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4篇
医药卫生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探讨童年期同伴欺凌经历对青春期发育的影响,为开展预防青少年欺凌行为的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于2014年9月采取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安徽省马鞍山市3所小学三到四年级693名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自编同伴欺凌问卷评价同伴欺凌经历,青春期发育量表(Pubertal Developmental Scale,PDS)评价儿童青春期发育情况.2015年9月再次对所有研究对象开展随访(654人),评估同伴欺凌与青春期发育的关联.根据儿童在基线与随访调查中2次报告的被同伴欺凌经历,将儿童分为无受欺凌组、持续组、新发组和消退组.结果 61.0% (399/654)的儿童在基线与随访中均无同伴欺凌经历,11.5%(75/654)儿童有持续受欺凌经历,14.8% (97/654)有随访期新发受欺凌经历,12.7% (83/654)随访期不再受欺凌.4组同伴欺凌经历青少年PDS得分与体质量指数(BMI)随访前后变化差值比较,持续欺凌组PDS得分明显高于无欺凌组、消退组和新发组;BMI变化值在同伴欺凌不同分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相比于无欺凌组,持续受欺凌组男生PDS得分增高(β=0.249,95%CI=0.136~ 0.362);女生新发组和持续组PDS得分显著增高(β值分别为0.191,0.245,95%CI分别为0.076~0.305,0.123~ 0.367).结论 持续被同伴欺凌经历可能致男女童青春期发育加速.  相似文献   
12.
血液透析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延长生命的一种主要治疗手段,而动静脉内瘘是维持透析患者最理想、最常见的透析血管通路,被认为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术后因患者未养成良好的习惯而影响内瘘成熟,以及护理人员因不熟悉病情在做瘘侧肢体测量血压、静脉输液等操作,影响内瘘的成熟及透析效果,容易引发患者的不满,甚至发生纠纷,造成护理隐患。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动静脉内瘘保护器具,解决患者术后动静脉内瘘的保护,也可于日常居家使用,促进内瘘成熟,避免内瘘受压,易于观察内瘘使用的结构,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探讨童年期体质量指数(BMI)轨迹与多基因遗传风险对男女童青春期发育启动的影响,为儿童青春期发育偏离早期干预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蚌埠市2所城区小学的1 263名一至三年级学生,建立儿童生长发育队列.于2016年3月进行基线调查,2017-2019年分别开展随访调查,共纳入997名学生,包括身高、体重,计算BMI、女童乳房Tanner分期和男童睾丸容积.采用群组轨迹模型识别童年期BMI生长轨迹,使用加速失效时间模型分析童年期BMI轨迹对男女童青春期发动的影响.根据测得的17个青春期相关SNP计算多基因遗传风险.结果 BMI轨迹分为3类,分别为持续正常组、持续超重组和持续肥胖组.控制协变量后,仅在低青春期发育多基因遗传风险评分(PRS)组男童中观察到与持续正常组相比,持续肥胖儿童睾丸发育年龄延迟6.10个月(校正后TR=1.05,P=0.04).与持续正常组相比,具有低PRS和中等PRS的女童持续超重或肥胖分别与乳房启动年龄提前3.42和6.84个月有关(校正后TR值分别为0.97和0.94,P值均<0.01);具有中等PRS的女童持续超重或肥胖分别与乳房启动年龄提前6.72和8,96个月有关(校正后TR值分别为0.94和0.92,P值均<0.01);在高PRS的女童中,发现持续超重或肥胖儿童乳房启动年龄提前更多,分别为10.80和12.96个月(校正后TR值分别为0.90和0.88,P值均<0.01).结论 持续超重和肥胖与女童乳房发育提前有关,而持续肥胖与低遗传风险男童睾丸发育延迟有关.  相似文献   
14.
生命早期应激(early life stress,ELA)增加精神病理症状风险,但发生机制尚不清楚。Colich等提出2种ELA维度:威胁和剥夺,并试图探讨青春期发育加速在联结不同维度ELA与青少年精神病理症状发生风险关联中的作用。笔者基于美国国家共病调查——青少年补充调查(National Comorbidity Survey Adolescence Supplement,NCS-A),选取全国代表性的4937名青少年女童,收集月经初潮年龄,评估内化、外化症状和进食障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描述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昼夜节律指标随青春期发育变化的特征。方法 2015年10月选择安徽省马鞍山市3所小学1 070名2~3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并于2016年和2017年开展随访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体格发育、青春期发育和HPA轴昼夜节律。收集清晨觉醒时、醒后30 min和晚上入睡时3个时点唾液样本,并计算HPA轴昼夜节律指标:皮质醇觉醒应答(CAR)、昼间皮质醇总分泌量及昼夜皮质醇斜率(DCS)。采用睾丸容积、乳房发育分别评价男女童青春期发育阶段。采用问卷调查收集出生日期、入睡与起床时间和每周体力活动等信息。采用非参数检验比较HPA轴昼夜节律基线各指标在基线、随访期及不同青春期发育进程中的差异。结果 随访期间,青春期发育启动组和持续发育组CAR值、CAR变化值均高于与持续未发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AR:Z值分别为8.551和4.680,均P<0.01;CAR变化值:Z值分别为4.079和2.700,均P<0.01);青春期启动组昼间皮质醇总分泌量高于持续未发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91,P=0.010)。与持续未发育组相比,DCS变化值在青春期启动组和持续发育组中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50,Z=-2.151;均P<0.05)。昼间皮质醇总分泌量变化值与DCS在不同青春期发育进程组儿童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昼间皮质醇总分泌量变化值:χ2=2.747,P=0.253;DCS:χ2=4.554,P=0.032)。结论 HPA轴昼夜节律指标与青春期发育有关,CAR、昼间皮质醇总分泌量随青春期发育进行而升高,昼间皮质醇差值随青春期发育而下降。  相似文献   
16.
背景 手机成瘾对大学生产生许多不利影响,如抑郁、焦虑、注意力涣散、认知障碍和睡眠障碍等。护理本科生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后备力量,其不良的心理健康状况对未来的护理工作质量和护患关系具有重要影响。目的 探究神经质人格与护理本科生手机成瘾倾向的关系,通过构建链式中介模型,考查压力知觉和自我控制在神经质人格与手机成瘾倾向之间的作用路径。方法 于2023年2月―3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陕西省西安市10所高校共900名护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中的神经质分量表、压力知觉量表(PSS)、自我控制量表(SCS)以及手机成瘾倾向量表(MPATS)分别评定护理本科生的神经质人格、主观压力、自我控制能力和手机成瘾倾向。运用SPSS宏程序Process 4.1中的model 6检验压力知觉和自我控制在护理本科生神经质人格与手机成瘾倾向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 ①在900名护理本科生中,检出存在手机成瘾倾向者314人(34.89%)。②护理本科生EPQ-RSC神经质分量表评分与PSS总评分和MPATS总评分均呈正相关(r=0.400、0.287,P均<0.01),与SCS总评分呈负相关(r=-0.364,P<0.01);MPATS总评分与PSS总评分呈正相关(r=0.362,P<0.01),与SCS总评分呈负相关(r=-0.468,P<0.01);SCS总评分与PSS总评分呈负相关(r=-0.515,P<0.01)。③压力知觉和自我控制分别在神经质人格与手机成瘾倾向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间接效应值分别为0.056、0.065,效应量分别为19.72%、22.89%);压力知觉-自我控制在神经质人格与手机成瘾倾向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间接效应值为0.064,效应量为22.54%)。结论 神经质人格、压力知觉和自我控制是护理本科生手机成瘾倾向的重要影响因素,神经质人格不仅直接影响护理本科生手机成瘾倾向,还可以通过压力知觉和自我控制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其手机成瘾倾向。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童年期不同含糖饮料(sugar-sweetened beverages,SSBs)摄入模式对儿童肥胖的影响,旨在为预防和控制儿童超重或肥胖提供新的流行病学证据。  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于2016年在安徽省蚌埠市2所小学建立儿童随访队列,每年随访1次,共随访3次。基线有1 263名儿童参加调查,3次随访后最终有997名儿童纳入分析。通过自编父母问卷和学生问卷获得儿童基本信息及每日SSBs消费情况,应用群组轨迹模型(group-based trajectory modelling,GBTM)拟合童年期SSBs摄入模式发展轨迹,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不同SSBs摄入模式与儿童肥胖的关联。  结果  GBTM拟合4种童年期SSBs摄入模式发展轨迹,分别命名为SSBs摄入持续较低组(822名)、先升后降组(20名)、渐降组(106名)和渐增组(49名)。SSBs摄入先升后降组和渐增组儿童基线及3次随访时的体质量指数(BMI)均高于持续较低组(F值分别为6.26,5.90,5.99和5.87,P值均<0.01)。SSBs摄入模式与儿童BMI的关联存在性别差异。调整儿童基线BMI、父母BMI、肥胖遗传风险评分和体力活动等混杂因素后,在女童中,相比于SSBs摄入持续较低组,SSBs摄入渐增组女童第3次随访时BMI增加(B=1.20,95%CI=0.25~2.15,P=0.01);在男童中,未发现4组SSBs摄入模式与BMI关联存在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结论  儿童SSBs摄入模式与肥胖关联存在性别差异,SSBs摄入水平较高的女童肥胖风险显著增加。未来需更多研究探讨性别差异的生理机制,为儿童肥胖预防及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探讨青春期发育时相与发育速度对青少年行为问题的前瞻性预测效应,及可能存在的性别差异.方法 于2013年(T1)方便选取安徽省蚌埠市2所小学一至三年级2 084名学生,建立儿童青春期发育队列,并分别于2015(T2)、2017(T3)和2019(T4)开展2年一次的随访调查,最终有效人数1 909人.问卷调查收集人口统计学信息、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自杀意念、自杀计划、自杀企图与外化症状,男女童的青春期发育分别采用男童睾丸容积和女童乳房发育Tanner分期作为评估指标.T4时采用《MacArthur健康行为问卷儿童报告版》评估外化症状.基于SAS软件的非线性生长模型(nonlinear growth model,NLM)分别拟合男女童青春期发育的时相与速度,将青春期时相划分为提前、适时、延迟组;将青春期发育速度划分为快速、正常、缓慢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评价男女生青春期发育时相与发育速度对随访期不同行为问题发生的预测效应.结果 外化症状、NSSI、自杀意念、自杀计划和自杀企图报告率分别为13.9%(265名)、24.4%(466名)、14.2%(271名)、4.6%(88名)和2.3%(43名).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青春期发育速度过快会增加男童外化症状、NSSI[OR值(95%CI)分别为2.85(1.53~5.31),2.11(1.22~3.65)]和女童自杀企图的发生风险[OR值(95%CI)=2.99(1.07~8.35)].发育速度缓慢可以降低男童自杀意念与自杀计划[OR值(95%CI)分别为0.40(0.18~0.87),0.07(0.01~0.67)]和女童外化症状和自杀意念的发生风险[OR值(95%CI)分别为0.33(0.13~0.81),0.38(0.17~0.85)].发育时相提前会增加男童自杀计划发生风险[OR值(95%CI)=3.60(1.04~12.43)],发育时相延迟可以降低女童NSSI发生的可能性[OR值(95%CI)=0.39(0.19~0.80)].结论 青春期发育速度可能是青少年行为问题的重要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