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6篇
工业技术   18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冯琳 《山西建筑》2008,34(12):29-30
以安藤忠雄"风之教堂"和"水之教堂"的空间序列设计为例,从引导与暗示、层次与渗透、衔接与过渡、对比与变化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由此展开对空间转换方法的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2.
为探究不同品种(系)黄大茶间风味特征的差异性,以湖北省主栽茶树品种(系)为原料加工成黄大茶,分析其在感官品质、滋味和香气成分方面的差异,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手段揭示品质特征与化学成分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B6-1和07-7-44品系所制黄大茶感官总分较高,香气特征为烘焙香持久、有甜花香;D12和B6-1品系所制黄大茶中非酯型儿茶素总含量和氨基酸含量较高,D12、B6-1和07-7-44品系所制黄大茶的酚氨比较低,呈现出醇正、回甘的滋味特征;水浸出物、氨基酸、可溶性糖含量与滋味评分及感官总分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性(P<0.01),黄酮、酚氨比、酯型儿茶素与非酯型儿茶素比值与滋味评分及感官总分均呈极显著负相关性(P<0.01);B6-1、07-7-44品系所制黄大茶中芳樟醇及其氧化物、1-乙基-2-甲酰吡咯、水杨酸甲酯、糠醛等物质含量较高,芳樟醇及其氧化物、水杨酸甲酯具有花香、甜香等特征,糠醛、1-乙基-2-甲酰吡咯等具有烘焙、坚果或焦糖香气,共同构成了黄大茶特有的烘焙香、甜香及花香的物质基础。综上,B6-1和07-7-44品系更具有制备高品质黄大茶的优势。该研究结果为黄大茶适制品种选育、加工及其综合利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3.
2009年全国旱灾及抗旱行动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09年,我国发生严重干旱灾害。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国家防总超前部署、科学调度,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合作,旱区各级党委、政府组织动员广大干部群众全力抗旱减灾,确保了旱区城乡居民饮用  相似文献   
184.
研究pH值、硫酸铝钾用量、十二烷基硫酸钠用量、接触反应时间对混凝气浮处理蛋白质和乳脂的影响,并对比混凝气浮和混凝沉淀2种工艺处理蛋白质和乳脂的效果。试验表明,pH值、混凝剂用量、浮选剂用量及接触反应时间对蛋白质和乳脂的去除效果都有较大影响。当pH值为8、混凝剂用量为222 mg/L、浮选剂用量为6mg/L、接触反应时间为5min时,混凝气浮对蛋白质和乳脂这2种有机物的去除率可达66%,气浮可进一步去除沉淀未能去除的细小悬浮颗粒。  相似文献   
185.
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从胡塞尔的“先验意识”返回“身体”的“在世存在”,强调身体感知的原初重要性,探讨身体运动中空间与时间的相互蕴含,揭示当下身体体验对于“意义”呈现的基础作用.受其影响,斯蒂文·霍尔将建筑塑造为与人身体互动的现象场,在垂直路径空间设计中,现象的质料、时空的意识以及透过建筑所映射的生活世界,都借由人身体的感知、运动和体验得以呈现,此互动、互释与互指最终使建筑的本质被“身体”触及.  相似文献   
186.
对比了微波消解、湿法消解和灰化法处理样品的效果,采用高温灰化-原子吸收光谱法快速测定了全氟醚橡胶中钾、钠、钙、镁含量。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检出限、精密度、加标回收率指标良好,测试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87.
188.
洋务学堂是我国近代最早创办的新式学堂,沿袭了我国传统的院落式书院建筑的形制。因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加入,传统建筑空间不再适用,新的空间形式出现在洋务学堂校园之中。天津作为我国近代北方洋务运动的中心,早期开办的洋务学堂具有典型的特征。本文通过挖掘历史文献资料,探讨天津洋务学堂的创办与选址以及校园布局与建筑特征等问题,并通过与其他地区洋务学堂的比较,梳理出我国近代新式学堂萌芽期的建筑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