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49篇
  免费   427篇
  国内免费   239篇
工业技术   8415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67篇
  2022年   190篇
  2021年   169篇
  2020年   226篇
  2019年   278篇
  2018年   317篇
  2017年   158篇
  2016年   187篇
  2015年   213篇
  2014年   606篇
  2013年   329篇
  2012年   395篇
  2011年   317篇
  2010年   292篇
  2009年   328篇
  2008年   303篇
  2007年   391篇
  2006年   392篇
  2005年   354篇
  2004年   272篇
  2003年   272篇
  2002年   228篇
  2001年   177篇
  2000年   218篇
  1999年   207篇
  1998年   155篇
  1997年   168篇
  1996年   151篇
  1995年   109篇
  1994年   139篇
  1993年   102篇
  1992年   99篇
  1991年   114篇
  1990年   76篇
  1989年   70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2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9篇
  1975年   4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21.
22.
23.
双层分流燃烧室内空间利用和喷雾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可视化方法测试了不同喷油参数条件下3种双层分流燃烧室内的燃油喷雾扩散过程,探讨燃烧室的碰撞台、燃烧空间容积比例、燃烧空间形状等结构特征以及喷油压力和喷油正时等喷油参数对燃烧室内空间利用和燃油喷雾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喷油压力和提前喷油正时均增大了燃油喷雾的分布范围,提前喷油正时使燃油喷雾更早地进入了顶隙空间,降低了燃烧室结构对燃油喷雾分布的影响,但燃烧室的空间利用率下降;降低碰撞台位置和增大上层燃烧空间容积有利于燃烧室顶层空间的利用;剥离面可以促进下层燃烧空间内燃油喷雾的扩散;上层燃烧空间采用凸圆弧底面使燃烧室顶层区域在较早喷油正时时获得了较好的利用.  相似文献   
24.
25.
化工企业低热值气体主要特点为压力低、热值低、气量不稳定、易燃易爆,在单独的企业难以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主要排放至火炬系统燃烧,造成资源浪费。系统要根据气体特性、热值,利用园区的优势实现资源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26.
在80 MHz~1 GHz频段,单个功率管输出功率能达到100 W以上,为研制输出功率400 W的功率放大器,文中设计了四路功率合成器。该合成器需要实现功率容量大、工作频带宽、体积小的设计目标。在功率容量方面,文中采用悬置带状线结构,其功率容量远远大于微带线结构;在工作频带方面,采用切比雪夫九节阻抗变换器,将工作带宽拓宽为80 MHz~1 GHz;在体积方面,文中合成器的功率合成部分采用Y型节级联实现四路功率合成,阻抗变换部分采用切比雪夫阻抗变换器进行阻抗变换,该结构相较于磁环巴伦功率合成器,不但具有损耗小、平坦度高的优点,而且通过将阻抗变换器设计成曲折的形状,进一步缩小了合成器体积。仿真与实测结果显示该合成器在80 MHz~1 GHz范围内还具有较高的平坦度,合成效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27.
鲁港  习伟东  来建强 《石油学报》2020,41(12):1679-1685
为了研究三维圆弧型井眼轨道设计方程组是否存在解析解以及如何有效求解,使用消去法从多元非线性方程组中推导出其中的某个未知数满足一个特征多项式方程,并且证明了该方程组的拟解析解可以由特征多项式方程的实数根和已知设计参数构成的解析公式计算得到;如果极点多项式非恒等于0,则当特征多项式次数不超过5时,如果有解则为解析解,否则为数值解。通过使用C++类实现多项式加减法、乘法的计算方法,提出了多项式实数根的分隔算法、并用二分法快速求解出多项式全部实数根的计算方案。该方法在数学上经严格推导,计算方案简洁、稳健,在三维井眼轨道设计、智能钻井定向控制中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8.
采用顶锻式摩擦塞焊对4 mm厚的7075-T6铝合金进行焊接试验,研究了塞焊接头的显微组织、材料流动和硬度分布。结果表明,塞焊接头可分为母材区、热影响区、热力影响区、塞棒重结晶区、塞棒热力影响区。塞焊接头在截面水平方向上的硬度分布呈典型的W型,且硬度的最低值一般出现在热力影响区。增大进给速度能提高塞焊接头的硬度,并且能有效地减小铝板的热影响区域,从而得到较好的连接质量。  相似文献   
29.
采用回火焊道(TBW)技术,对含缺陷和损伤的电站锅炉汽包、除氧器进行了焊接修复。修复后检测表明,TBW修复接头金相组织与焊后热处理(PWHT)修复接头无显著差异,缺陷在修复过程中未扩展,但TBW修复接头的残余应力显著高于PWHT修复接头。分析修复结果认为,TBW技术可应用于含缺陷或损伤部件的焊接修复。应用的技术要点,其一是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避免缺陷或损伤在修复过程中发展,如在操作可达时消除焊接热和焊接应力影响区域内的缺陷或损伤,降低焊接残余应力等;其二是根据坡口形状和尺寸合理布置焊层道,以保证接头的回火效果。  相似文献   
30.
以Cu/Sn-0.7Cu/Cu焊点为研究对象,观察其在热迁移作用下界面金属间化合物随时间的演变规律,研究界面IMC的生长,得出生长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在热迁移作用下,焊点两端IMC呈现非对称性生长,热端减薄而冷端增厚,冷端在增厚的过程中会在IMC内形成空洞。IMC的生长是浓度梯度和热迁移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冷端二者效果叠加,在热端二者效果相反。由Cu_6Sn_5厚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得到生长动力学时间指数,冷端为0.55,热端为-0.16。Cu原子在冷端的迁移通量为1.37×10~(-7)mol/(m~2·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