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82篇
生物科学   43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37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为尽快研制出国产HTLV抗体诊断试剂,首先从福建HTLV流行区1名HTLV感染者外周血细胞中克隆出HTLV-Ⅰ的全长膜基因(env),继而结合文献报道、PSA1软件的新疏水性分析和EPI软件的B细胞表位分析数据,选择了gp46中段开始延伸至gp21N端212个氨基酸(aa185-aa396)的基因,并在3‘端通过(GlySer)2与人工合成的HTLV-Ⅱ型的型特异性表位区基因嵌合,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RSET,在E.coli中得到了高效表达目的蛋白产量约占菌体总蛋白的30%。通过Triton-X100洗涤,低湿度尿素逐步变性处理,8mol/L尿素溶解后纯度在75%左右,经电泳洗脱纯化,最终纯度可达95%短期,纯蛋白得率约为40%。经Western blottiong检测,该蛋白对4份HTLV-Ⅰ型和2份HTLV-Ⅱ型均有较强反应,而对4份阴性,血清无反应,从而可能用于研究HTLV抗体诊断试剂盒。  相似文献   
102.
目的建立人卵巢癌SCID小鼠移植瘤模型和相应体外细胞系.方法将病理证实的人卵巢浆液性乳头状腺癌手术切除标本移植于SCID小鼠皮下,成瘤后行鼠间传代,取移植瘤细胞体外分离培养、传代和建系,并应用细胞、分子生物学手段对移植瘤和建系细胞进行一系列生物学特性检测.结果历时14个月传至5代,皮下移植瘤存活率为90%,持续6个月,体外建系(OVA-319)细胞生长稳定.镜下观察组织形态学和超微结构符合原肿瘤组织基本特征;染色体分布在12~46条之间,多为异倍体,显示人类肿瘤异常染色体;流式细胞术和RT-PCR技术分析原代、体内移植瘤和OVA-319细胞结果一致,表现为瘤细胞生长活跃、细胞周期分布相仿,MAGE-2基因在mRNA水平异常表达.结论人卵巢癌SCID小鼠移植瘤模型和OVA-319细胞系为人类肿瘤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实验材料.  相似文献   
103.
大多数昆虫体内的多不饱和脂肪酸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s) 主要是碳链长为18个碳原子的多不饱和脂肪酸 (C18-PUFAs),几乎不含价值更高、生物活性更强的C20、C22等长链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文中利用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 (Fruit fly) 作为生物模型,将来源于小鼠的Δ6-脂肪酸延长酶Elovl5基因优化后转移到果蝇中使其表达。结果表明通过显微注射法成功将含有Elovl5基因的载体导入果蝇胚胎中,在荧光显微镜下检测到在果蝇整个发育阶段均有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 表达,同时Elovl5基因的表达显著地促使果蝇体内C18多不饱和脂肪酸向着更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方向转化。使用转基因技术得到体内富含C20、C22等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转基因果蝇模型,将为进一步开展果蝇多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合成的机制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04.
海南龙血树是国产血竭的主要基源植物,其血竭主要化学成分为类黄酮化合物。为进一步了解DcWD40-1在类黄酮生物合成中的潜在功能和作用机制,该研究根据海南龙血树转录组数据,利用RT-PCR技术在海南龙血树中克隆了一个WD40基因DcWD40-1,该基因全长1 550 bp,包含一个1 353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450个氨基酸,蛋白质分子量50.77 kD,理论等电点5.71。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DcWD40-1属于WD40蛋白家族成员,具有5个保守的WD40结构域,和其他植物WD40蛋白同源性高,保守性强。利用Genome Walking方法分离了1 503 bp的DcWD40-1启动子序列,该区域具有典型真核生物启动子结构特征,并含有多个应答激素和胁迫的响应元件。表达分析显示,血竭诱导剂能够诱导Dc WD40-1的表达,DcWD40-1的变化与血竭形成及类黄酮积累正相关。此外,DcWD40-1也能对茉莉酸甲酯、细胞分裂素、油菜素内酯和UV-B处理做出积极响应。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构建含SNP位点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3’UTR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为进一步揭示VEGF基因3’UTR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影响肺癌发病风险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以rs3025039和rs3025040两个位点均为C纯合子的非癌症病人血液DNA为模板,扩增出两位点为C/C单体型、长度为1448 bp的VEGF基因3’UTR目的片段,测序验证后将其克隆至pMIR-REPORT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上,得到重组质粒pMIR-C/C。同时,我们以pMIR-C/C为模板定点突变两个SNP位点,得到具有T/T单体型的重组质粒pMIR-T/T。将各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DH10B,筛选阳性克隆后提取质粒进行双酶切鉴定及DNA测序鉴定。结果:单菌落质粒测序验证显示带有C/C单体型的VEGF基因3’UTR重组质粒pMIR-C/C构建成功;经两次定点突变,成功将pMIR-C/C质粒转变为pMIR-T/T,经测序验证未引入任何其他突变。同时生物信息学预测还显示rs3025040位点位于miR-199a/b与VEGF基因mRNA的结合位置,其改变可以影响miRNA与mRNA的结合效率。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含有两个连锁SNP的VEGF基因3’UTR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为今后VEGF基因3’UTR的功能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6.
大量研究表明多样性的农业景观格局能够影响蚜虫及寄生蜂的分布。本文利用并设计了两种尺度的麦田农业景观格局,依据麦蚜种群发生特点,分为迁入期、增长期与高峰期三个时期,论述了不同尺度下农业景观元素对麦蚜及寄生蜂系统的影响,通过逐步回归筛选了不同时期麦蚜及寄生蜂分布的关键景观元素,最后通过CANOCO软件模拟了麦蚜及寄生蜂的分布排序格局。结果表明不同景观因子对麦蚜及寄生蜂种群影响不同,迁入期两种尺度下裸地最有利于两种有翅蚜的迁飞入田,塑料大棚对有翅蚜种群的入田有抑制作用。增长期草地与林地生境对麦蚜种群增长率促进最大,塑料大棚同样抑制了麦蚜的种群增长率;但塑料大棚、草地与林地对蚜茧蜂的种群增长率有促进作用,非麦类作物生境对蚜茧蜂种群增长率抑制作用最大;草地与林地有利于重寄生蜂的种群增长率;高峰期裸地比例大的农业景观下麦蚜的最大种群密度较大,草地与林地对蚜茧蜂与重寄生蜂的最大种群密度均有促进作用。两种尺度下的研究结果一致。不同麦物种的对不同景观元素反应与形态学与生活史特征有关,而且景观结构中特定的植物种类、非作物植物的密度与物候期都可能影响寄生蜂群落的多样性与功能。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探究T1L和NBV两种呼肠孤病毒对小鼠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方法 将25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NBV滴鼻组、NBV灌胃组、T1L滴鼻组、T1L灌胃组),每组5只.对照组用PBS灌胃,其余组别均用2×107 PFU/mL病毒滴度感染小鼠.7 d后采集小鼠粪便,从每组5个样本中选出粪便重量较重的3个样本,对粪便D...  相似文献   
108.
徐航  王颖 《微生物学报》2010,50(5):593-600
【目的】通过构建26S蛋白酶体的3个亚基RPN4、RPN7、RPN10的缺失突变菌株,研究这些缺失突变体的表型,进而探究这3个亚基在蛋白酶体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同源重组基因敲除技术、电转化、粗糙脉胞菌杂交、子囊孢子萌发及PCR鉴定等方法分别获得3个调节亚基的基因缺失突变体。利用racetube和平板生长法进行突变体表型检测。【结果】得到rpn4和rpn10的缺失突变纯合体及rpn7缺失突变异核体菌株。【结论】与野生型相比,rpn7KO(ku70RIP背景)突变体的菌丝生长及产生分生孢子的能力显著减弱;rpn4KO突变体在生长初期的菌丝生长缓慢,而后期的产孢能力与野生型无显著差异;rpn10KO突变菌株的表型介于上述两种突变体的表型之间。这些结果表明26S蛋白酶体的这3个亚基对脉胞菌的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构建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lucose 6-phosphate dehydrogenase,G6PD)T279A和T279S两种突变子.方法:以Genbank No X03674为参考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以含G6PD基因的质粒(Philip JMason博士惠赠)为模板,PCR扩增获得G6PD野生型基因片段,琼脂糖凝胶电泳后回收PCR产物,连接、转化构建克隆质粒pMD18T-G6PD;酶切pMD18T-G6PD质粒、电泳后回收目的基因片段,连接、转化构建含G6PD野生型基因的重组质粒pAL-G6PD;设计并合成含有突变序列的引物,以pAL-G6PD为模板,体外扩增获得G6PD835-海口(835A→G,T279A)和835-中国-1(835 A→T,T279S)突变子.结果:酶切后经电泳鉴定表明获得与预期大小相符的pMD18T-G6PD质粒,EcoRI和Hind Ⅲ双酶切获得与预期大小相符的pAL-G6PD,测序结果与参考序列完全一致.0.8%的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并定量pAL-G6PD单链DNA浓度约为200ng/uL.经测序鉴定并与参考序列比对结果表明获得了G6PD的T279A和T279S两种突变子.结论:成功构建了G6PD的T279A和T279S两种突变子,为下一步原核表达、生化性质以及酶动力学等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0.
目的:对玉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进行共价修饰,以提高其稳定性.方法:以分子量为6000Da的活化聚乙二醇(PEG)为修饰剂,对玉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进行共价修饰,并确定最佳反应条件.将天然SOD与PEG-SOD分别进行热稳定性、酸碱稳定性及抗蛋白酶稳定性的比较实验.结果:在最佳反应时间10h、最佳反应温度4℃时PEG与SOD反应获得的PEG-SOD比天然SOD在热、酸、碱及抗酶解三方面的稳定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玉米超氧化物歧化酶经PEG修饰后稳定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