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1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32篇
自然科学   268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165篇
  2013年   142篇
  2012年   175篇
  2011年   175篇
  2010年   187篇
  2009年   208篇
  2008年   168篇
  2007年   210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5 毫秒
941.
缓冲材料作为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中的最后一道人工屏障,它的水力学屏障作用直接影响到化学屏障作用的有效发挥及处置库的长期稳定性及安全性。采用自主研制的高压实黏土渗透实验装置,探讨了不同干密度和掺砂率条件下的膨润土-石英砂混合型缓冲饱和侧限渗透性能。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掺砂率的增加,膨润土-石英砂混合型缓冲材料的渗透系数先减小再增大,当掺砂率为10%时,缓冲材料的渗透系数最小,其最佳掺砂率为10%;缓冲材料的渗透系数随着试样干密度增加而减小,干密度控制在1.6~1.8 g/cm~3时,能够更好地满足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库对缓冲材料的渗透特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942.
在我国的学校教育中,美育是其中重要的教育目的和内容,它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发现美、认识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在中学英语教学实践中,美育可以反映并渗透到教学的诸多方面。文章对美育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43.
盐碱地绒毛白蜡与柽柳展叶期生理生化特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重盐分胁迫地段植物展叶期的生理生化特性.2007年4月29日,在天津大港区官港森林公园选定绒毛白蜡和柽柳样株,从早10时到晚8时,每隔2 h采集植物的根、枝、叶.按120°划分3个方位采样以做重复.用液氮罐带回实验室,测定组织含水量、水势、可溶性糖含量以及SOD和CAT活性.结果表明,柽柳的叶和根中的含水量显著高于绒毛白蜡,且含水量从叶到枝和从枝到根具有更大的变幅;绒毛白蜡叶水势与叶可溶性糖含量之间呈显著的线性负相关,而柽柳叶水势与叶可溶性糖含量之间呈二次曲线负相关的变化趋势但不显著;柽柳叶中SOD活性和CAT活性之间呈正相关,而绒毛白蜡展叶中SOD活性和CAT活性之间则呈负相关.这些结果表明,重盐分胁迫地段,柽柳以其较强的稀盐能力、渗透调节能力以及代谢能力使得其耐盐能力优于绒毛白蜡.  相似文献   
944.
核磁共振技术采油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深入研究新疆克拉玛依油田八区下乌尔禾组砾岩油藏储层特征的基础上,应用核磁共振技术研究采油机理。在实验室内对同一岩样分别进行水驱油实验和渗吸实验,研究不同开采方式下油水分布、采出程度及孔隙动用特征。结果表明:小孔隙占总的孔隙体积的50%以上,中孔隙和大孔隙各占20%以上,水驱采油主要发生在大孔隙和中空隙中,小空隙所做贡献很小。渗吸采油时,小孔隙内的油是采出程度得主要贡献,与水驱采油的情况明显不同。但渗吸总体采出程度比较低,渗吸速度较慢。因此水驱采油是该地区低渗透砾岩储层采油的主要技术,渗吸作用可以有效动用小孔隙,是水驱采油的补充。  相似文献   
945.
低渗透超前注水储层油水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压汞实验、CT孔隙扫描实验分析了储层的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应用岩心实验、微观模型实验研究了超前注水过程中油水分布特征。通过研究得出,三塘湖储层的微观非均质性较强,超前注水会使储层的油水分布发生明显变化。随着超前注水压力和超前注水时间的增加,储层非均质性变强,注入水沿渗透率较高的层位窜流,产生微观指进现象,导致超前注水生产后油井含水率上升快。因此,在非均质性较强的低压、低渗油藏超前注水过程中,应合理优化超前注水压力与加压时间,减少注入水窜的发生。  相似文献   
946.
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了活性水、地层水在低渗岩心的渗流规律,拟启动压力梯度随渗透率变化的关系,对比了相同渗透率下的两种流体启动压力梯度的大小。利用稳态压差—流量法驱替实验,研究了活性水、地层水在低渗岩心的非线性渗流特征。当压力梯度小于某一值时,地层水渗流出现偏离达西定律的现象,活性水(添加表面活性剂的地层水)也有类似的渗流规律,拟启动压力梯度与渗透率成幂函数关系,活性水的拟启动压力梯度小于地层水。为低渗储层水井降压增注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建立有效压力系统和油田高效开发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47.
流体的渗流呈现何种特征严重影响并制约着油田的开发.然而,对低渗储层中流体渗流形态的判别至今尚无权威的判别标准.因此,研究并提出判别低渗非达西渗流的方法或准则对指导低渗透油田的开发十分重要.以低渗透油田的开发实践为背景,在大量实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种判别低渗非达西渗流的新方法——有效驱替准则.研究表明,当该准则数大于26时,渗流呈现出非达西渗流特征;当其小于23时,渗流呈现出达西渗流特征.  相似文献   
948.
本文通过体育教学特点的分析,以及对学校体育教学中德育内容的探讨,提出在体育教学中进行体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为同行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德育渗透理清思路,提供借鉴,只有不断的探寻渗透的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德育渗透的力度,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以提高学生的身体心理素质,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好习惯,培养独立的从事科学体育锻炼的能力,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949.
赵志成 《科技信息》2009,(29):I0038-I0039
针对低渗透气藏垂直裂缝井的渗流过程,考虑了非线性渗流和介质变形系数的影响,建立了椭圆渗流模型。根据此模型可以模拟气井生产压力降落过程中及关井压力恢复过程中地层压力分布状况。计算结果表明:在不稳定渗流早期,即压力波传播的第一阶段。压降漏斗曲线随时间不断扩大和加深;关井之后地层压力逐渐恢复,井底附近地层关井瞬间,地层压力上升趋势较为明显,关井时间越长,距离井底越远,地层压力上升速度越小。  相似文献   
950.
利用地质建模与数模的一体化技术,建立更加精细的地质模型,深化研究构造、储层物性、储层非均质性、井网等因素对剩余油的综合控制作用,定量描述不同层位、不用井区、任意闭合区域的剩余油饱和度、剩余储量、剩余油储量丰度等指标,寻找剩余油富集区,通过编写渤南油田义99井区井网重组和综合调整方案,提高低渗透油藏水驱控制和动用程度,提高采收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