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8篇
医药卫生   23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1.
目的:探讨CD8+T细胞在早期内毒素血症心脏损伤中的浸润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野生雄性小鼠20只随机分为野生对照组和野生内毒素血症组,每组各10只;CD8敲除雄性小鼠10只,随机分为CD8敲除对照组和CD8敲除内毒素血症组,每组各5只。对照组均给予0.9%氯化钠液腹腔注射,内毒素血症组均给予脂多糖腹腔注射。6 h显微超声检测射血分数及短轴缩短分数;即刻处死并收取野生对照组及野生内毒素血症组各3只小鼠心脏组织,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心脏细胞悬液中巨噬细胞(F4/80+细胞)及CD8+T细胞、CD4+T细胞分布;其余小鼠心脏组织进行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心肌纤维断裂及炎症细胞浸润。结果:与野生对照组相比,野生内毒素血症组射血分数及短轴缩短分数显著降低(均为P<0.05);野生内毒素血症组F4/80+细胞、CD4+T细胞及CD8+T细胞均显著增加(均为P<0.05)。与野生内毒素血症组相比,CD8基因敲除内毒素血症组射血分数及短轴缩短分数均显著升高(均为P<0.05)。结论:急性内毒素血症导致心肌纤维损伤、心功能不全,心脏组织CD8+T等炎症细胞浸润;而缺乏CD8+T细胞时则减轻内毒素血症导致的心功能损伤,提示CD8+T细胞在急性内毒素血症诱导的心功能不全早期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蛋白激酶-1(SGK1)在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onⅡ,AngⅡ)所诱导高血压性心脏纤维化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4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0.9%氯化钠组和AngⅡ组,每组20只。采用植入式胶囊渗透压泵对小鼠分别灌注0.9%氯化钠和AngⅡ,于第7天时采用鼠尾套法检测小鼠尾动脉血压处死并取其心脏进行组织切片,行HE染色观察心脏组织炎症细胞浸润、Masson染色观察胶原沉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巨噬细胞(Mac-2)及炎症细胞因子[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白介素1β(IL-1β)、精氨酸酶1(Arg1)]和促纤维化的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Real-time PCR检测SGK1 mRNA表达;Westernblot检测SGK1蛋白水平的表达和活化。结果:与0.9%氯化钠组相比,AngⅡ组灌注7 d时血压显著升高(P<0.01);巨噬细胞Mac2浸润增加、胶原沉积增多、促炎因子(iNOS、IL-1β、Arg1)及促纤维化因子(TGF-β、α-SMA)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均为P<0.05);Real-time PCR结果显示AngⅡ灌注明显上调SGK1 mRNA表达(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AngⅡ灌注增加SGK1磷酸化水平(P<0.05)。结论:在高血压性心脏纤维化疾病进程中,炎症反应增加并且SGK1表达明显上调及活性增强,提示SGK1可能是高血压导致心脏纤维化的关键信号分子,并且SGK1可能通过调节炎症反应促进心脏纤维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补体系统补体5a受体(complement 5a receptor,C5aR)在急性心力衰竭(心衰)早期,对心脏功能影响以及对心肌损伤的作用。方法:选择12 w龄C57BL/6J野生型及C5aR敲除小鼠各12只,分别随机分为野生小鼠对照组、野生小鼠心衰组、C5aR敲除小鼠对照组和C5aR敲除小鼠心衰组等共4组,每组6只。采用单次腹腔注射阿霉素20 mg/kg建立小鼠急性心衰模型,对照组采用同计量0.9%氯化钠液注射;阿霉素注射3d后显微超声检测小鼠心室射血分数和短轴缩短率,处死后测量体质量以及心脏质量;运用半定量PCR、蛋白印迹技术Western Blotting、免疫荧光等实验方法观察C5aR在野生小鼠心脏中的表达。C5aR敲除小鼠心脏组织采用HE染色观察心肌形态、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纤维化程度,WGA染色观察心肌横截面大小,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在心脏中表达。结果:与野生小鼠对照组相比,野生小鼠心衰组中C5aR的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上调(P<0.05);与野生小鼠心衰组相比,C5aR敲除小鼠心衰组体质量及血压均显著升高(均为P<0.05),心室射血分数和短轴缩短率均显著升高(均为P<0.05),C5aR敲除小鼠心衰组胶原沉积及α-SMA表达均显著降低(均为P<0.05),TGF-β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论:C5aR在阿霉素诱导心衰模型中表达上调、加重了心肌损伤且促进了心脏纤维化,而C5aR敲除保护小鼠心功能并抑制纤维化,提示C5aR在小鼠急性心衰早期具有促进心脏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1例临床诊断为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纯合子患者家系进行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活性研究及其基因突变分析,旨在探讨其分子病理机制。方法:对先证者及其父母进行血脂、颈动脉超声等检查;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先证者及其父母外周血淋巴细胞LDL-R表达量和功能;以先证者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载脂蛋白B100(ApoB100)基因3500区域片断,PCR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排除由该突变导致家族性ApoB100缺陷症;用降落式PCR方法,在同一程序中分别扩增LDL-R基因的启动子和全部18个外显子片段,扩增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发现突变后验证其父母是否存在相同基因突变。结果:先证者血清TC和LDL水平明显升高、颈动脉内中膜明显增厚;LDL-R的表达量和结合功能显著下降(分别为正常人的13.6%和21.1%);ApoB100基因3500区域未见突变,LDL-R基因第1864位碱基T取代了G发生纯合错义突变,导致第601位氨基酸天冬氨酸变成脯氨酸(D601Y)。其父母LDL-R基因发现了相同的杂合突变,经检索该突变在我国未见报道。结论:证实家系先证者存在LDL-R基因突变,分别来源于父系和母系的遗传,该突变可能是家系发病的分子基础;D601Y也可能是我国FH患者LDL-R基因一种新的突变类型。  相似文献   
15.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动脉粥样硬化超声随访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患者动脉粥样硬化(AS)的超声随访价值.方法 选择6个FH家系中17名FH患者(FH组).男5例,女12例;年龄(16.12±6.65)岁.FH组患儿均有皮肤黄色瘤.同期选择性别、年龄相匹配的17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测定二组患儿血脂水平,并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观察FH患者外周动脉、腹腔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管腔狭窄程度、形态和功能等改变.结果 FH组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a<0.05),三酰甘油(TG)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13例患者颈动脉、锁骨下动脉、腹主动脉、股总动脉IMT不同程度增厚,平均2.9 mm,且随年龄增长向腹主动脉和股动脉发展、泛化.结论 FH患者早期出现AS病变,且随年龄增长动脉病变逐渐加重,从颈动脉向腹主动脉、股动脉泛化.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作为一种明确FH患者AS进程的无创性血管超声检查方法 .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1例临床确诊为纯合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患儿及其家系进行基因检测和系谱分析,探讨该家系可能存在的致病基因突变.方法 于先证者家中收集该家系3代共47例血标本及临床资料.对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进行血脂测定和心电图检查;酚氯仿法提取患者基因组DNA并鉴定,PCR扩增基因外显子和内含子,采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及扩增产物直接序列分析检测其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基因的全部18个外显子和启动、载脂蛋白B(ApoB100)R3500Q位点、枯草溶菌素9(PCSK9)基因全部12个外显子有无点突变;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法(MLPA)检测先证者有无LDL-R基因的长片段的缺失或插入突变;核苷酸序列分析结果与Gen Bank比对寻找突变.结果 先证者临床确诊为纯合子FH.根据血脂和临床表现,先证者家系47例中16例诊断为高胆固醇血症,其中临床确诊1例纯合子FH,6例杂合子FH;系谱分析该家系遗传方式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规律.先证者核苷酸序列分析排除LDL-R、ApoB100、PCSK9基因点突变;MLPA法排除了先证者LDL-R基因的长片段缺失.结论 该家系为遗传性高胆固醇血症家系,通过对该家系进行基因突变检测和家系分析排除了已知的致FH基因突变,认为先证者的FH样表型可能是一种未知的基因突变,尚需采用进一步的全基因扫描方法寻找其致病基因.  相似文献   
17.
背景:余甘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有机酸及矿物质。现代研究表明.余甘子还含有防癌、抗衰老等功效。近年来,对余甘子功能因子的研究及其相应功能食品的开发越来越引起重视。其降脂作用及其体外抗氧化作用已得到证实,但尚缺乏足够的基础研究支持。目的:探讨余甘子提高高脂血症家兔机体抗氧化能力及保护血管内皮功能作用及其机制。设计: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的随机对照的实验研究。单位:一所大学医院的动脉硬化实验室。材料:健康新西兰家兔24只,雄性,体质量(2.2&;#177;0.5)kg。方法:实验于2001-09/2002-05在北京市安贞医院动脉硬化实验室完成。将24只新西兰雄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余甘子粉组(4g/kg&;#183;d)和高胆固醇血症模型组,每组8只,余甘子和高胆固醇组实验期间均饲以高胆固醇饮食。采用酶法测定血清脂质含量;化学法测定血浆总抗氧化能力和丙二醛含量;放免法测定血浆内皮素-1含量;地高辛标记探针,组织原位杂交检测主动脉内膜内皮素mRNA表达;图象分析法测定主动脉内膜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和内膜面积与中膜面积比值。主要观察指标:主要结局为家兔血脂水平,血清丙二醛浓度,及动脉斑块面积比较。次要结局为血浆内皮素-1的变化。结果:实验8周后余甘子果粉组与高脂组相比,①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显著下降[分别为:(11.70&;#177;1.73),(14.32&;#177;2.22)mmol/L,P&;lt;0.05;(0.740&;#177;0.107),(1.450&;#177;0.220)mmol/L,P&;lt;0.01],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增高[(1.652&;#177;0.155),(1.179&;#177;0.142)mmol/L,P&;lt;0.01]。②血浆丙二醛显著降低[(3.88&;#177;0.51),(6.29&;#177;1.43)mmol/L,P&;lt;0.01]而总抗氧化能力显著增高[(10.771&;#177;1.818),(7.350&;#177;1.158)mmol/L,P&;lt;0.05]。③光镜下斑块面积、内膜面积与中膜面积比值明显降低[(39.46&;#177;6.53),(50.69&;#177;12.36)mmol/L,P&;lt;0.05;(0.62&;#177;0.32),(1.38&;#177;0.38)mmol/L,P&;lt;0.01]。④血浆内皮素-1显著降低;主动脉内膜内皮素-1基因杂交阳性颗粒比高脂组明显减少。结论:余甘子可能通过调整家兔脂质代谢、提高抗氧化能力减少脂质过氧化、保护内皮功能抑制动脉内膜内皮素-1基因表达而起到防止兔实验性粥样斑块的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何首乌总甙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形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的 研究何首乌总甙对载脂蛋白E基因缺陷小鼠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形成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载脂蛋白E基因缺陷小鼠随机分为4组:何首乌总甙高剂量组[15 0mg/ (kg·d) ]、低剂量组[2 5mg/ (kg·d) ]、阿托伐他汀阳性药物组[5mg/ (kg·d) ]及空白对照组,给药第10周后全部处死,酶法检测四组血清脂质含量,图象分析法测定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和管腔面积,计算斑块面积与管腔面积的比值。结果 (1)何首乌总甙高、低剂量组及阳性药物组总胆固醇分别为6 4 9.3±72 .2mg/dL、6 32 .6±5 5 .1mg/dL和4 97.4±14 0 .8mg/dL ,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80 9.4±4 2 .6mg/dL ,P <0 .0 1) ;甘油三酯分别为12 6 .6±4 8.1mg/dL、14 5 .6±37.9mg/dL和172 .1±15 .7mg/dL ,均显著降低于空白对照组(2 5 3.3±4 2 .6mg/dL ,P <0 .0 1) ;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分别为117.1±14 .9mg/dL、113.5±2 3.3mg/dL和12 6 .7±12 .8mg/dL ,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6 7.3±10 .6mg/dL ,P <0 .0 1) ;治疗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 >0 .0 5 )。(2 )何首乌总甙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及阳性药物组载脂蛋白E基因缺陷小鼠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减轻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管腔面积比值分别为3.97%±0 .6 2 %、3.11%±0 .0 1%和0 .86 %±0 .0 7% ,均小于空  相似文献   
19.
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与动脉粥样硬化及其中药防治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细胞凋亡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发病和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对动脉粥样硬化研究的深入,发现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是其中重要因素。本文着重论述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中的作用,以及目前应用中药单体及中药复方调节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同时对中医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观察葛根素对培养的脐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表达的影响,探讨葛根素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分离培养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加入不同浓度葛根素与细胞孵育,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血管平滑肌细胞的PCNA表达;提取RNA,采用Rt-PCR检测Survivin表达水平,并经核苷酸序列分析验证,灰度扫描测定Survivin/GAPDH(s/G)比率。结果:葛根素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PCNA表达(P=0.0000);葛根素组Survivin/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s/G)比率较对照组低。结论:葛根素具有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