调控氧化损伤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6.
比较不同训练阶段优秀游泳运动员肺功能的差异,探讨相关炎症因子与肺功能改变的关系,并初步研究激发方式对气道反应性的影响。方法:比较2007年第12届世界游泳锦标赛前大强度训练阶段及赛后恢复阶段中国游泳队21名运动员的肺功能水平,并比较肺功能正常与异常组运动员血清IL-4和IL-5浓度,同时对比实验室和游泳池不同激发方式下运动员的气道反应性。结果:(1)大强度训练阶段,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8例,小气道功能减弱2例,运动激发试验阳性4例;调整阶段,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5例,小气道功能减弱1例,其中FEV1和MEF50%与大强度训练阶段相比显著提高(P=0.034,P=0.033)。(2)肺功能正常运动员血清IL-4与IL-5浓度与异常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125,P=0.171)。(3)游泳池激发试验阳性人数比实验室激发试验少,两种激发方式下,FEV1下降率最大值存在显著差异(P=0.002)。结论:优秀游泳运动员赛前出现较多肺功能异常及气道反应性增高,可能与大强度训练有关。  相似文献   
37.
目的观察分析腰椎踝部牵引并中药、侧隐窝硬膜外药物注射联合治疗腰椎管侧隐窝狭窄症的临床效果及机制。方法采用分组的方法进行对比观察,腰椎骨盆牵引并口服戴芬、骶管硬膜外药物注射(对照组);腰椎踝部牵引并中药、侧隐窝硬膜外药物注射(治疗组),观察其治疗效果,分析治疗机制。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别。结论联合治疗腰椎管侧隐窝狭窄症临床效果明显,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38.
“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迅速,但医患沟通质量不高,且缺乏针对性测量工具。以高血压为例,遵循Hinkin量表开发步骤,开发了互联网医患功能沟通质量测量工具,包括患者信息收集质量、诊断信息提供质量、治疗决策制定质量、疾病及治疗相关行为促进质量4个维度共计25个条目。实证评价验证了其科学性,可以对互联网医患功能沟通质量进行测量,有助于提高我国互联网医患功能沟通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39.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是由人的血浆经特殊处理后得到的含有多价抗体的供静脉输注的丙种球蛋白制剂,其终末产物几乎均为IgG,也含有微量的IgA和IgM。也有报道IVIG含有一定数量的可溶性CDν4、CDν8、HLA分子和诸如转化生长因子-β(TGF-p)等细胞因子^[1,2]。  相似文献   
40.
目的分析原发性胸腺癌的临床表现及MSCT诊断意义。 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43例胸腺癌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CT图像分析:肿块位置、形态、大小、边缘、密度、强化程度、肿块与邻近组织器官的关系、心包/胸腔积液、纵隔淋巴结肿大及远处转移情况。 结果原发性胸腺癌好发于中老年人,平均年龄为(55.3±13.0)岁,男性较女性多见(2.91︰1);主要临床症状为胸痛、胸闷,其次为气促、咳嗽。43例软组织肿块位于前纵隔,38例呈偏侧性生长,5例沿中线向两侧生长,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呈浸润性生长,最大径为3.8~13 cm,平均(7.2±3.5)cm;平扫肿块呈软组织密度影,CT值(32.3±10.7)Hu;密度较均匀4例(2.3%,4/43);密度不均匀39例(97.7%),其内见斑片状坏死/囊变;17例病灶内见钙化灶。肿块-心脏大血管界面征阳性42例;肿块-肺界面征阳性13例;合并心包/胸腔积液29例;伴纵隔淋巴结肿大25例;伴远处转移12例。增强扫描肿块以中度强化为主,囊变坏死区无强化,动脉期及静脉期CT值分别为(58.2±16.1)Hu、(64.0±18.6)Hu。 结论原发性胸腺癌是一种相对罕见的纵隔恶性肿瘤,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MS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前纵隔偏侧生长的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密度不均匀,增强以中度强化为主,肿块常侵犯邻近组织器官。MSCT不仅能够显示肿瘤的内部结构,还能显示与邻近结构的关系,对术前正确诊断及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