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27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华晓宁  齐康 《华中建筑》2005,23(3):23-25
该文介绍了金坛市华罗庚纪念馆方案设计的主要构思,指出建筑方案的创作,面临着内在的(功能、内容、意义)和外在的(地段、景观、环境)等多种要素的制约。设计的过程,就是将这两方面的制约要素转化为触发要素,孕育出建筑内在的空间和外在的形体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2.
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的延伸、升华和再创造,两者构成不可分割的整体,这是我们对待室内设计创作的基本观点。建筑创作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创作的理念和又化的内涵如何在室内这样一个无论空间、实体还是形态构成都相对特殊的环境中给予恰当的体现是建筑师从事室内设计所面临的基本问题。河南博物院主馆的室内设计就是我们基于这样的观点所进行的一次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03.
风景环境的组织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风景环境是具有美感特征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所构成的综合空间形态。组织和保护好这样一个空间形态,是规划和设计好风景环境的一项十分重要的要求,它关系到风景环境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使用价值。中华大地,不仅有千姿万态的自然景观,更有超群于世的人文景观,保护好我们的山山水水和文化古迹,就是保护好我们自己民族的历史,保护好子孙后代的精神财  相似文献   
104.
城镇化与城镇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马克思指出“现代的历史是乡村城市化,而不是象古代那样是城市乡村化”,这是马克思对城市化的科学论断。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各国城市发展的共同规律,中国也不例外。但城市化途径则国各国政治制度、经济发展、历史、地理、环境条件不同而异,又各具特色,中国走的应该是具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城市化道路。 我们知道资本主义国家城市化初期,受剩余价值规律和自由竞争  相似文献   
105.
齐康 《江苏建筑》2003,(Z1):2-5
文章认为地区的建筑总是随着社会政治、科技、经济、文化的变化而转换和更新.但总的还要从自然和社会两个特性,亦即自然生态的特征和社会生态两个特征来观察.在我国这个幅员辽阔的国家,由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差异很大,地区的现代的新建筑的任务就落在当代青年建筑师的肩上.  相似文献   
106.
在无锡县杨市镇规划设计中,不仅重视土地使用功能的合理,而且重视研究人、社会和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7.
建筑意识观(摘要)齐康我们研究建筑创作和地方建筑不能忽视和低估社会共同的和个人的建筑意识活动对它的影响、干预、指导、支配,甚至控制的作用。我们洞察和分析许许多多的建筑创作活动现象及其在建筑空间形式、形象上的种种反映,我们会饶有兴趣地发现一种难以捉摸的...  相似文献   
108.
基于模糊理论的行车操作人员考核评价专家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模糊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模糊评价的一级与多级数学模型,由于本系统评价的复杂性,因而引入专家系统,本文介绍的模糊评价专家系统不仅对行车操作人员的考核提出了一种新方法,而且对人的行为评价的公正性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9.
将杨廷宝先生的建筑学术思想总结为5条:1.实践是建筑设计的基本,是建筑教育的重要环节。2.从国情出发,依据当时当地的社会、经济、技术状况做出合理设计。3.在中西文化的交流中探索建筑文化的传承、转换和创新。4.将建筑看成是社会人的建筑,辨证地对待建筑的变化,了解实施过程又注重其结果。5.尊重自然环境与建筑、城市的融合,尊重建筑历史、科技的发展,不断提高建筑文化境界。  相似文献   
110.
风景名胜区规划与建设纲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建筑学会于1983年6月在武夷山召开的全国风景名胜区规划与建设学术讨论会上通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