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医药卫生   7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次声生物学效应的相关机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次声广泛存在于环境中,达到一定强度时可以产生某些生物学效应,其基本机制是产生生物共振并引起理化效应,进一步导致机体自由基增多、脑组织谷氨酸浓度和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GluR)变化、钙超载以及血管内皮内分泌功能改变等。本文综述了次声生物学效应的相关机制及特点,为本领域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2.
8 Hz/130 dB次声对大鼠睾丸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庄志强  陈景藻  裴兆辉 《医学争鸣》2006,27(15):1369-1372
目的:应用透射电镜技术观察8 Hz/130 dB次声作用后的雄性大鼠睾丸细胞超微结构变化,探讨次声对大鼠睾丸超微结构的影响. 方法:将48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1,7,14,21 d和4个相应的对照组,每组6只. 实验组动物次声作用2 h/d. 对照组动物置于同一次声压力舱内,不予次声作用. 于次声作用后不同时间点(1,7,14 d)取睾丸组织,透射电镜下观察. 结果:随着次声作用时间的增加,睾丸细胞超微结构损伤加重,细胞凋亡增加、畸形精子增多. 次声作用终止后7 d,各种细胞超微结构的急性变化基本消失,细胞凋亡下降;14 d后7,14,21 d组畸形精子仍显著高于对照组. 结论: 8 Hz/130 dB次声作用可导致大鼠睾丸超微结构损伤、细胞凋亡、畸形精子增加,具有明显的量效关系;8 Hz/130 dB次声作用终止后,各种细胞急性变化恢复较快,但精子畸形恢复较慢.  相似文献   
23.
山东沿海十县市脑血管性痴呆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山东半岛沿海地区血管性痴呆(VD)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确定框架、样本大小、调查对象及内容,组织专科医生技术培训,统一方法,学习诊断标准、分类、鉴别诊断及有关调查表.结果在65岁以上233 434老年人中VD的患病率为0.138%,男女无差异,但城市女性明显高于农村(P<0.01).结论65岁以上老年人VD的患病率机关干部高于农民,呈现由东向西增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 型糖尿病 (DM)并发冠心病患者临床及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方法 :分析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的伴有 DM(35 4例 )和不伴有 DM(12 2 2例 )的冠心病患者临床表现和造影结果。结果 :与非 DM的冠心病患者相比 ,DM并发冠心病存在有更多的心血管危险因素 :高血压、血清甘油三酯异常、女性吸烟 ,且无症状心肌缺血者比例高。在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面 ,DM并发冠脉血管三支、C型病变发生率高 (35 .9% vs 2 7.6 % ;6 0 .6 % vs 4 8.7% ,均 P<0 .0 1) ,小血管病变及弥漫性血管病变较多见 (2 6 .3% vs 18.0 % ;32 .0 % vs 2 5 .1% ,均 P<0 .0 1) ,而单支、A型病变少 (34.5 % vs 4 1.8% ;7.3% vs 19.0 % ,均 P<0 .0 1)。结论 :并发 DM与不并发 DM的冠心病患者临床及冠脉病变有显著差异 ,前者多支冠状动脉病变、C型病变发生率高 ,冠脉病变分布于小血管多且病变复杂。  相似文献   
25.
心肌局部是否产生血管肾张素(Ang)Ⅱ,其产生又怎样调节,以及局部AngⅡ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如何,对心血管系统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产生重要影响。文中就心肌局部AngⅡ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6.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注射液与麝香保心丸联合应用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20例心绞痛患者采用随机单盲对照法分为三组,对照组给予口服硝酸酯类、阿司匹林、他汀类调脂、β受体拮抗剂和钙离子拮抗剂等常规治疗药物。麝香保心丸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口服(2丸,每日3次),前列地尔组在麝香保心丸治疗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10μg,静脉滴注,每日1次)。治疗10 d后观察三组临床、心电图疗效。结果前列地尔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5.0%)高于麝香保心丸组(80.0%)及对照组(5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地尔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82.5%)高于麝香保心丸组(60.0%)及对照组(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心绞痛疗效好。  相似文献   
27.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对心肌梗死大鼠内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心肌梗死模型组,心肌梗死模型+稳心颗粒组,每组10只大鼠。测定大鼠血浆NO及ET一1含量变化.观察血管内皮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心肌梗死模型组大鼠血浆ET-1含量明显增加(P〈0,01),血浆NO含量明显减少(P〈O.01),线粒体肿胀,肌浆网扩张,内皮脱落。与心肌梗死模型组比较,心肌梗死模型+稳心颗粒组大鼠血浆ET一1的含量明显降低(p〈O.01),血浆NO的含量明显增加(p〈0.01),内皮细胞出现线粒体肿胀和内质网扩张明显减少,无内皮脱落。结论稳心颗粒对心肌梗死大鼠血管内皮细胞超微结构具有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与稳心颗粒使NO及ET-1的含量发生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28.
目的研究香烟烟雾中α,β-不饱和醛-巴豆醛对小鼠心肌细胞收缩功能和心肌细胞内Ca~(2+)功能的影响。方法经Langendorff装置灌注消化分离出C57BL/6小鼠心肌细胞,与不同浓度(1、10、25和50μmol/L)巴豆醛孵育6 h,对照组不经巴豆醛处理,然后分别检测心肌细胞收缩峰值(PS)、最大收缩和舒张速率(±dL/dt)、心肌细胞收缩峰值时间(TPS)、心肌细胞舒张90%时间(TR_(90))、fura-2荧光强度(FFI)、细胞内Ca~(2+)衰退和SERCA~(45)Ca~(2+)摄取,Western blot分析Na~+-Ca~(2+)交换体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高浓度(25和50μmol/L)的巴豆醛组能明显降低心肌细胞PS、±dL/dt、ΔFFI、SERCA活性及Ca~(2+)衰退速度(P0.05),并能延长TR_(90)(P0.05);而不同浓度巴豆醛对小鼠心肌细胞Na~+-Ca~(2+)交换体的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巴豆醛可能是通过抑制小鼠心肌细胞内SERCA活性来影响心肌细胞内Ca~(2+)功能,从而抑制心肌细胞的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29.
阿托伐他汀在高血压治疗中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在高血压治疗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将4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20)和对照组(n=20)。实验组患者给予氨氯地平片5mg/d+阿托伐他汀20mg/d。对照组患者给予氨氯地平片5mg/d。观察患者血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24周后实验组患者血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显著下降(P〈0.05或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上升(P〈0.05或P〈0.01)。结论:实验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血压降低更明显,更健康。  相似文献   
30.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对心肌梗死大鼠内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心肌梗死模型组,心肌梗死模型+稳心颗粒组,每组10只大鼠。测定大鼠血浆NO及ET-1含量变化,观察血管内皮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心肌梗死模型组大鼠血浆ET-1含量明显增加(P<0.01),血浆NO含量明显减少(P<0.01),线粒体肿胀,肌浆网扩张,内皮脱落。与心肌梗死模型组比较,心肌梗死模型+稳心颗粒组大鼠血浆ET-1的含量明显降低(P<0.01),血浆NO的含量明显增加(P<0.01),内皮细胞出现线粒体肿胀和内质网扩张明显减少,无内皮脱落。结论稳心颗粒对心肌梗死大鼠血管内皮细胞超微结构具有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与稳心颗粒使NO及ET-1的含量发生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