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3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JFM暂堵剂性能评价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研究了JFM暂堵剂的油溶性,在携带液中的悬浮稳定性和对产出液油水界面张力的影响;评价了JFM暂堵液对不同渗透率人造岩心的暂堵、解堵能力;证明JFM可较好地应用于负压油井的暂堵洗井、冲砂与酸化转向施工.现场暂堵洗井、冲砂6井次,工艺成功率达100%,暂堵有效率达84%,明显缩短施工时间,减轻洗井液对产层的损害,大大提高了油井施工生产效果,具有稳产增油作用,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2.
H油藏目前处于即将全面开发阶段,针对区块的油层厚度较薄,油层分布稳定,低孔低渗的特点,运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模拟区块的油水分布,并研究水平井井网在区块的适应性。由于水平井井网组合参数多,各个参数之间相互交叉、相互耦合,为了避免单因素分析方法得到的结果非最优,采用正交设计方法对水平段长度,射孔压裂缝长,油井排拒,井间距,采油速度等做了敏感性分析,最终得到了吉林H油藏合理的水平井注采井网形式。  相似文献   
103.
聚合物驱后组合驱合理井网井距的确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经验,聚合物驱后组合驱在注采井网井距问题上可参考聚合物驱井网井距的研究方法。由于油田实际资料表明吸水、产液指数相差较小,因此组合驱选择五点法面积井网较为合理。又由于组合驱井网井距大小主要影响聚合物的热降解情况,因此可根据化学剂在地层中的粘度-浓度关系、水解增粘规律、剪切降解及热降解规律,可求得组合驱中不同浓度聚合物段塞在注入地层不同时间后的粘度;再结合不同井距下组合驱驱替液流动速度及见效时间,并考虑注入能力、采液能力以及油层渗透率与注采井距的关系,即可得到组合驱井距的合理范围。  相似文献   
104.
为探讨礁滩储集岩的分布规律,以层序地层学理论与方法系统研究了鄂西渝东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层序地层.详细介绍了层序划分及层序界面的识别标志.下三叠统飞仙关组总体是在大的海退背景下沉积的一套碳酸盐岩,识别出2个三级层序,每个三级层序发育海侵体系域(TST)和高位体系域(HST).对比发现有利的储集层主要发育在层序Ⅱ的台地边缘鲕滩和台地内鲕滩.飞四段的局限台地相,具有很好的孔渗性,成为最有利的储集层.  相似文献   
105.
针对大牛地气田储层品质逐渐变差,现有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无法有效扩大储层改造体积,从而影响气井产能释放的问题,结合大牛地气田储层地质特征,按照缝网压裂理念,文中开展了大牛地致密砂岩储层缝网压裂可行性分析,进行了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射孔参数优化、缝网裂缝参数优化及施工参数优化研究,形成了一套适用于大牛地气田致密气藏的缝网压裂技术,确定了大牛地致密砂岩气藏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合理簇间距及裂缝参数等。该技术在大牛地气田现场应用2口井,平均单井产量较邻井提高了51%,无阻流量较邻井提高了50%,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6.
因为常规方法只能定性分析调剖措施的见效情况,所以为了定量描述注水井调剖改善吸水剖面的效果,提出了3种定量评价调剖效果的新方法,即采用注水井调剖变异系数、吸水剖面均质系数和注水井调剖前后劳伦兹曲线的不均匀系数来定量刻画调剖措施改善吸水剖面的均质程度。利用上述3种方法,对北三台油田多口注水井的吸水剖面资料进行了计算,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应用定量评价指标,可以直观看出注水井调剖后吸水剖面非均质性的改善程度,准确获知调剖措施的见效信息。该方法实用方便,可操作性强,能够满足现场应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7.
对油层动态数据和静态数据进行了分析。描绘了剩余油在油层内的分布,砂体在油层内容形成的原因类型及各自的特征。同时针对油层的动用,研究了油层内部剩余油的情况,找出剩余油在油层内分布的主要因素,选择有针对性的挖潜技术方案,最大限度的提高油层采收率,提高目的油层的最终采油量。  相似文献   
108.
优势剩余油主要指油藏经过某一采油方法开采后,仍未采出但潜力相对巨大的地下原油。随国内大多数油田进入开发中后期,优势剩余油的开采将是提高油田采收率的关键。本文分别对地质、油藏工程和室内试验等剩余油研究方法进行了总结,提出了优势剩余油分布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9.
分析了克拉玛依油田九1-九5区块的生产动态,在此基础上,运用数值模拟软件,对主要生产区块九2区吞吐参数进行优化研究,并且提出了一种新的吞吐方式——分组式组合吞吐,同时对分组式组合吞吐的参数进行了优化,为该区块稠油蒸汽吞吐开发提供了合理的注汽参数,可为后期开发调整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110.
原油中的沥青质、胶质等重有机质会在岩石和油管表面形成有机垢,给油田生产带来诸多麻烦,而预先注入化学抑制剂来保持沥青质稳定是一种有效的防沥青质沉积方法.通过沥青质溶液吸光度的变化对聚醚多元醇、烷基苯磺酸和阳离子表活剂等沥青质沉积抑制剂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抑制剂加量为250mg/L时,聚醚多元醇抑制剂JHIA1~4的抑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