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40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31.
阴道毛滴虫易引起女性阴道炎、尿道炎和男性前列腺炎,是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病原体。用阴道分泌物、尿液、前列腺液直接涂片法查找阴道毛滴虫是诊断阴道滴虫病的最简易方法。笔者于2007年3月至11月采用培养法来检测阴道毛滴虫,并与采用直接涂片法检测阴道毛滴虫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32.
乙型肝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且同时会导致严重的经济负担的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233.
目的 探讨口腔鳞癌不同浸润方式和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利用Yamamoto的浸润方式分型法,对 200例临床和病理资料完整的口腔鳞癌患者进行组织学回顾性研究和分析。结果 鳞癌的浸润方式与鳞癌的颈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01)。Ⅰ型~Ⅳd型浸润方式相对应的颈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0、5·9%、14·3%、63·0% 和82·9%。在80例Ⅲ~Ⅳd型浸润方式的转移患者中,Ⅳd型浸润方式常伴随N2期转移(P<0·05),而Ⅲ型和Ⅳc 型浸润方式则更常伴有N1期转移(P<0·05)。Ⅳc型浸润有41·2%的Ⅰ级平面和79·4%的Ⅰ~Ⅱ级平面转移机率,而Ⅳd型浸润的转移平面较为弥散,两者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不同的口腔鳞癌浸润方式有着截然不同的颈淋巴结转移机率、转移分期和转移平面。对口腔鳞癌原发灶肿瘤-宿主边缘浸润方式的分型研究,有助于判断口腔鳞癌的区域性淋巴结转移情况,提供临床治疗方案设计和预后预测的依据。  相似文献   
234.
目的引入个人疲劳强度问卷(CIS),测定其信度、效度。方法将CIS译成中文并回译,对214例脑梗死患者做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推断性分析等方法,测评量表的信度、效度。结果因子分析得出4个公因子,累积贡献率78.984%,条目-总分相关性分析显示中译本可产生4个子量表,包括主观疲劳感、注意力、动力、体力,与英文版本的结论相同。4个子量表的克朗巴赫系数分别为0.9256、0.9072、0.7598和0.9157。结论CIS中译本的信度、效度较好,适合中国脑梗死患者疲劳状况的评价。  相似文献   
235.
神经系统疾病是引起人类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随着社会进步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脑血管病和老年变性疾病等神经系统疾病将会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更加沉重负担。因此,加强神经病学的教学工作,以及培养优秀的神经病学临床工作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医科大学的附属医院.对神经病学的教学担负着重要任务.既要针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医学生进行因人施教.分层次教学;又要加强神经病专业医务工作者自身的学习和提高.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本文将较为系统地探析神经病学教学的不同层次及实施过程,以及神经病学教学方法,以促进临床、科研和教学相结合,培养具有创造性的、适应社会发展的神经病学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236.
正编者按对缺血性脑血管病侧支循环的评估以及促进侧支循环的开放是近年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缺血性卒中的治疗措施主要是通过溶栓、机械取栓使血管再通,但由于治疗的时间窗而受到限制,因此,建立侧支循环对缺血后再灌注具有重要的意义。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侧支循环与缺血性卒中的发生、发展、治疗和预后密切相关。系统评估脑侧支循环将有助于预测卒中发生及复发的风险、血管内治疗的效果和出血转化的发生率。良好的侧支循环可以缩小缺血性卒中最终的梗死  相似文献   
237.
目的:观察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患者卒中再发的影响及预测因素。方法:选取头颈部CTA或MRA证实存在MCAO的119例患者进行随访,以脑卒中再发为结局指标,将MCAO患者分为卒中再发组和非再发组,统计分析相关因素。结果:119例患者中失访17例(14.28%),平均随访46.8个月,脑卒中再发14例(13.7%)。再发组合并其他动脉血管闭塞比例、年龄显著高于未再发组(P0.01),D-二聚体、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尿酸水平低于未再发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其他脑血管闭塞为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3)。结论:合并颅内外其他血管闭塞的MCAO患者卒中再发风险升高,可作为一个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238.
目的报道一例脂质沉积性肌病的临床、病理和基因改变特点。方法先证者为33岁男性,亚急性起病,首发颈肌无力,随后出现咀嚼肌和四肢无力,肌酶明显升高,临床酷似多发性肌炎。血尿有机酸分析未见典型氨基酸、有机酸及脂肪酸代谢病改变,对患者进行了神经电生理、神经肌肉活检以及ETFA、ETFB、ETFDH基因检测。结果骨骼肌病理改变为肌纤维内出现大量脂肪滴沉积,伴随肌纤维坏死、再生。出现小组分布的累及两型的小角状萎缩肌纤维提示伴随神经源性损害。ETFA、ETFB基因检查基本正常,ETFDH基因第3外显子发现c.250GA(Ala84Thr)杂合突变。结论颈部肌肉无力可能是脂质沉积性肌病早期特点,需要引起重视。尿有机酸筛查正常并不能排除该疾病,进一步的肌肉活检和基因检测是诊断的金标准。多种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患者可以出现周围神经的损害,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相应基因的一个杂合突变难以解释,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39.
脑CT血管造影及灌注成像在TIA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及灌注成像(CT perfusion imaging,CTP)在诊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37例临床确诊的TIA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患者头CT平扫未发现与临床症状相关的责任病灶;22例脑CT灌注成像异常;25例CTA可见颈内动脉和椎基底动脉系统动脉有不同程度狭窄。结论:CTA联合CTP对诊断TIA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40.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卒中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颅外段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患者颈动脉内膜切除术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卒中的临床价值。方法:22例患者均由经颅多普勒(TCD)筛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或CT血管造影(CTA)检查证实为颈内动脉重度狭窄,其中21例为有症状颈动脉狭窄。22例患者住院期间接受24侧次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术后随访并行TCD检查。结果:21例(23侧次)手术过程顺利,随访2~30个月,未再发TIA或脑梗死,19例症状减轻或缓解。1例术后死于脑栓塞和肺部感染。随访期复查TCD 1~2次,20例未发现明显再狭窄。结论: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对治疗重度颈内动脉狭窄,预防TIA和缺血性卒中有效。TCD可作为对重度颈内动脉狭窄的筛选、术中监测和术后随访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