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38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退火Cu2O薄膜的结构及光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射频(RF)磁控溅射单质金属铜(Cu)靶, 在O2和Ar的混合气氛下制备了Cu2O薄 膜,并在N2气氛下对预沉积的Cu2O薄膜进行快速光热退火(RTA)处理,研究了 衬底温度及退火温度对Cu2O 薄膜的生长行为、物相结构、表面形貌及光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衬底温度在300℃以 下预沉积的Cu2O薄膜 为非晶薄膜,退火处理对Cu2O薄膜的结晶行为有明显影响,在N2气氛下对Cu2O薄膜进 行退火处理不影响薄膜的物 相结构;预沉积和退火Cu2O薄膜在650nm以下波长范围内均有较强 吸收,吸收强度随退火温度的增加而增强,薄 膜在400nm以下波长范围内出现两个由缺陷引起的中间带(IB)吸收行 为,快速热退火处理不能减少或消除薄膜沉积 过程中形成的缺陷态;退火处理影响薄膜的光学带隙Eg,预沉 积薄膜经600℃退火处理,Eg值增大了 0.26eV。  相似文献   
22.
采用激光辐照对渗硼后65Mn钢进行了表面改性,研究了激光重熔和激光淬火两种典型辐照处理后的微观组织、表层脆性和耐磨性。结果表明:65Mn钢渗硼试样,经激光重熔后其表层组织为夹杂着共晶硼化物的亚共晶组织(硬度约为880 HV),而经激光淬火后其表层组织是以Fe2B相为主的硼化物(硬度约为1100 HV),两种辐照处理后在次表层均形成了具有良好支撑作用的针状马氏体区;同时,两种激光辐照处理对表层脆性均有着较好的改善作用,脆性等级由原渗硼层的4级降低至1~2级;此外,经激光淬火后65Mn钢渗硼试样的耐磨性,不仅远好于激光重熔处理后的试样,而且也好于激光辐照处理前的渗硼试样。  相似文献   
23.
省级电网分层分区有功实时调度模型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代电网规模大、功率流动性强,保证有功频率的可控性和控制策略的可解释性是实时调度系统的关键特征.文中提出了一种分层分区的有功实时调度方法,并在现场得到了实际应用.该方法通过控制断面和500 kV联络变压器的功率,实现分区分层平衡.针对实际运行的复杂性,提出了正常情况下和系统不可行时的2种优化模型.在正常情况下,该模型可以充分跟踪各断面的计划;而当系统出现无可行解等异常情况时,则可以给出风险最小的替代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24.
程满  洪慧平  韩文  康永林  金永春 《钢铁》2007,42(1):50-54
基于温度场有限元模拟仿真结果和实测的动态连续冷却转变曲线,研究了20MnSi棒材轧后分级控制冷却过程温度场及其组织性能的变化规律,并将组织性能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值进行比较,建立了适用于分级控冷工艺要求的组织和力学性能预测模型,为合理制定棒材分级控冷工艺方案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5.
本文介绍了包钢新建的1725mm热轧薄板横切机组的工艺特点及设备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26.
空间数据模型是地理信息系统开发应用的核心和基础,选择合适的空间数据模型,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算法实现和开发效率.结合软件工程学的思想,提出一种新的空间数据模型选取方法,并以城镇土地定级估价系统的构建为例,详细介绍该方法的实现过程.实践表明,该方法具有抗风险、敏捷等特点,在实际工程运用中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27.
应用MSC.MARC三维热力耦合弹塑性大变形有限元法及其接触分析技术,仿真研究了Φ200mm H11芯棒钢热连轧过程。分析得出,降低末道次轧辊速度Vr,会增强道次间的堆钢程度;提高末道次轧辊转速Vr,会增强道次间的拉钢程度;可通过合理修正Vr值来改善堆、拉钢关系以及轧制负荷变化和轧材宽展量,以提高圆钢成品精度。提出大规格圆钢热连轧过程应采用微堆钢轧制技术,以保持轧制力、力矩稳定和满足轧材尺寸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28.
河南电网AGC水火电联调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在华中网调对各省调的联络线电量考核办法由区域控制偏差(ACE)模式转变为控制性能标准(CPS)模式的背景下,由于河南电网的水电机组较少,因而水火电自动发电控制(AGC)机组的协调控制成为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了2种控制模式,并进行了水火电联调试验研究。根据试验结果,对2种控制模式及其不同应用方案的特性和效果进行分析比较,在此基础上提出水火电机组同时投运时的合理控制方案,并针对联调试验中出现的问题,确定需要进一步开展的工作。  相似文献   
29.
建立了兼顾安全与经济的电力系统优化调度协调理论的整体框架,提出了优化调度在空间尺度、时间尺度、电力生产环节、控制对象、电网安全稳定控制策略、优化目标、“三公”调度等7个方面的协调调度机制及协调调度模型。在空间尺度与时间尺度上,提出了“自下而上预决策及申报、自上而下决策、整体优化、多级多类优化协调、逐级逐类细化”的优化调度协调模型及算法,该模型考虑了国调、区域调和省调的优化调度计划在当前时间级、上一时间级、下一时间级之间的相互优化协调,能够实现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在电力生产环节,提出了基于市场机制的节能发电安排原则及节能发电调度模式。  相似文献   
30.
 建立温度计算模型针对22 mm和28 mm规格20MnSi棒材热连轧及控制冷却过程温度场进行了计算机模拟分析,获得了棒材精轧及轧后分级控冷过程的温度变化规律。对轧制圆钢和螺纹钢筋不同条件下成品道次温度变化特点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是,轧制22 mm和28 mm规格20MnSi螺纹钢筋时的终轧温度比轧制相同规格圆钢时显著升高。轧制螺纹钢筋时精轧末道次轧材表层形成螺纹出现较大的局部应变量和应变速率,由此产生大量变形热是终轧钢筋表层急速升温的根本原因。与轧制圆钢相比,为完成同等控冷效果及有效控制轧后组织性能,20MnSi螺纹钢筋精轧后第1水冷段的换热系数明显较高,因此需要相应采用较大的冷却水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