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88篇
  免费   885篇
  国内免费   971篇
医药卫生   18044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58篇
  2022年   156篇
  2021年   164篇
  2020年   201篇
  2019年   229篇
  2018年   120篇
  2017年   217篇
  2016年   271篇
  2015年   382篇
  2014年   477篇
  2013年   566篇
  2012年   753篇
  2011年   816篇
  2010年   741篇
  2009年   743篇
  2008年   1105篇
  2007年   949篇
  2006年   903篇
  2005年   1004篇
  2004年   853篇
  2003年   731篇
  2002年   710篇
  2001年   678篇
  2000年   680篇
  1999年   629篇
  1998年   521篇
  1997年   507篇
  1996年   457篇
  1995年   449篇
  1994年   392篇
  1993年   215篇
  1992年   287篇
  1991年   286篇
  1990年   249篇
  1989年   197篇
  1988年   81篇
  1987年   56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正>本刊对大家比较熟悉的一些常用医学词汇将允许直接使用英文缩写,即文题除外,在文章中英文缩写词汇第一次出现时,可以不标注中文和(或)英文全称,具体词汇如下:抗生物素蛋白-生物素酶复合物法(ABC法)美国心脏病学会和美国心脏协会(ACC/AHA)三磷酸腺苷(ATP)牛血清白蛋白(BSA)  相似文献   
102.
目的设计并合成甘草次酸C3、C30衍生物,并对其体外抗肿瘤活性进行研究。方法以甘草次酸为先导化合物,对其C3位羟基、C30位羧基进行结构修饰,并采用SRB法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结果设计合成了12个新型甘草次酸衍生物,并利用MS、1H-NMR及元素分析确证了结构;体外实验中,目标化合物对MCF-7和A549肿瘤细胞的抑制活性均明显强于甘草次酸,其中化合物GA-I1、GA-I2和GA-II1对MCF-7和A549两种细胞表现出很好的抑制活性,明显高于对照药吉非替尼。结论甘草次酸衍生物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3.
紫苏叶挥发油的不同化学型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长玲  郭宝林 《中国中药杂志》2015,40(15):2937-2944
挥发油是紫苏叶中的主要成分,根据其中含有的单萜类或芳香族类成分的主要种类可细分为不同的化学型,中国产紫苏的主要化学型为PA型(主要含紫苏醛和柠檬烯)、PK型(主要成分为紫苏酮)和PP型(以芹菜脑主要成分的PP-a型;以肉豆蔻醚为主要成分的PP-m型;以榄香素为主要成分的PP-e型;以细辛脑为主要成分的PP-as型)。不同化学型之间的转化从生物合成途径来看,一般受单个基因或少数几个基因控制,且其药理作用是有区别的。该文立足于紫苏种下变种及其叶中挥发油化学型分型问题,对挥发油中的主要化学成分、生源合成及调控、药理作用、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和综述,以期为紫苏叶的开发利用及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4.
目的:设计并合成甘草次酸C3、C30衍生物,并对其体外抗肿瘤活性进行研究。方法以甘草次酸为先导化合物,对其C3位羟基、C30位羧基进行结构修饰,并采用SRB法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结果设计合成了12个新型甘草次酸衍生物,并利用MS、1H-NMR及元素分析确证了结构;体外实验中,目标化合物对MCF-7和A549肿瘤细胞的抑制活性均明显强于甘草次酸,其中化合物GA-I1、GA-I2和GA-II1对MCF-7和A549两种细胞表现出很好的抑制活性,明显高于对照药吉非替尼。结论甘草次酸衍生物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5.
吡唑并[3,4-d]嘧啶衍生物药理作用的广泛性,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此类化合物在合成上,有多种途径,包括以吡唑环为母环、以嘧啶环为母环和以其他原料合成等;在药理活性上,能高效杀菌、消炎、抗凝血和抗癌等。笔者以合成方法为主线,对吡唑并[3,4-d]嘧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双固一通"电针法对老年阳虚证模型大鼠肝线粒体形态结构及ATP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选用5月龄SD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和D组,每组10只。A组为正常对照组,其余3组大鼠均皮下注射D-半乳糖40 d后再肌肉注射氢化可的松7 d制作老年阳虚证大鼠模型。C组采用"双固一通"电针法,电针关元、足三里、百会穴;D组采用电针中极、阴陵泉、印堂穴治疗。每星期治疗6次,共治疗4星期。治疗后以游泳力竭时间判定各组大鼠抗疲劳能力,并采用透射电镜观察肝线粒体结构、比色法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结果与A组比较,B组和D组大鼠平均游泳力竭时间明显缩短(均P0.01),肝线粒体内外膜模糊不清,嵴变形、断裂或消失,肝线粒体出现肿胀等改变,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均下降(P0.01,P0.05)。C组比B组游泳力竭时间明显延长(P0.01),肝线粒体形态结构得到明显改善,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均明显提高(P0.01,P0.05);D组与B组比较,大鼠平均游泳力竭时间缩短(P0.05),肝粗面内质网有脱颗粒,肝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降低(P0.05)。结论 "双固一通"电针法可改善老年阳虚证模型大鼠阳虚抗疲劳能力,改善肝线粒体超微结构,提高肝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促进肝脏能量代谢。  相似文献   
107.
目的观察补肾益气方药对衰老大鼠骨骼肌腺苷酸含量及ATP合酶β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美雄酮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每天颈背部皮下注射10%的D-半乳糖(100 mg·kg-1)溶液,制作"拟衰老"大鼠模型。模型大鼠经补肾益气方药或美雄酮干预10周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紫外法检测各组大鼠腓肠肌组织ATP、ADP及AMP含量,并计算能荷(EC)值;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骨骼肌ATP合酶β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的骨骼肌ATP含量及EC值均显著下降,AMP含量显著升高,ATP合酶β蛋白表达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ADP含量显著下降,EC值显著升高,美雄酮组较模型组ATP含量及EC值显著增高,中药组及美雄酮组的ATP合酶β蛋白表达量显著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美雄酮组比较,中药组ADP含量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补肾益气方药可通过提高大鼠骨骼肌ATP含量及EC值,提高骨骼肌ATP合酶β蛋白的表达量,改善骨骼肌能量代谢,延缓机体及骨骼肌衰老进程。  相似文献   
108.
目的:观察消痰化瘀中药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脂质代谢和肝脏LXRα和ABCA1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随机将SD雄性大鼠分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东宝肝泰对照组以及消痰化瘀中药高、中、低剂量组,一边造模一边灌胃给予相应药物。用药8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清TC、TG、HDL、LDL、FFA和肝组织中TC、TG的含量改变,并观察肝组织LXRαmRNA和小肠ABCA1表达变化以及肝组织形态学的变化。结果:消瘀化痰中药能降低模型大鼠TC、TG、FFA、ALT、AST的含量或活性,促使LXRαmRNA和ABCA1的表达上调,改善肝组织的病变程度。结论:调控LXRα/ABCA1通路相关基因,促进肝脏脂质代谢,可能是消痰化瘀中药对NAFLD的治疗作用靶点之一。  相似文献   
109.
心力衰竭(CHF)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严重或终末阶段,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且预后较差,不断开发的药物治疗也未能解决这一难题。随着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基因治疗作为一种新的治疗策略为CHF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CHF的基本表现为心肌收缩和(或)舒张功能的障碍,其中,Ca2+是心肌舒缩活动的中心环节,肌浆网Ca2^+-ATP酶(sarcoplasmic reticulum Ca2^+-ATPase,SERCA)则是心肌Ca^2+调控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10.
磺脲类和新一类“格列奈”口服降糖药能通过关闭胰岛β细胞上的ATP敏感性K通道而刺激胰岛素分泌,但它们对心脏、血管平滑肌和骨骼肌等胰外组织也有影响。胰岛β细胞的ATP敏感性K通道的药理学特性与心脏、血管平滑肌和骨骼肌等处的不同,它们通过不同类型的磺脲药受体和不同的药物结合位点起作用。考虑到ATP敏感性K通道关闭可能对人类有副作用,应强调这些药物的不同作用,并用ATP敏感性K通道关闭对胰外组织影响较轻或无作用的药物。更需进一步研究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应用非选择性磺脲药是否恰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