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69篇
医药卫生   39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01.
纳络酮和西咪替丁对电针大鼠足三里胃酸分泌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电针调节胃酸分泌的机制 .方法 采用精密酸度计测定电针后空腹胃液 p H值 ,滴定法测定胃液酸度 ,放免法测定胃液、血浆、胃粘膜及颌下腺 Gas和 EGF含量 .结果 注射纳络酮大鼠胃液酸度较生理盐水组有明显提高 (35 .3± 1.7) vs (2 6 .8± 2 .0 ) mmol· L- 1 ,P<0 .0 1,并用电针足三里后胃液酸度降低 ,p H升高 (2 .9± 0 .1) vs (1.9±0 .2 ) ,P<0 .0 1,两组胃液、血浆及胃粘膜 Gas明显增高 ,EGF含量降低 .注射西咪替丁胃液量减少 p H升高 ,胃酸度明显下降 (19.8± 0 .8) vs (2 6 .8± 2 .0 ) mmol· L- 1 ,P<0 .0 1.并用电针足三里无显著变化 .胃液、血浆、胃粘膜及颌下腺 Gas和EGF均显著升高 .结论 纳络酮促进电针足三里对胃酸分泌的抑制作用 .西咪替丁抑制胃酸分泌 ,同时促进颌下腺、胃粘膜 EGF合成与释放 .电针足三里不能改变已受抑制的胃酸分泌状态  相似文献   
102.
勃乐斯治疗肝硬化腹水3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2 0 0 0 - 0 3/ 2 0 0 0 - 0 96 0例肝硬化腹水住院患者 ,经B超、肝功能、胃镜、实验室检查证实为肝硬化引起的腹水患者 6 0 (男 48,女 12 )例 ,平均年龄 42 .5 (2 9~ 80 )岁 ;其中肝炎后肝硬化 47例 (78.3% ) ,乙醇性肝硬化 3例 (5 .0 % ) ,心源性肝硬化 3例 (5 .0 % ) ,原因不明者 7例 (11.7% ) ;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30例 ,按 Child- pugh改良分级法 :治疗组肝功能 A级 2例 ,B级 11例 ,C级 17例 ;对照组肝功能 A级 2例 ,B级 12例 ,C级 16例 ,两组间无明显差异 (P>0 .0 5 ) ;6 0例患者自首次确诊肝硬…  相似文献   
103.
目的:观察端粒酶活性、p53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PC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分化、浸润和转移的关系。方法:端粒重复序列扩增(telomericrepeatamplificationprotocol,TRAP)法检测58例胃癌和35例癌旁正常组织中端粒酶活性;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40例胃癌和35例癌旁正常组织中p53和PCNA的表达,并对端粒酶活性与临床病理特征以及p53和PCNA的表达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胃癌组织端粒酶活性、p53和PCNA阳性率分别为89%(49/55)、77.5%(31/40)和80%(32/40);癌旁正常组织端粒酶活性、p53和PCNA阳性率分别为11.4%(4/35)、8.5%(3/35)和14.2%(5/35),胃癌组织与正常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6;胃癌不同分期及分化程度之间端粒酶活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1741和0.0852,而且端粒酶活性与p53、PCNA表达之间无相关性,P=0.0859。结论:端粒酶活化、p53和PCNA表达均参与胃癌的发生和发展;端粒酶、p53和PCNA在胃癌分化、浸润中各自起着独立的作用;端粒酶、p53和PCNA同时高表达的患者具有较高的淋巴结转移率。  相似文献   
104.
对针刺内在机制研究存在问题的讨论及设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当前在针刺内在机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得出了未能有统一认识的可能原因 ,并对针刺内在机制研究中的重大课题以及如何进一步提高针灸疗效作了论述 ,认为经络学说的核心是经穴 -脏腑相关 ,其实质问题可以简化为经穴 -脏腑相关问题 ,只有这样才能是对针刺的研究工作更容易、更顺利的开展 ,同时本文也阐明了对待古典经络理论的科学态度 ,提出了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05.
目的:观察电针对狗胃粘膜血流量、血浆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及两者间变化的关系,并探讨电针对胃粘膜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20条狗随机分为四组(每组5条):空白对照组、非经非穴组、上巨虚组、足三里组。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测定狗胃粘膜血流量。用放免分析法同步测定血浆胃泌素、生长抑素、内皮素含量,用生化法测定一氧化氮含量,  相似文献   
106.
国产乳果糖氢气呼吸试验用于测定小肠传递时间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107.
生长抑素,胃动素在人胎儿消化系统在发生与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并比较生长抑素(SS),胃动素(MTL)在人胚胎消化系统发生,发展及分布的规律,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系统测定15例人胎儿消化道各部位SS及MTL的组织含量。结果:在人胚胎胃肠道组织中均有不同浓度的SS和MTL存在SS在消化道出现的时间均早在16周,MTL除食管,贲门,幽门,盲肠,阑尾晚于22周,其余均早16周。各部位SS含量以十二指肠,胃较高,与其它部位比较P〈0.05,而  相似文献   
108.
内镜结扎治疗术临床应用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内镜结扎治疗(endoscopicbandligation,EBL)最初由Sitegmann[1]于1986年根据内痔弹性橡皮圈结扎的原理提出并在临床使用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以后在世界各地迅速推广应用。因其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使用安全、并发症少而疗效确切,已逐渐被大家所接受。由于是“O”型环机械性圈套粘膜表面的病变,组织学上仅见粘膜及粘膜下层发生缺血坏死,4~10d内锐复查可见结扎部位组织团块脱落形成浅溃疡,14~21d后溃疡即可愈合,无全身性并发症,所以其临床除用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外,在其它方面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本文就EBL的临床应用及…  相似文献   
109.
胃癌与生长抑素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放免分析法 (RIA)测定 2 0例胃癌患者血浆、胃液、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生长抑素 (SS)含量 ,并与 1 8例健康人对照。结果发现胃癌组血浆SS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0 1 ) ,胃癌组血浆SS含量又明显高于其本身胃液中SS含量 (P <0 .0 0 1 ) ;癌旁组织SS含量明显高于癌组织中SS含量 (P <0 .0 0 1 )。提示胃癌患者血浆SS增高有利于抑制肿瘤组织的生长 ;胃癌患者的SS仍以内分泌形式进入血循环为主 ;检测胃粘膜不同部位的SS有助于对胃癌的诊断及确定肿瘤的范围 ,给予外源性SS治疗可能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110.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生命健康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患者要求得到无创无痛苦的检查与治疗。医院在满足患者要求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开拓创新诊治手段,推动现代医学进入了微创治疗时代。放射、内镜、腔镜、超声、影像导航、立体定向等高科技的介入,使许多过去需要外科手术的疾病避免了手术,一些难以处理的疾病也可通过介入技术而得到诊治,治愈了不少过去内外科均难以治疗的疾病,给患者带来了最大的实惠。临床医学正在走向内科介入化,外科微创化,内外科在对立统一的竞争中走向一体化。微创内科和微创外科的发展,使传统临床医学的内科学和外科学界限越来越不明显。微创医学的形成和发展,代表了临床医学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