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165篇
  免费   3375篇
  国内免费   1977篇
工业技术   50517篇
  2024年   272篇
  2023年   1148篇
  2022年   1239篇
  2021年   1448篇
  2020年   1566篇
  2019年   1669篇
  2018年   797篇
  2017年   1289篇
  2016年   1447篇
  2015年   1730篇
  2014年   2980篇
  2013年   2374篇
  2012年   2943篇
  2011年   2791篇
  2010年   2516篇
  2009年   2600篇
  2008年   3355篇
  2007年   2517篇
  2006年   2102篇
  2005年   2318篇
  2004年   1700篇
  2003年   1336篇
  2002年   1070篇
  2001年   1041篇
  2000年   874篇
  1999年   753篇
  1998年   645篇
  1997年   603篇
  1996年   558篇
  1995年   485篇
  1994年   422篇
  1993年   350篇
  1992年   337篇
  1991年   294篇
  1990年   298篇
  1989年   299篇
  1988年   57篇
  1987年   64篇
  1986年   47篇
  1985年   49篇
  1984年   44篇
  1983年   34篇
  1982年   24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杨恩  贺勇  林华 《四川水泥》2020,(2):280-281
介绍阿蓬江左线大桥深水基础工程概况,分析原设计双壁钢围堰施工方案实施存在的难题,结合现场客观实际情况,改变原设计的施工方案,比选确定并介绍土石围堰+咬合桩施工方案,与原设计方案比较取得较好的应用效益。  相似文献   
102.
针阀偶件燃油密封面、轴孔微间隙耦合等关键尺寸加工质量,直接关系到高压共轨喷油器工作稳定性和一致性。由于针阀偶件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配副间隙技术要求极高,传统加工及检测方法不同程度存在一定的技术与能力不足的问题,本文以大流量高压共轨喷油器用无回油大长径比针阀偶件适配加工为应用对象,主要介绍了针阀多级耦合轴颈精密磨削、针阀密封锥面加工、针阀体中孔座面加工、轴/孔同位检测与动态误差补偿加工等工艺方法,实现针阀偶件微间隙耦合精密加工,研究表明,通过工艺创新与试验验证,无回油大长径比针阀耦合导向轴颈、无回油三棱导向轴颈、针阀密封锥面等综合加工精度得到显著提升,有效满足了高压共轨喷油器喷油偶件耦合运动副的高频高速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03.
104.
伍小成 《水泥》2020,(11):27
本文通过分析熟料液相对煅烧工艺的影响,在传统熟料三率值质量控制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熟料液相的三率值控制方案。关注熟料液相量、液相黏度及表面张力,引入校正硅率、校正铝氧率概念,及时修正熟料三率值,达到改善熟料结粒、优化篦冷机操作、稳定回转窑工况的目的,从而生产优质熟料。  相似文献   
105.
金光辉 《水泥》2020,(11):44
对5?000 t/d生产线煤磨热风管线收尘器进行改造,拆除原双旋风收尘器,利用原框架,缩小旋风筒直径与高度比例,提高旋风筒高度,缩小内筒直径尺寸,来提高收尘效率。改造后入窑煤粉灰分5?000 t/d线与2?000 t/d线差异减小到0.05%,相对降低了1.17%。  相似文献   
106.
107.
以中低温煤焦油沥青质为原料,采用NiMoW/γ-Al_2O_3商业催化剂,在反应温度380℃、反应压力8 MPa和反应时间1.5 h条件下,分别在不同剂油质量比(1∶25、1∶20、1∶15、1∶10)条件下进行加氢实验,通过采用元素分析、FT-IR、XRD、~1H-NMR和XPS等分析表征手段,考察不同剂油质量比对中低温煤焦油沥青质加氢转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剂油质量比的增加,沥青质转化率提高,加氢产物分布也发生大幅变化,沥青质和芳香分轻质化转化为饱和分。但随着剂油质量比的进一步提高,同时也发生了更多的裂化反应和缩合反应,剂油质量比在合适范围能够很好地起到加氢轻质化且抑制结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8.
煤中的孔裂隙特性对于瓦斯运移、表面吸氧低温氧化能力等特性具有一定的影响。文章利用实验方法,系统研究了色连二矿低变质程度的2号煤层孔裂隙特性。研究发现:Ⅲ级、Ⅳ级和Ⅴ级裂隙发育较充分,裂隙宽度为3~350μm,通常为7~50μm;实验测定了Ⅱ类、Ⅲ类、Ⅳ类和Ⅴ类煤的孔容和比表面积特性,煤样的破碎程度越高,微孔及超微孔的总数及煤样的比表面积越大;随着煤的破碎性的提高,煤样的吸附容积和吸附回线中吸附曲线和脱附曲线之间的宽度不断增大。随着煤体破碎程度的增大,其孔隙分形维数D_n不断增大,当D_n2. 6时,过渡孔占主要地位,煤体的储气能力亦较强,渗流能力则较弱,当D_n 2. 6时,则相反。D_n越大,煤的破碎程度越高,比表面积越大,吸附甲烷和氧的能力越强。  相似文献   
109.
110.
王坤 《煤炭技术》2020,39(9):87-89
为了掌握新疆浅埋、急倾斜弱粘煤层的上分层和本层采空区自然发火标志性气体生成规律,选取乌东煤矿弱粘煤样品进行程序控制升温试验研究,分析CO、烯烃、炔烃、烷烃及其比值的生成规律,以此确定煤自燃的临界温度和自燃预测指标。结果表明:CO出现的临界温度在25℃左右,标志着煤开始自燃氧化反应;C2H4出现的临界温度在106℃左右,标志着煤进入加速氧化阶段;C2H2出现的临界温度在348℃左右,标志着煤进入燃烧或阴燃阶段。CO、C2H4、C2H2气体作为煤自然发火的标志性气体,C2H4/C2H6作为煤自燃氧化的辅助标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