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26篇
  免费   235篇
  国内免费   215篇
医药卫生   587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113篇
  2019年   100篇
  2018年   106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113篇
  2014年   250篇
  2013年   219篇
  2012年   275篇
  2011年   277篇
  2010年   299篇
  2009年   285篇
  2008年   254篇
  2007年   330篇
  2006年   281篇
  2005年   304篇
  2004年   279篇
  2003年   240篇
  2002年   188篇
  2001年   184篇
  2000年   164篇
  1999年   108篇
  1998年   125篇
  1997年   113篇
  1996年   136篇
  1995年   113篇
  1994年   85篇
  1993年   76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72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32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13篇
  1965年   4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3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传统的实验方法无法直接应用于拇外翻的研究,通过建立拇外翻有限元模型,高度模拟拇外翻足的结构特性,观察外力作用下内部结构的变化,为拇外翻的形成机制、治疗及预后的研究开辟新道路。回顾拇外翻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应用,探讨不同建模方法对拇外翻有限元模型的影响,结果发现目前关于拇外翻有限元模型研究有待于对模拟方法进行标准化和精确化,同时可进一步推广有限元的研究思路,更好地指导拇外翻的临床研究,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2.
目的建立一种高效、实用、环保的新检测方法。方法对采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对3种酚类化合物的检测条件和技术指标(线性相关系数、检出限、回收率和精密度等)进行探讨研究。结果线性相关系数均在0.999 9以上,检出限分别是0.08、0.04、0.02μg/L,回收率分别是97.5%~116.9%、94.4%~120.0%、87.3%~118.7%,RSD值分别是2.1%~2.7%、2.2%~2.6%、2.0%~2.3%。结论所建立的新方法,灵敏度高,低毒环保,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3.
目的观察天花粉蛋白注射液联合甲氨蝶呤(MTX)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4例接受保守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2例单纯应用MTX局部注射,治疗组2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天花粉蛋白注射液肌肉注射。治疗14 d后比较2组疗效,同时观察并记录治疗3、7、10、14d后血β-HCG水平的变化,比较2组盆腔积液吸收时间、包块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45%,高于对照组(81.82%,P0.05)。2组治疗后3、7、10、14 d血β-HCG值均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3、7、10、14 d血β-HCG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盆腔积液吸收时间、包块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天花粉蛋白注射液联合MTX治疗异位妊娠临床效果显著,缩短了血β-HCG转阴时间、盆腔积液吸收时间、包块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4.
目的:研究拉米夫定联合重组乙肝疫苗(rHBV)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和肝脏纤维化指标改变。方法:慢性乙型肝炎31例,给予口服拉米夫定100mg/d加肌注rHBV10μg,1次/15d,12个月,动态观察服药0,6,12个月肝功能,乙肝五项,HBV-DNA定量,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型前胶原(PC)和型胶原(C)的变化。结果:拉米夫定加乙肝疫苗治疗12个月,可显著抑制HBV-DNA(copy/L)复制(5.13×109±3.03×105vs8.01×105±3.89×103,P<0.01),使大多数患者肝功能(nkat/L,ALT:1597±807vs450±203;AST:1687±617vs398±230)恢复正常(P<0.01)。结论:拉米夫定加rHBV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5.
目的总结单侧Poppen入路显微手术治疗松果体区脑膜瘤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3年7月收治16例松果体区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显微手术切除肿瘤,其中经右侧Poppen入路13例、左侧人路3例,术中行脑室引流术处理脑积水4例。结果肿瘤全切除12例,次全切除3例,大部分切除1例。病理学诊断均为脑膜瘤。术后发生同向偏盲2例,Parinaud综合征加重1例,复视加重1例。11例(全切8例,未全切3例)术后随访0.5—4年,全切患者均恢复;未全切患者行放疗,随访肿瘤无进展。结论单侧Poppen入路显微手术适用于大部分中小型松果体区脑膜瘤;对于体积较大或者对侧侵袭较多的脑膜瘤,因显露不完全而难以全切,小脑幕上下或者大脑镰两侧联合入路可作为备选方案。术中或术前行脑室外引流术可增加术中显露程度,提高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使用导入仪导入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促进皮肤扩张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3年1月~2013年5月入选38例患者,共将76个扩张器进行埋置,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常规注水对照组(36个扩张器)与导入仪导入治疗组(36个扩张器)。治疗组的扩张器在每次注水扩张的第二天进行导入仪治疗,在被扩张的皮肤表面涂抹rhEGF并使用导入按摩仪进行按摩导入。对照组的扩张器仅进行常规的注水。测量两组扩张器扩张致额定容量所花费的时间、皮肤扩张比率及扩张皮肤即刻回缩比率,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进行比较分析。进行胶原含量,I/III型胶原比率(%)的测定和病理HE染色分析。结果:注水后第二天进行rhEGF导入治疗能使扩张器扩张致额定容量所花费的时间明显缩短,皮肤扩张比率则明显增加,扩张皮肤即刻回缩比率减少,有效减小皮辨的即时回缩率。治疗组胶原纤维束粗而密,I/III型胶原比例降低。结论:注水后第二天通过使用导入仪将rhEGF导入扩张皮肤治疗能缩短扩张时程,促进皮肤的面积增加,降低皮瓣回缩的比率,提高皮瓣质量,改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使用LED蓝光照射治疗MRSA感染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12月~2014年1月,笔者科室共收治11例MASA感染的难治创面患者,创面大小20cm×20cm~40cm×40cm。通过每日洗澡,双氧水冲洗,LED蓝光照射及碘伏换药治疗。结果:复查细菌培养均未检测出MRSA,创面均完全愈合。结论:LED蓝光照射治疗对MRSA感染创面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8.
〔摘 要〕 目的:探究微创神经内镜技术与钻孔引流术对高血压性脑出血(HCH)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解放军联勤 保障部队第 990 医院 2019 年 9 月至 2020 年 9 月期间收治的 125 例 HCH 患者,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63 例,采 用微创神经内镜技术治疗)与对照组(62 例,采用钻孔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血肿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和患者 术后 6 个月恢复情况。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血肿量少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血肿清除为 55 例(87.31 %),高于对照 组的 43 例(69.3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9.52 %,低于对照组的 24.21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 6 个月日常生活能力分级法(ADL)等级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 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微创神经内镜技术治疗 HCH 比钻孔引流术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9.
〔摘 要〕 目的:分析穴位埋线、龈交穴挑刺联合雷贝拉唑肠溶片对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乐昌市中医 院 2018 年 1 月至 2021 年 2 月期间接受治疗的 136 例慢性胃炎患者,按照治疗方案的差异性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 68 例。对照组实施西药雷贝拉唑钠肠溶片行治疗,观察组实施穴位埋线、龈交穴挑刺联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进行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8.53 %,高于对照组的 75.00 %,差异具有 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4.41 %,低于对照组的 22.0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穴位埋线、龈交穴挑刺联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作为一种较为新兴的联合干预模式,在慢性胃炎患者治疗中起到明显 效果,能够提升临床治疗效果,促使患者尽早康复。  相似文献   
30.
目的基于传质数学模型,探索丹参-枳实复方中成分存在状态与纳滤分离机制。方法以原儿茶醛、迷迭香酸、丹酚酸B、辛弗林为指标,进行单体成分溶液及丹参-枳实复方溶液纳滤分离,收集膜通量与指标成分截留率,基于传质模型中传质系数与溶质浓度的幂值相关性,以单一成分为参照,拟合复方溶液中成分存在状态,探讨纳滤分离机制。结果分离压力与膜通量呈正性相关,指标成分在单体溶液和复方溶液中传质系数与浓度幂值相关性高,回归系数均大于0.98,纳滤传质模型成立。通过单一成分传质特征构建复方溶液中成分状态解析模式,丹参-枳实复方溶液中指标成分以复合态存在的比例为原儿茶醛26.17%、迷迭香酸79.87%、丹酚酸B89.15%,辛弗林96.92%。结论构建了复方溶液的成分存在状态解析模式,阐明了丹参-枳实复方提取液纳滤分离机制,为中药成分分离精制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