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2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5篇
生物科学   44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为了确定渐进性肌肉放松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情绪是否有缓解作用,本研究选取2016年4月至2019年4月期间在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治疗的患者27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37例,平均年龄(53.27±10.3)岁。对照组在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渐进性肌肉放松治疗。放松治疗每天2次,每次10组,一周4天,共治疗4周。分别于患者入院48 h和治疗后1个月对患者的血压、心率、并发症以及焦虑水平进行记录评估。研究显示,入院治疗1个月后,患者的血压、心率均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异;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病患者均明显下降(p<0.05);此外,患者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经过一个月的治疗后患者的焦虑评分均明显下降,且在观察组中焦虑得分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本实验在较大的临床样本中证实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能明显降低患者的焦虑情绪并有助于降低患者并发症,能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时提供较大帮助,为临床应用放松训练辅助治疗心肌梗死提供了较为可靠的实验证据,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2.
本研究旨在探讨综合性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孕妇妊娠结局及新生儿并发症的影响。本研究选取130例妊娠晚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实施综合性干预,观察两组患者血糖指标、妊娠结局、新生儿健康状况、血脂水平差异。实验结果显示,试验组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 FBG)、糖化血清蛋白(glycosylated serum pritein, GSP)、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CD106)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早产、剖宫产、羊水过多、产后出血、胎儿窘迫现象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新生儿窒息、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TC (5.63±1.52) mmol/L,TG (3.18±0.45) mmol/L,LDL-C (3.15±0.64) 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针对妊娠晚期糖尿病患者应用综合性干预可改善患者血糖水平、血脂水平、妊娠结局,降低巨大儿发生率,具有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3.
为了明确使用抗糖尿病药物后前12个月的治疗效果,确定糖皮质激素治疗患有糖尿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患者是否存在剂量依赖性糖尿病并发症风险,本研究选取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急性加重住院的107名患者为研究对象,计算入选后12个月内总累积皮质类固醇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患者的合并症和住院情况在统计学上更显著。与未接受皮质类固醇者相比较,从研究开始的12个月内总剂量≥0.83 DDD/d导致糖尿病并发症风险增加94%。开始使用糖尿病药物后12个月内皮质类固醇剂量0.83 DDD/d与糖尿病并发症住院风险增加呈现94%的相关性,剂量增加的风险增加不明显。但是使用较高剂量的皮质类固醇与共患COPD的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并发症风险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34.
目的:分析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8月在我院接受择期ERCP治疗的164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的手术情况、取石效果、手术前后胃肠疾病生活质量指数(GIQLI)量表评分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胆总管结石患者手术时间为(37.90±4.21)min、术中出血量(10.86±1.29)mL、术后通气时间(4.38±0.65)d、切口疼痛时间(1.02±0.12)d、住院时间(8.62±0.96)d、手术成功率为97.56%(160/164)、一次取净结石率为95.73%(157/164)、二次取净结石率为1.82%(3/164)。术后,胆总管结石患者GIQLI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胆总管结石患者术后发生胰腺炎5例、胆管炎1例、出血6例、高淀粉酶血症4例。结论:ERCP术是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但需积极预防并处理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5.
目的:探讨应激性高血糖与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早期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358例,根据入院时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及既往有无糖尿病史分为血糖正常组(96例)、应激性高血糖组(107例)及糖尿病组(155例),记录和比较各组入院时的血糖、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平均出血量及入院后30 d时各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的差异。结果:糖尿病组入院时血糖水平、平均出血量、重型患者所占比率、脑出血破入脑室、颅内再出血、颅内感染、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及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GOS分级植物状态或死亡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应激性高血糖组(P0.05),GOS分级良好率低于应激性高血糖组(P0.05);而应激性高血糖组入院时血糖水平、平均出血量、重型患者所占比率、脑出血破入脑室、颅内再出血发生率、GOS分级植物状态或死亡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P0.05)。结论: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入院时应激性高血糖与患者的病情显著相关,可加重急性脑出血的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136.
张胜睿  朱运林  朱建龙  匡智明 《蛇志》2022,(1):38-40,47
目的 探讨加倍剂量替加环素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2020年2月~2021年8月我院治疗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替加环素(首剂量为100 mg,然后每间隔12 h静脉滴注50 mg)治疗,观察组则使用加倍剂量替加环素(首剂量...  相似文献   
137.
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 cardiovascular complications of diabetes , CCD)是糖尿病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其中糖尿病心肌病( diabetic cardiomyopathy , DC)是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对于分析糖尿病心肌病的机制、早期诊断以及改进和优化治疗,心脏功能评估起到重要桥梁作用,而糖尿病动物模型直接或间接反映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是一个良好的研究载体。本文旨在综述国内外糖尿病动物模型心脏功能评价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38.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合并胰腺受侵患者围手术期合并症及并发症发生率与其他老年胃癌患者间的差异,优化老年胃癌合并胰腺受侵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治疗护理策略。方法:收集2005年2月至2009年10月前来我院治疗的37名年龄>65岁的老年胃癌合并胰腺受侵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置相同年龄胃癌无胰腺受侵患者37例作为对照,收集详细临床资料,对两组间围手术期合并症发生情况进行卡方(x2)检验,通过采取不同临床治疗护理手段进一步施行干预(包括不同的手术方式及临床监测管理模式),再次采用x2检验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最后通过随访实现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老年胃癌合并胰腺受侵组(组Ⅰ)与老年胃癌无胰腺受侵组(组Ⅱ)术前总体合并症发生率并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各项合并症中仅有血红蛋白降低(<100g/L)、白蛋白降低(<35g/L)以及合并糖尿病的患病人数存有统计学意义(P=0.020,P=0.032,P=0.013);根据两组患病情况不同采取不同手术方式,两组死亡人数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组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0.27%,低于组Ⅱ的86.49%,但两组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比较两组功能性、心血管类并发症,两者间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36,P=0.013);两组术后5年生存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8308)。结论:需加强对老年晚期胃癌合并胰腺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治疗护理策略,采取适宜的手术治疗方式,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9.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各种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完善,已使外科手术的死亡率大幅降低,这使医生的注意力逐渐转向手术后的并发症和患者的满意程度上,如手术后恶心呕吐。恶心呕吐是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尽管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nausea and vomiting,PONV)是非致命性的并发症,但是PONV可导致严重的后果,并且增加了医疗费用,极大的影响了患者的满意程度。PONV高发率一直困扰着临床医生和患者。所以,探讨其发生及其风险因素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术后恶心呕吐的病理生理学机制还不是十分清楚,本文总结了目前关于术后恶心呕吐发生机制的一些观点以及术后恶心呕吐的风险因素。虽然以往大量的文献报道了如何预防和治疗术后恶心呕吐,但迄今为止,5-HT3受体拮抗剂仍然是临床上使用的最主要的止吐药。目前,一些新药物,如NK-1受体拮抗剂、更加长效的5-HT3受体拮抗剂以及对于PONV高风险的病人实行的多模式管理和新技术的应用,正变得越来越突出。本文综述了现今手术后恶心呕吐的防治方法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40.
颈静脉孔区肿瘤位置深,结构复杂,周围有重要的神经血管走形,此区域肿瘤类型较多,常见的有颈静脉球瘤,其次为神经鞘瘤和脑膜瘤。由于此区域位置深,结构复杂,手术显露困难,切除此区域肿瘤难度较大,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以及术中正确的处理是该区域肿瘤手术成功的关键。此区域的手术入路可分为三种:后方入路、侧方入路、前方入路;各自又有新型的改良术式。手术入路的选择取决于病变性质、生长范围、受累结构、患者的功能状态及术者的个人经验。术中保护重要的神经血管是此手术的关键。尽管如此,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在所难免,其主要的并发症有:脑神经损伤后功能障碍、脑脊液漏和脑膜炎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