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2篇
医药卫生   26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1.
目的:观察应用改良Kapandji手术治疗尺桡骨远端陈旧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自1996年9月~2001年9月共收治尺桡骨远端陈旧性骨折15例。采用改良Kapandji手术方法以矫正骨折畸形、改良前臂旋转功能。根据术后前臂旋转活动范围、截骨区旋转痛、冲击痛以及手腕部功能和负重情况有无改善等评价其临床效果。结果:13例患者获良好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6.6%。无感染、骨不连等发生。结论:改良Kapandji手术是治疗尺桡骨远端陈旧性骨折伴有前臂旋转痛和功能受限的疗效好、后遗症少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冷冻保存同种异体静脉移植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冷冻保存同种异体静脉移植实验研究张先龙,胡汝麒,周建生临床实践证明自体静脉移植是修复血管缺损的首选方法,但存在来源有限,增加患者额外创伤,延长手术时间等弊端。冻干及各种化学方法保存的异体血管,虽然抗原性降低,但生物学活性丧失,移植后通畅不高。本研究旨...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分析髋臼骨折术后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共对18例髋臼骨折后创伤性髋关节关节炎的患者进行了全髋关节置换术,其中13例髋臼骨折做过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另5例行闭合复位骨牵引治疗;10例因为既往手术的疤痕粘连,关节置换时需行较广泛的软组织松解;9例在全髋关节置换术时仍有固定用的内植入物,5例术中需要取出内固定;12例术中用取下的股骨头行结构性或颗粒植骨;16例用非骨水泥髋臼,2例用金属加强环与骨水泥固定聚乙烯髋臼。术后随访行x线摄片评估,髋关节功能作Harris评分。结果随访时间6—70个月不等,平均38个月。3例术后发生髋关节周围BrookerⅡ度异位骨化,其中2例行异位骨化切除;1例术中股骨骨折,1例深部感染,1例髋臼松动并移位。最后随访时,12例(67%)患髋没有或仅偶有轻微疼痛,4例中度疼痛,2例疼痛需要助行工具;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43.5分到术后平均84分。结论髋臼骨折后髋关节骨关节炎仍可通过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得到有效治疗,但其手术复杂程度与款臼骨折的处理有关,且并发症的发生率比一般的全髋关节置换手术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与金属对金属大直径股骨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1年的步态有无差异.方法 选择2006年6月至2009年3月期间行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与金属对金属大直径股骨头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连续病例各30例,利用Vicon步态分析仪测得两组患者术后平均1年左右的步态参数和步态周期中的髋、膝关节活动度,计算自身患侧/健侧比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平均1年左右步频、单腿支撑时间等比值和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及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全髋关节表面置换组患者步态周期中的髋屈伸度、收展度、旋转度及膝关节屈伸度患/健比分别为1.0323、0.9747、1.0558、1.0027,明显高于大直径股骨头全髋关节置换组(患/健比分别为0.8615、0.7824、0.8162、0.9472),P值分别为0.007、0.005、0.006、0.037.结论 (1)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与金属对金属大直径股骨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1年的步态参数接近正常;(2)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后患者行走时的关节活动度优于金属对金属大直径股骨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3)采用全髋关节表面置换除了能够保留骨量,还能最大程度恢复患者的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6.
张先龙  唐玉兰  肖凯文 《医药导报》2011,30(8):1044-1045
目的比较大剂量甲泼尼龙和常规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硬化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分析1993~2008年广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且糖皮质激素治疗资料记录相对完整的201例多发性硬化患者的病历资料,分为2组。治疗组87例给予甲泼尼龙500~1 000 mg•d 1+0.9%氯化钠溶液500 mL缓慢静脉滴注,3~5 d为1个疗程。然后改为口服泼尼松60~80 mg,每天1次,1周后逐渐减量,每5 d减10 mg,直至停药。对照组114例静脉滴注地塞米松15~20 mg•d 1,10~14 d为1个疗程,然后口服泼尼松,逐渐减量至停药。其他药物包括奥美拉唑、氯化钾口服液、钙剂及对症用药均一致。分别在冲击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行扩展残疾状态量表(expanded disablelity status scale,EDSS)评分。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EDSS分值分别为(4.62±1.98),(4.58±1.78)分,治疗后分别为(2.97±2.41)和(3.38±1.77)分,2组治疗后EDSS值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降低(均P<0.05);2组治疗前后EDSS评分差值均数分别为(1.64±1.59)和(1.19±0.93)分,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75例,无效12例,有效率86.2%;对照组有效82例,无效32例,有效率71.9%,治疗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多发性硬化近期疗效满意且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7.
伴发作性症状的多发性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伴有发作性症状多发性硬化(MS)的临床特点及其可能的发生机制。方法:对我院254例MS住院患者中119例MS的发作性症状、EDSS评分、影像学、电生理特点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4例MS中具有发作性症状的有119例,发生率为46.85%,在首次病程出现有92例,占36.22%,为MS首发症状的有29例,占11.42%。有发作性症状MS与无发作性症状MS的EDSS分值、头颅和脊髓磁共振成像(MRI)、视觉诱发电位(VEP)、听觉诱发电位(BAEP)、体感诱发电位(SEP)、脑电图(EEG)阳性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愈好转率为90.76%。结论:MS发作性症状的发生率高,在首次病程出现率也高,部分是MS的首发症状,部分具有特异性。有无发作性症状与病情的轻重可能无关。类固醇激素、抗癫药等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骨组织细胞的力学生物学研究逐步兴起,主要研究细胞受应力作用后的生物学反应机制,包括应力的作用效应、应力信号通路、调节机制等。由于成骨细胞易于获取,培养方便,与骨髓干细胞和骨细胞是同源细胞,在应力作用机制上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因此,研究的内容集中在成骨细胞的应力调控机制。笔者就成骨细胞的应力作用效应、调节机制、信号通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股骨假体近端应力遮挡对成骨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股骨假体近端不同强度的应力遮挡对成骨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根据股骨近端应变的有限元分析结果,在体外分组模拟应力遮挡的细胞力学环境,A组应变保持不变(对照组)、B~E组应力遮挡分别为25%、50%、75%和100%,观察不同强度的应力遮挡环境对成骨细胞相对活性、增殖指数和凋亡百分比的影响。结果C、D和E组成骨细胞的相对活性明显降低,分别为0.72±0.09、0.68±0.11和0.76±0.15,与对照组(0.92±0.13)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D组和E组成骨细胞增殖指数降低至47.87±6.58和51.65±7.71,与对照组(64.31±7.92)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C组和D组成骨细胞凋亡的百分比与对照组(7.36±0.59)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分别增高至18.76±2.82和16.78±1.69。B组成骨细胞的相对活性、增殖指数和凋亡百分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股骨假体近端的应力遮挡能抑制成骨细胞增殖并(或)刺激其凋亡,两者皆存在“阈值”现象而缺乏强度依赖性。应力遮挡下凋亡的启动较增殖的抑制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预注射小剂量氯胺酮对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对ASA分级Ⅰ.Ⅱ级、年龄20-80岁的择期手术患者160例进行全身麻醉,随机平均分为四组(K0、K1、K2、K3组)。麻醉诱导期间,四组均静脉注射咪达唑仑(力月西)O.1mg/kg,异丙酚2mg/kg,芬太尼2μg/kg,阿曲库铵0.3mg/kg。同时K0组注射0.9%NaCI溶液10ml,K1组注射氯胺酮(0.5mg/kg)10ml,K2组注射氯胺酮(1.0mg/kg)10ml,K3组注射氯胺酮(2.0mg/ks)10ml。麻醉期间监测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心电图。手术结束后,记录患者苏醒时间,术后48h内恶心、呕吐发生率,苏醒期躁动程度,手术时间及使用异丙酚、芬太尼及阿曲库铵的总量。结果各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异丙酚总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K2、K3组术后苏醒时间较K1组长[(10.25±3.51)min、(13.50±4.12)min比(7.31±2.53)min](P〈0.05),并且K2组与K3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K0组患者苏醒期躁动程度高于K2、K3组(P〈0.05);K2、K3组恶心、呕吐发生率较K1组低(P〈0.05),K2组和K3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注射小剂量氯胺酮可以有效地降低全麻苏醒期躁动程度以及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但延长了苏醒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