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66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有孔型基底动脉是一种少见的血管畸形,往往在血管造影或尸检时被偶然发现,通常无明显临床症状。2005年8月-2009年5月,我院行头颅磁共振血管造影术(MRA)检查2027例中,共发现有孔型基底动脉12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MRI脊髓拴系腰骶角增大的主要原因。方法:经测量共发现52例脊髓拴系伴腰骶角增大。结合文献复习分析导致腰骶角增大的主要因素。结果:脊髓拴系腰骶椎先天性发育异常及腰骶部皮下脂肪堆积单独或联系因素导致腰骶椎生物力学异常是脊髓拴系腰骶角增大的根本原因。结论:腰骶角增大为脊髓栓系的MRI表现之一,如X线平片表现腰骶角增大并有脊髓拴系的临床表现则这一征象对脊髓拴系的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3.
确定脊髓横断面损伤部位对各种脊髓疾病的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1] 。然而 ,MRI横断面扫描难以显示脊髓灰白质的具体形态、部位 ,特别是损伤状态下更是难以具体分辨。我们共筛选了 1993年 11月~ 1999年 12月我院及外院 70例脊髓拴系缺血损伤 ,试图通过分析MRI横断面损伤所在不同部位与临床表现的关系 ,以探讨MRI横断面损伤所在灰白质的主要部位 ,为临床脊髓拴系牵拉缺血性横断面损伤定位诊断分析提供重要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病例筛选条件 :①MRI示脊髓拴系及其上方缺血损伤表现。②病史、临床及…  相似文献   
24.
目的 通过对肺黏液表皮样癌(PMEC)的影像表现与临床病理分析,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总结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连续收集的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27例PMEC患者的临床及CT影像资料,包括病变的部位、大小、边缘、密度、强化特征、伴随征象以及病理分级等。结果 27例PMEC患者中6例(6/27,22.2%)为大气道型,14例(14/27,51.9%)为肺门型,7例(7/27,26.9%)为周围型。20例大气道及肺门型PMEC的CT表现为气管及主支气管腔内的软组织结节或肿块,边界清晰,其中6例轻度强化,4例中度强化,5例重度强化,5例不均匀强化,且有3例出现钙化;7例周围型PMEC的CT表现为肺内软组织结节或肿块,3例实性部分重度强化,1例中度强化,3例轻度强化。16例(16/27,59.3%)伴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张、支气管扩张黏液栓形成。9例(9/27,33.3%)淋巴结转移,8例(8/27,29.6%)远处多脏器转移。年龄(t=-3.132,P=0.005)、淋巴结肿大(χ2=9.281,P=0.003)及远处转移(χ2=7.816,P=0.008)在低级别和高级别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MEC的CT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认识这些征象有助于鉴别诊断并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25.
PACS的临床应用体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讨论医学影像存档与通讯系统的合理化配置问题。根据医院的实际需要,逐步增加医院的投入,既节约了经费,又实现了医院的影像数据的共享、图像高保真实时传输、无胶片化管理、诊断报告的规范化管理及远程会诊、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256层螺旋CT对肾动脉的显示能力,研究肾动脉的三维影像学解剖.方法:对106例无肾相关疾病的患者行256层螺旋CT肾动脉造影检查,薄层获得原始图像,后处理使用容积再现(VR)、3D最大密度投影(3D-MIP)、薄层滑块最大密度投影(STS-MIP)、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等重建技术,分析肾动脉的空间解剖特征,比较不同重建技术对肾动脉的显示,特别是变异血管的显示.结果:106例均能清晰显示肾动脉的位置、起源、走向、分支及变异情况.共检出血管正常患者53例,左侧副肾动脉共21例,右侧副肾动脉16例,双侧副肾动脉9例,肾动脉过早分支7例.结论:256层CT血管造影三维成像能很好地显示肾动脉解剖学特征,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7.
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3D CE-MRA) 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77例高度怀疑颅内动脉瘤的患者,分别完成3D CE-MRA(图像以VR、MIP、MPR 3种方法显示)和DSA检查,以DSA结果为依据,评价3D CE-MRA对颅内血管瘤的诊断价值.结果 77例中,62例有颅内动脉瘤共73个,3D CE-MRA共诊断65个,漏诊8个.无动脉瘤者15例,3D CE-MRA正确诊断8例,另7例误诊为动脉瘤.3D CE-MRA对动脉瘤的敏感度为89.0%(65/73),特异度为53.3%(8/15),准确度为82.9%[(65+8)/(73+15)].结论 3D CE-MRA对微小动脉瘤及周边部小动脉瘤的确诊率不高,对动脉分叉、动脉圆锥及该处小动脉瘤的诊断应谨慎.  相似文献   
28.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氩氦靶向治疗肺癌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经皮穿刺氩氦靶向治疗肺癌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2 37例肺癌患者采用计算机体层摄影术引导下经皮穿刺氩氦靶向治疗 2 78次 ,治疗病灶 30 7个。术中用多功能心电监护仪监测心率、血压等的变化 ;术后 5~ 10min再次计算机体层摄影术扫描 ,以观察冰球大小及有无气胸等并发症。术后不同时间分别复查计算机体层摄影术扫描、正电子发射扫描及经皮肺穿刺活检等 ,动态观察肿瘤的变化。结果  12 4个病灶肺内肿块直径≤ 4cm者冰球覆盖肿瘤面积达 96 7% ,显效率可达 97 1% ;183个病灶肿块直径 >4cm者冰球覆盖肿瘤面积达 79 6 % ,显效率达 6 0 7% ,表明氩氦靶向治疗肺癌的局部疗效主要取决于肿块的大小。手术过程较安全 ,仅有约 2 5 9%的患者有一过性轻度血压升高 ,无 1例术中死亡 ;术后并发症较少 ,仅38 1%患者少量咯血 ,35 3%发热 ,2 9 1%气胸和 6 1%胸腔积液等。术后 1周左右肿瘤增大 ,约 3/ 4可见空洞形成 ,正电子发射扫描亦显示肿瘤中央呈环状改变。术后 1月左右瘤体变小 ,部分缓解 +完全缓解达6 4 % ,空洞减少 (占 38% ) ,正电子发射扫描显示瘤体异常放射性聚集减少 ,靶 /本比值降低。 3月左右 ,部分缓解 +完全缓解达 6 1.4 % ,空洞更趋减少 (仅 2 1% )。 6~ 12月部分缓解 +完全缓解仍达  相似文献   
29.
本文通过医院船CT应用实践,就颠簸、潮湿、电源等方面所遇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为提升医院船医疗设备使用效果进行了尝试与探索。  相似文献   
30.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肺内小结节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评价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肺内小结节(≤2.0 cm)的价值。方法采用18~20G自动活检针对60例64个肺小结节(5个直径0.7~1.0 cm,59个直径1.1~2.0 cm)进行经皮穿刺活检。结果对92.19%(59/64)结节取得足够量组织,经病理检查获得定性诊断,其中恶性结节占66.10%(39/59),良性病灶33.90%(20/59)。气胸发生率为32.81%(21/64),2例次(2/64,3.13%)须行闭式胸腔引流。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2.0 cm肺结节的诊断准确率高,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准确率高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