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2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12.
目的 了解大学生人际关系行为困扰的程度及其差异,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随机抽取东北地区3所高校700名大学生进行现状调查.结果 35.43 %的大学生行为困扰一般,9.28 %的大学生行为困扰较严重;不同性别、专业、年级的大学生人际关系行为困扰在量表总分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54,p<0.05;F=5.32,p<0.01;F=3.44,p<0.05).结论 大学生与人相处存在一定程度的行为困扰,并在性别、专业、年级等方面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中职生未来时间洞察力对学业拖延的影响及自我控制的作用,为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于2022年6月选取安徽省黄山市2所中职院校的1 419名中职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青少年未来时间洞察力问卷、中学生学业拖延问卷和自我控制量表(SCS)分别评定中职生的未来时间洞察力、学业拖延和自我控制能力情况,使用PROCESS中介效应检验分析自我控制在未来时间洞察力和学业拖延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 (1)青少年未来时间洞察力问卷总评分、SCS总评分与中学生学业拖延问卷总评分均呈正相关(r=0.558、0.470,P均<0.01);(2)未来时间洞察力和自我控制均能正向预测学业拖延(β=0.463、0.218,P均<0.01),未来时间洞察力能够正向预测自我控制(β=0.348,P<0.01);(3)自我控制在未来时间洞察力和学业拖延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间接效应=0.076(95%CI:0.052~0.101,P<0.01),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16.41%]。结论 中职生未来时间洞察力可以直接影响学业拖延,也可以通过自我控制间接影响学业拖延,自我控制在未来时间洞察力与...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社会支持与焦虑及抑郁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崇勇  刘浩强  袁晶 《中国公共卫生》2007,23(12):1518-1519
目的 了解大学生社会支持与焦虑、抑郁现状及其关系.方法 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焦虑自评量表(SAS)、自评抑郁量表(SDS),随机整群抽取吉林师范大学1 25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大学生社会支持总分低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96,P<0.001);焦虑总分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56,P<0.001);抑郁严重度指数为0.45±0.09.大学生社会支持各维度及支持总分与焦虑总分、抑郁严重度指数之间均呈显著负相关(r=-0.29~-0.11,P<0.001);大学生社会支持状况对焦虑、抑郁程度具有预测作用.结论 大学生社会支持状况低于全国普通人平均水平,焦虑程度则高于平均水平,总体处于无抑郁程度;大学生社会支持状况对焦虑、抑郁程度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民工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民工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影响因索. [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人格量表(EPQ),随机抽取4个城市470名民工进行调查,并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 [结果]民工SCL-90的9个因子分均值都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9~15.71,P<0.01);不同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的民工在总体症状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4,P<0.05;F=4.71,P<0.01).民工EPQ的P、E、L分量表得分与龚氏常模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1,-10.47,-14.75,P<0.01);其中,P分量表与SCL-90的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等5个因子呈显著正相关(r=0.30~0.37,P<0.05). [结论]民工的心理健康水平低干全国正常人的平均水平;文化程度、婚姻状况与人格特征是影响民工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中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和手机游戏沉迷之间的关系以及时间管理倾向在其中的中介效应。方法 于2020年11月-2021年2月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江西省和四川省共三所中学的667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手机游戏沉迷量表以及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ATMD)对其进行问卷调查。使用Bootstrap方法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 ①手机游戏沉迷量表总评分与GSES和ATMD总评分均呈负相关(r=-0.122、-0.333,P均<0.01),ATMD总评分与GSES总评分呈正相关(r=0.536,P<0.01)。②一般自我效能感和时间管理倾向均能负向预测手机游戏沉迷(β=-0.333、-0.122,P均<0.01),一般自我效能感能够正向预测时间管理倾向(β=0.536,P<0.01)。③时间管理倾向在一般自我效能感和手机游戏沉迷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中介效应量为-0.159(95% CI:-0.213~-0.112,P<0.01),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70.38%。结论 一般自我效能感通过时间管理倾向间接影响手机游戏沉迷。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中学生自尊、社会支持与手机游戏沉迷的现状,并检验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为降低中学生手机游戏沉迷程度提供参考。方法 整群随机抽取2 307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尊量表(SES)、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与手机游戏沉迷量表进行调查,并运用描述统计、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结构方程模型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中学生自尊、社会支持与手机游戏沉迷的评分分别为(29.01±5.74)分、(63.75±11.89)分、(61.01±19.84)分;其中,手机游戏重度沉迷、中度沉迷、轻度沉迷或不沉迷所占比例分别为8.50%、62.72%、28.78%。中学生自尊与手机游戏沉迷各维度及总评分均呈负相关(r=-0.33~-0.21,P均<0.01);除了参与时长、参与习惯外,社会支持各维度及总评分与手机游戏沉迷其他维度及总评分均呈负相关(r=-0.28~-0.12,P<0.05或0.01);自尊与社会支持各维度及总评分均呈正相关(r=0.11~0.26,P均<0.01)。自尊、社会支持各维度与总评分均能负向预测手机游戏沉迷(β=-1.49~-0.21,t=-10.10~-2.36,P<0.05或0.01),自尊能正向预测社会支持(β=0.19,t=3.20,P<0.01);中学生社会支持在自尊与手机游戏沉迷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检验模型的参数如下:χ2/df=4.36,GFI=0.89,AGFI=0.90,NFI=0.91,CFI=0.93,IFI=0.86,RMSEA=0.078。结论 中学生自尊与社会支持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手机游戏沉迷各程度分布不均匀,中度沉迷者占大多数。中学生自尊水平越高,社会支持状况越好,则手机游戏沉迷程度越轻。中学生自尊水平既可以直接影响手机游戏沉迷,也可以通过社会支持间接影响手机游戏沉迷。  相似文献   
18.
东北地区民工心理卫生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 了解东北地区民工的心理卫生状况.方法 采用SCL-90、EPQ,随机抽取东北地区四个城市470名民工进行调查,并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结果 民工SCL-90的9个因子分均值及阳性项目数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01),女性民工有5个因子分均值及阳性项目数显著高于男性民工(P<0.05);EPQ民工组的P、E分量表得分均显著高于常模组(P<0.001),女性民工N分量表得分显著高于男性民工(P<0.05).结论 东北地区民工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正常人的平均水平,女性民工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男性民工.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中学生人格、社交焦虑与手机成瘾倾向之间的关系,以便为其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了某省四所高中学生640人,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社交焦虑量表与手机成瘾倾向量表进行现状调查。结果 中学生人格E维度属于倾向外向型,P、N维度均属于中间型;社交焦虑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手机成瘾倾向率为34.13%。N、P、社交焦虑与手机成瘾倾向呈统计学意义正相关(r=0.11~0.33, P<0.05);P(β=0.24,P<0.01)、N(β=0.19,P<0.01)、社交焦虑(β=0.31,P<0.01)均能正向预测手机成瘾倾向;社交焦虑在P与手机成瘾倾向之间的中介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学生人格发展状态良好,社交焦虑较高,手机成瘾倾向率超过三分之一;P、N及社交焦虑能正向预测手机成瘾倾向,其中社交焦虑在P维度与手机成瘾倾向关系上存在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大学生人际关系行为困扰的程度及其差异,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随机抽取东北地区3所高校700名大学生进行现状调查。结果35.43%的大学生行为困扰一般,9.28%的大学生行为困扰较严重;不同性别、专业、年级的大学生人际关系行为困扰在量表总分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54,p<0.05;F=5.32,p<0.01;F=3.44,p<0.05)。结论大学生与人相处存在一定程度的行为困扰,并在性别、专业、年级等方面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