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2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04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1.
22.
目的研究腹针联合早期康复训练对脑血管病患者运动功能及认知障碍的影响。方法将8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早期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腹针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分别用Fugl-Meyer(FMA)、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BD)及Barthel指数(BI)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前2组间FMA、MMSE、NBD及B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4周后2组FMA、MMSE、NBD及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且治疗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常规康复训练联合腹针治疗可明显提高脑血管病患者运动功能,改善患者的认知障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3.
24.
目的: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出现偏身感觉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现代医学治疗方法有限,讨论一种有效治疗方法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减少部分西药,并使用腹针联合穴位贴敷法治疗本病,评价治疗14 d后两组在生活能力等方面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BI指数为(83.93±177;15.2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6.16±177;20.14)(P〈0.01)。结论观察组治疗方案具有增效减毒的作用,对缺血性脑卒中偏身感觉障碍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25.
将6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腹针结合铍针治疗,对照组30例口服骨刺丸进行治疗,均为10天1疗程,治疗2个疗程。经2个疗程治疗,治疗组在治愈率、疼痛改善程度上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与对照组的70.0%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采用腹针结合铍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6.
整理近10年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文献,从单纯应用腹针腹针配合体针、腹针配合特殊针刺法、腹针配合中药及其他治疗5个方面进行综述,总结出腹针治疗该病具有多层次、刺至病所、结构对称、痛苦小、疗效肯定等突出特点。参考文献21篇。  相似文献   
27.
目的观察腹针结合中药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自2010年4月—2013年12月就诊的CFS患者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中药治疗,服用加味逍遥口服液、六味地黄丸与归脾丸,共服用28 d;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腹针治疗,第1周每日1次,第2周起每隔1日1次,共治疗21次。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疲劳严重度评分量表(FSS)得分、临床症状评分及治疗效果。采用SPSS 14.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FSS得分与临床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SS得分与临床症状评分分别(1.15±1.01)与(4.05±1.22)分,均低于对照组的(3.36±1.52)与(6.42±1.4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68,3.265;P<0.05)。观察组CFS患者痊愈3例,显效16例,有效9例,无效6例;对照组患者痊愈1例,显效8例,有效15例,无效10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628,P<0.05)。结论腹针结合中药可使患者疲劳严重程度有效减轻,临床疗效显著,可在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8.
目的:观察薄氏腹针治疗乳腺癌化疗后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方法:140例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盐酸格拉司琼注射液预防呕吐,治疗组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加用腹针治疗,比较两组恶心、呕吐改善效果。结果:治疗1d后治疗组患者恶心、呕吐改善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d、3d后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针治疗可减轻恶心和呕吐症状,改善患者食欲情况,应及早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29.
目的:观察腹针加TDP对心脾两虚型失眠的疗效。方法:将30例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15名。腹针组按照腹针治疗原则取穴及针刺,再加TDP照射,每次时间1h;常规组取穴心俞、脾俞、肾俞、三阴交、神门、血海,留针30min;均为10次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统计结果。结果:患者经过治疗后,腹针组情况明显改善,患者睡眠时间和质量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有效率为100%。结论:腹针加TDP对心脾两虚型失眠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0.
目的观察腹针、艾灸及中药灌肠联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 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选择随机抽选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腹针、艾灸及中药灌肠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睡眠状态、依赖性、积极感受、整体健康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的临床症状积分为(11.92±2.61)分,治疗后为(6.31±1.64)分;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其临床症状积分为(11.87±2.15)分,治疗后为(9.05±2.51)分;两组患者治疗前的临床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腹针、艾灸及中药灌肠联合治疗比常规药物治疗效果好,能提高慢性盆腔炎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应用价值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