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6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观察化浊解毒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80例U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给予化浊解毒方,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每次1 g,每日3次),疗程4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生活质量及结肠镜变化,同时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A、G、M(IgA、IgG、IgM),血清细胞因子IL-10、TNF-α及血浆神经递质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含量的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 58%(31/38),高于对照组[56. 41%(22/39),χ2=4. 5703,P 0. 05)];治疗组0级、Ⅰ级例数均多于对照组,两组肠镜总体等级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全身症状、肠道症状、情感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及总评分均升高(P 0. 05);血清IgA、IgG、TNF-α及血浆SP含量降低,血清IL-10及血浆VIP含量升高(P 0. 05);血清IgM含量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全身症状、肠道症状、情感功能评分及总评分均升高,血清IgA、IgG含量降低,血清IL-10及血浆VIP含量升高(P 0. 05);社会功能评分、血清IgM、TNF-α及血浆SP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化浊解毒方能够有效缓解UC患者临床症状,改善镜下病理变化,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其机制可能与调控细胞因子的分泌,调节神经递质,进而改善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2.
慢性胃炎从浊毒论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浊毒理论出发认识慢性胃炎成为学界的一种新思路。界定了浊毒概念,提出浊毒相关为害是慢性胃炎的主病机,系统总结了慢性胃炎浊毒特性的临床表现、基本治法、方药和分层用药规律、病下辨证治疗规律及其兼夹证的治疗。临床上应用化浊解毒法不仅能改善症状,还可使萎缩的腺体恢复,并且能截断病势、逆转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  相似文献   
13.
介绍刘启泉教授辨治复发性口疮的临床经验。认为浊毒内蕴为其关键病机,浊毒留恋,损伤正气,致口疮反复发作;病久入络,气血瘀滞,致口疮久溃不敛。治疗时以化浊解毒为要,兼顾口疮形态及发病部位,辨证施治,多措并举,内外同治,配合日常调护,治调相合,疗效满意。并附验案1则。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隔山逍遥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5-羟色胺(5-HT)、血浆P物质(SP)含量的影响,探讨隔山逍遥方治疗IBS-D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00只健康清洁级wistar大鼠,根据完全随机分组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对照组、隔山逍遥方大剂量组、隔山逍遥方小剂量组,每组2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4组采用醋酸灌肠结合改良夹尾刺激方法综合造模。造模成功后,空白组正常喂养,模型组予生理盐水灌胃,其他组予相关药液灌胃,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并于2周后处死大鼠,对IL-1β、5-HT、SP指标进行检测。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对照组、大剂量组、小剂量组中IL-1β、5-HT、SP含量下降(P〈0.05)。大剂量组IL-1β、5-HT、SP含量下降优于小剂量组及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隔山逍遥方能够改善IBS—D大鼠症状,并可能通过下调IL-1β、5-HT、SP的含量进而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防止溃疡性结肠炎复发的有效治法.方法选择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首次接受药穴结合治疗达临床痊愈在一年后复发的病例,将其随机分为药穴组、中药组、耳穴组、柳氮磺胺吡啶对照组,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药穴组在减轻年均复发次数优于对照组(P<0.05),其改善腹痛、脓血便、肠粘膜病理程度,治疗后优于治疗前(P<0.05),其余三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药穴结合对反复发作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有较好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浊毒致病论与现代中医病因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古代医家提出了浊和毒的致病概念,现代中医学家将浊毒的概念进行了初步的整理、归类,并且用于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在此基础上,利用浊毒致病论中浊为阴邪,毒为阳邪的基本致病概念,将浊毒致病论与传统中医病因学和现代病因学相结合,论述了浊毒致病论的新含义,认为浊毒致病论可以成为现代中医病因学的基础理论,对临床诊治疾病和发展现代化中医中药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张纨  李佃贵  郭敏  娄莹莹 《中成药》2010,32(3):382-385
目的:观察以"浊毒"立论的肝复健方对肝纤维化大鼠肝脏Smad2/3、Smad4、Smad7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肝纤维化大鼠模型后分别给予肝复健方大、中、小剂量及秋水仙碱治疗,western-blot法检测Smad2/3、Smad4、Smad7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Smad2/3、Smad4表达明显增强(P0.05),Smad7表达明显下降(P0.05);经肝复健方治疗后Smad2/3、Smad4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5),Smad7蛋白的表达明显上调(P0.05)。结论:肝复健方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Smad2/3、Smad4表达,上调Smad7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药穴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169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中药口服、耳穴贴压,对照组给予柳氮磺胺吡啶口服。2组均4周为一疗程。结果:总有效治疗组、对照组分别为86.5%、52.5%,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直乙结肠、降结肠肠镜总有效率为79.4%、71.4%,与对照组48.3%、40.0%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药穴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对临床症状与肠镜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刘启泉运用对药治疗萎缩性胃炎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纨 《辽宁中医杂志》2005,32(10):995-995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难治病之一。CAG的病机繁杂多变,但总不离气(气机郁滞)、湿(湿浊中阻)、热(热毒蕴结)、瘀(瘀血停滞)、虚(阴液亏虚)5种。刘启泉教授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病变部位在胃腑。但与肝、脾的关系极为密切,胆也与之相关,在病机中起着重要作用。胃为阳土,喜润恶燥,其气以和降为顺,不宜郁滞。因此,以“一降,二调,三结合”为治疗原则,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对药,于临床治疗中取得较好疗效。现将老师应用对药配伍的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胃癌前病变(PLGC)与胃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热毒和血瘀是本病的发病及病机演变的关键。2000年1月~2004年12月,我们运用解毒活血法治疗PLGC66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