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1篇
  免费   155篇
  国内免费   60篇
医药卫生   2376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104篇
  2018年   100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134篇
  2013年   140篇
  2012年   190篇
  2011年   165篇
  2010年   149篇
  2009年   123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118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101.
目的 系统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肌少症发生现状,为COPD患者早期防止肌少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系统检索CNKI、VIP、SinoMed、Wanfang Data、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COPD合并肌少症的相关文献,通过文献筛选、资料提取、质量评价后使用Stata 15.0软件对最终纳入的原始研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纳入25篇文献,样本量为8 10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COPD患者合并肌少症发生率为27.7%[95%CI (23.1%,32.3%)],亚组分析显示,男性COPD患者肌少症发生率为28.1%[95%CI(21.4%,34.8%)],女性为37.2%[95%CI(23.7%,50.7%)];亚洲、欧洲、南美洲发生率分别为22.0%[95%CI(14.0%,30.0%)]、31.2%[95%CI(26.4%,36.0%)]、14.7%[95%CI(10.9%,18.5%)];门诊、住院部、社区COPD...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通过观察前列地尔注射液对预防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后血栓形成及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VEC)功能的影响.方法 8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拟行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前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在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后常规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口服拜阿司匹林100 mg,治疗组在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后予以前列地尔注射液20 μg,加入0.9%生理盐水注射液10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7d.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血浆内皮素(plasma endothelin,ET)及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水平.术后观察内瘘杂音和震颤及有无出血征象,术后4周用多普勒超声测定内瘘头静脉内径、壁厚、每分钟血流量、内瘘成熟后血管进行初次透析使用的时间及透析时血流量.结果 前列地尔治疗后内瘘成熟率(90%)明显优于对照组(72%),全血黏度[(4.92±0.42) mPa,s比(5.04±0.58) mPa,s、血浆黏度[(1.82±0.12) mPa,s比(2.12±0.14) mPa·s]、红细胞聚集指数[(2.74±0.57)比(2.92±0.46)、Fib[(3.14±0.14) g/L比(3.28±0.16) g/L]等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均比治疗前有所降低,疗效优于对照组.且前列地尔组在ET[(48.15±16.19) ng/L比(52.34±17.35) ng/L]、NO[(37.31±3.10) μmol/L比(34.26±2.18) μmol/L]水平的改善方面也优于对照组,术后4周,治疗组内瘘成熟率高于对照组(90%o比72%)、头静脉内径[(6.18±0.20) mm比(5.50±0.25) mm]、壁厚[(0.72±0.05) mm比(0.63±0.04) mm、血流量[(815.50±65.68) ml/min比(610.62±75.82) ml/min]均优于对照组,透析时血流量明显大于对照组[(254.71±24.44) ml/min比(204.58±32.25) ml/min,并且其初次血透使用时间缩短[(25.42±5.26)d比(36.26±8.28)d].结论 ?  相似文献   
103.
质粒介导的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是近十几年来新发现的一类细菌耐药机制,可在肠杆菌科细菌中水平传播,引起的感染不易控制,导致院内感染大范围流行.本文对质粒介导喹诺酮耐药基因的发现及种类、遗传背景、对喹诺酮类的作用机制及其临床意义等方面进行综述,为研究新型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及抗感染治疗中合理使用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4.
患者,女,27岁。“G1P0宫内妊娠38+2周,臀位,单活胎,未临产”,要求择期剖宫产于2013年4月20日入院,2013年4月21日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术后医嘱: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头孢美唑2.0g,ivd bid;5%葡萄糖注射液500ml+多种微量元素注射液(II)10ml(四川美大康佳乐药业有限公司,规格:10mE/支,批号:1208092),ivd qd;  相似文献   
105.
耳后筛区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耳后筛区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100例突发性耳聋的患者,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采用耳后筛区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结果实验组采用的耳后筛区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较为确切,且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耳后筛区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治疗效果较好,且治疗后并发症较少,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比较生理盐水、62.5U/mL肝素液、83.3 U/ml肝素液对浅静脉留置针封管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150例留置浅静脉留置针的病人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分别采用生理盐水5 ml、62.5U/mL肝素液5mL ,83.3 U/ml肝素液5mL进行封管,观察留置针留置时间及堵管例数。结果 A组堵管率最高,留置时间最短;C组堵管率最低,留置时间最长。A组和B组、B组和C组、A组和C组进行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无凝血机制障碍的病人应用83.3U/mL肝素液5mL进行脉冲式冲管加正压封管能有效降低堵管率并延长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究使用风险评估模型在神经外科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防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2610例神经外科患者,患者均接受风险评估模型来评估VTE风险等级,神经外科VTE发生率以及Caprini评分,VTE与非VTE患者VTE风险分级比较。结果所有入选患者出现VTE患者16例(0.61%),未出现VTE发生2594例(99.39%),分别纳入VTE组与非VTE组,两组Caprini评分分别为8.64±0.34分和5.64±0.1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TE组与非VTE组患者VTE风险分级分布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高危以及极高危风险患者均占比较高。结论神经外科患者存在高危VTE发生风险,风险评估模型用于预测神经外科VTE发生风险应用价值较高,可有效降低VTE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重庆市社区中老年人的元记忆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社区护士开展阿尔茨海默病的一级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多因素记忆问卷(MMQ)、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老年抑郁量表(GDS)对254例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结果]MMQ的记忆满意度维度得分为(42.40±9.86)分,记忆能力维度为(55.60±11.38)分,记忆策略维度为(23.38±9.44)分,且3个维度均与GDS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MMQ的3个维度得分均受GDS得分以及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等人口学因素影响。[结论]社区中老年人元记忆主要受抑郁情绪影响,同时也受人口学因素影响。社区护士在开展疾病预防及管理工作中,应重视该人群的记忆主诉,及时提供早期预防、筛查及转诊服务。  相似文献   
109.
目的研究及时接种乙肝疫苗首针与完成乙肝疫苗、百白破疫苗和麻疹疫苗全程免疫的关系。方法利用2006年全国乙肝血清流调福建省资料,采用χ2检验比较组间各因素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完成3种疫苗全程免疫的影响因素,分层分析研究乙肝疫苗政策对上述关系的影响。结果本研究共有1 443名儿童纳入分析,χ2检验显示,乙肝疫苗首针接种不及时与及时组间(〉24hvs.≤24h)儿童完成3种疫苗全程免疫不同,及时组儿童显著高于不及时组儿童(χ2值分别为457.29,、42.96和74.95,P值均〈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及时接种乙肝疫苗首针者完成乙肝、百白破和麻疹疫苗全程免疫的OR值(95%CI)分别为24.36(14.46~41.05)、1.71(1.28~2.29)和2.35(1.68~3.30)。城区儿童完成百白破、麻疹疫苗的OR值分别为0.59(0.45~0.77)和0.36(0.26~0.48)。分层分析显示,乙肝疫苗政策有效降低了及时接种乙肝首针与完成乙肝全程免疫的关系(政策实施前后OR分别为68.09和5.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及时接种乙肝首针能提高乙肝、百白破和麻疹疫苗全程免疫。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综合保温措施在PACU全麻术后预防寒战的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将460例全麻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220例和综合保温组240例。常规治疗组按常规调节室温22~25℃及覆盖棉被保温。综合保温组在常规治疗组处理的基础上采用升温毯升温,术中、术后使用各种液体、冲洗液、吸痰液,术前消毒液均用温箱加温至37℃等综合保温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30 min、手术结束时、在PACU期间和转入病房前10 min的体温,清醒、拔管和离室的时间以及术后寒战发生情况。结果:综合保温组患者手术前30 min、手术结束时、在PACU期间和转入病房前10 min的体温均明显高于同期的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综合保温组低体温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寒战的分级情况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且清醒、拔管和离室的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综合保温措施有利于对全麻术后患者的复苏,可有效预防和减轻寒战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