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33篇
医药卫生   14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1.
目的:分析中国2003-2007年鼻咽癌的发病和死亡情况.方法:计算数据符合标准的32个肿瘤登记处的鼻咽癌发病率、死亡率和构成比,以此作为描述中国鼻咽癌流行情况的统计指标.结果:2003-2007年鼻咽癌的总发病率为4.20/10万,中国人口标化率(简称中标率)为2.54/10万,世界人口标化率(简称世标率)为3.08/10万,在恶性肿瘤新发病例构成中排列第17位,占全部恶性肿瘤新发病例的1.58%.鼻咽癌的粗死亡率为2.24/10万,中标率为1.26/10万,世标率为1.61/10万,在恶性肿瘤死亡构成中排列第14位,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总数的1.31%.鼻咽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肿瘤登记处均集中在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2003-2007年肿瘤登记地区鼻咽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幅度均不大.结论:鼻咽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差距相对较大,在中国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  相似文献   
22.
中国肿瘤登记地区2008年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分析   总被引:21,自引:6,他引:15  
[目的]利用全国肿瘤登记中心2011年收集的各登记处肿瘤登记资料,分析2008年全国肿瘤登记覆盖地区癌症的发病与死亡水平。[方法]通过对全国56个登记处上报的2008年肿瘤登记数据进行全面审核与评价,选取其中41个登记处的数据进行合并,按地级以上城市和县(县级市)划分城市和农村,分别计算发病(死亡)率、年龄别发病(死亡)率、标化发病(死亡)率、构成比、累积发病(死亡)率。[结果]2008年中国肿瘤登记地区的41个登记处合计覆盖登记人口66 138 784人(城市52 158 495人,农村13 980 289人),共报告新发病例197 833例,死亡病例122 136例,病理诊断比例为69.33%,只有死亡证明书比例为2.23%,死亡/发病比为0.62。中国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发病率为299.12/10万(男性330.16/10万,女性267.56/10万),中标发病率148.75/10万,世标发病率194.99/10万,累积发病率(0~74岁)为22.27%。城市地区发病率为307.04/10万,中标发病率148.64/10万,农村地区发病率为269.57/10万,中标发病率151.02/10万。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84.67/10万(男性228.14/10万,女性140.48/10万),中标死亡率84.36/10万,世标死亡率114.32/10万,累积死亡率(0~74岁)为12.89%。城市地区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81.54/10万,中标死亡率79.21/10万。农村地区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96.34/10万,中标死亡率106.05/10万。中国肿瘤登记地区无论城市还是农村,恶性肿瘤发病占前几位的主要是肺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食管癌、胰腺癌、脑瘤、淋巴瘤、女性乳腺癌和宫颈癌等,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75%左右。恶性肿瘤死亡前几位的主要是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结直肠癌、胰腺癌、乳腺癌、脑瘤、白血病和淋巴瘤,约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80%左右。农村地区发病、死亡是以食管癌、胃癌为主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较高,其次为肺癌、肝癌、结直肠癌,而城市地区发病、死亡以肺癌位居第一位,女性以乳腺癌位居女性发病第一位,其次是肝癌、胃癌、结直肠癌较高。[结论]肺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食管癌、女性乳腺癌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为我国今后恶性肿瘤的防控重点,同时,肿瘤的防控工作还应考虑癌谱在地区和性别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23.
李霓  郑荣寿  张思维 《中国肿瘤》2012,21(11):801-804
[目的]分析2003~2007年中国宫颈癌的发病与死亡情况.[方法]利用2003~2007年中国32个肿瘤登记地区的宫颈癌统计数据,分析不同地区和年龄组的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水平及其变化.[结果] 2003~2007年宫颈癌发病率为9.62/10万,中标率为5.71/10万,世标率为6.75/10万,在癌症发病构成中排列第7位.同期宫颈癌死亡率为2.54/10万,中标率为1.31/10万,世标率为1.67/10万,在癌症死亡原因中排列第14位.全国宫颈癌年龄别发病率在40~岁组达到高峰,然后下降.但宫颈癌死亡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80~岁组达到高峰.2003~2007年间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现上升趋势,且城市地区发病和死亡的增长趋势高于农村地区.[结论]中国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处于相当高的水平,宫颈癌是肿瘤防治中需重点关注肿瘤之一.  相似文献   
24.
中国1990年~1992年食管癌死亡分布特征分析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15  
目的:探讨中国食管癌死亡特征。方法:对1990年-1992年全国1/10人口死因抽样调查资料中食管癌的死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990年-1992年,我国食管癌死亡率为17.38/10万,其中男性22.14/10万,女性12.34/10万。食管癌死亡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16.05%,居第四位(男性第四位,女性第二位),是严重危害我国居民生命的恶性肿瘤。我国农村居民食管癌死亡率为20.10/10万,城镇居民为9.62/10万;食管癌死亡分别占农村和城市全部肿瘤死亡的18.83%和8.55%。以省级为单位统计,食管癌死亡率在1.41/10万-42.46/10万之间,山西省的食管癌死亡率最高,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5倍,云南省最低,是全国平均水平的8%。以县(市)级为单位统计,食管癌死亡率在0.22/10万-127.93/10万之间,山西省阳城县的食管癌死亡率最高,是全国平均水平的7.4倍;贵州省凯里市最低,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3%。结论:食管癌是严重危害中国居民生命的重要恶性肿瘤之一,食管癌死亡对我国居民的危害程度为男性高于女性,农村高于城市。  相似文献   
25.
中国12市县1993年~1997年肿瘤发病和死亡登记资料统计分析   总被引:114,自引:24,他引:114  
目的:研究我国肿瘤登记资料,掌握人群恶怀肿瘤发病、死亡规律的特征。[方法]根据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国际癌症登记协会推荐的肿瘤登记方法与要求,收集、整理、审核和分析我国12市县肿瘤登记处1993年-1997年的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资料。[结果]研究期间,12市县覆盖人群108 915 759人年,肿瘤新发病例230 024例,死亡161 602例。新发病例中一、二级诊断比例在88%以上,所有部位肿瘤死亡数与发病数之比为0.57-0.98,其它审核指标,亦达到国际要求,登记资料比较完整、准确。用世界标准年龄构成调整后,12市县的发病率城市地区男、女性分别为143.9/10万-213.1/10万和112.9/10万-157.2/10万;农村地区男、女性分别为169.3/10万-359.7/10万和48.1/10万-219.1/10万。按部位统计,城市地区男性前10位肿瘤的发病与死亡基本一致,为肺、胃、肝、结/直肠、食管、胰、膀胱、淋巴、白血病、脑等;女性的发病与死亡基本相同,但排序差别较大,发病为乳腺、肺、结/直肠、胃、肝、卵巢、胰、食管、子宫、脑等,死亡为肺、胃、肝、结/直肠、乳腺、胰、食管、脑、卵巢、子宫等。农村地区男性前10位恶性肿瘤的发病与死亡基本一致,为胃、肝、食管、肺、结/直肠、鼻咽、白血病、脑、胰、淋巴等;女性前10位肿瘤发病与死亡基本相同,但排序略有不同,发病排序为胃、肝、乳腺、肺、结/直肠、食管、鼻咽、白血病、脑、胰、子宫等,死亡排序为胃、肝、食管、肺、结/直肠、乳腺、白血病、脑、胰、子宫、鼻咽等。[结论]我国不同地区恶性肿瘤 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很大差别,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城市地区男性为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食管癌、胰腺癌等,女性为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胃癌、肝癌、卵巢癌等;农村地区男性为胃癌、肝癌、食管癌、肺癌、结/直肠癌、鼻咽癌等,女性为胃癌、肝癌、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食管癌等。为了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我国癌情,需尽快建立一个完整的肿瘤登记报告系统,规范肿瘤登记制度。  相似文献   
26.
中国肿瘤登记处2004年恶性肿瘤死亡资料分析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分析中国各肿瘤登记处2004年的肿瘤登记死亡资料,掌握登记覆盖人群恶性肿瘤死亡的流行特征。[方法]数据来源于全国肿瘤登记中心收集的全国34个肿瘤登记处2004年的人群为基础的登记资料中的恶性肿瘤死亡数据,根据《中国肿瘤登记工作指导手册》,及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和国际癌症登记协会推荐的肿瘤登记原则和方法,进行资料的汇集、整理、审核、汇总分析。[结果]2004年中国登记地区恶性肿瘤死亡总数为88334例,死亡率166.22/10万,男性高于女性(204.07/10万,127.40/10万),农村地区高于城市地区(分别为161.92/10万和177.97/10万)。城市地区肺癌死亡率明显高于其他恶性肿瘤,农村地区上消化道肿瘤为主。[结论]肺癌、胃癌、食管癌、肝癌、结直肠癌、乳腺癌是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农村地区死亡率偏高,应加强对农村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肿瘤登记的网络建设。  相似文献   
27.
中国1990~1992年膀胱癌死亡分布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中国膀胱癌死亡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根据1990~1992年我国1/10人口死因抽样调查中膀胱癌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0~1992年,我国膀胱癌死亡率为1.01/10万(男性1.46/10万,女性0.53/10万),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0.93%,居第10位(男性第8位,女性第10位).27个参加调查的省份中,天津市的膀胱癌调整死亡率最高,为1.67/10万;湖南省最低,为0.49/10万.全国263个抽样点中,膀胱癌死亡率最高的三个点分别是天津市和平区(3.94/10万)、上海市虹口区(3.55/10万)和河北省山海关区(3.49/10万).城市膀胱癌死亡率为1.53/10万,农村为0.83/10万,城乡比为1.84:1.膀胱癌死亡率男女性比值为2.75:1,城市为2.51:1,农村为2.90:1.[结论]膀胱癌是我国前10位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城市高于农村,男性高于女性.  相似文献   
28.
张思维 《中国肿瘤》2004,13(7):404-407
《国际疾病分类肿瘤学专辑》(ICD-O)可以为所有肿瘤提供解剖学、组织学(形态学)和表现(恶性、良性等),及组织学分级和分化程度的编码。2000年WHO出版了ICD-O第三版(ICD-O-3),ICD-O-3中文版于2003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本文就ICD-O-3修订中行为编码的改变,新的编码、术语及同义词,编码指导,淋巴瘤与白血病等修订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29.
中国2009年膀胱癌发病和死亡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我国肿瘤登记地区膀胱癌的发病与死亡情况.[方法]对全国104个登记处上报的2009年膀胱癌登记数据进行评估,共72个登记处的数据入选,计算膀胱癌的发病率、死亡率、构成、累积率,人口标准化率根据全国1982年人口普查的人口结构和Segi's世界人口结构为标准.[结果] 2009年登记地区共覆盖登记人口85 470 522人(其中城市57 489 009人,农村27 981 513人),新发膀胱癌病例5 647例,膀胱癌死亡病例2 223例.全部地区膀胱癌发病率为6.61/10万(男性9.78/10万,女性3.35/10万),中国人口标准化(中标)发病率3.03/10万,世界人口标准化(世标)发病率4.14/10万,累积率(0~74岁)为0.47%.城市地区发病率为8.11/10万,中标发病率3.55/10万,农村地区发病率为3.52/10万,中标发病率1.82/10万.全部地区膀胱癌死亡率为2.60/10万(男性3.88/10万,女性1.29/10万),中标死亡率0.97/10万,世标死亡率1.49/10万,累积死亡率(0~74岁)为0.13%.城市地区膀胱癌死亡率为3.06/10万,中标死亡率1.07/10万.农村地区膀胱癌死亡率为1.65/10万,中标死亡率0.74/10万.[结论]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老龄化的加速和吸烟人口的增加,我国膀胱癌的发病率将逐渐上升,应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干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860例,其中使用阿托伐他汀20mg治疗的420例(A组),使用10mg治疗的440例(B组),治疗6个月。在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均经颈动脉超声观察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测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protein,hs-CRP)、血脂的变化。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IMT、hs-CRP、血脂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A组较B组IMT、hs-CRP、血脂水平降低更加显著(P<0.05)。在6个月随访期间,A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9.6%,B组1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20 mg对抑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可能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