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8篇
自然科学   35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本文根据双酚A二乙酸酯和间苯二甲酸缩聚反应的原理,建立了用NaOH的标准溶液滴定缩聚反应所析出的醋酸来研究其动力学的快速方法。并用电位滴定法测定聚合物的数均聚合度,对上述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以碱滴定缩聚反应中所析出的醋酸来研究其动力学的方法是可靠的。该方法简便、迅速、准确。这对于讨论芳香族聚酯的缩聚过程及研究反应机理,都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42.
以5‐硝基间苯二甲酸、5‐氯甲基‐8‐羟基喹啉盐酸盐等为主要原料,经多步反应合成了2种新型含8‐羟基喹啉侧基聚酯P5和P6.利用IR、UV‐Vis、1 H NMR、GPC和荧光光谱对相关化合物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P5的重均分子量M w 、数均分子量M n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指数PDI为4416、3025 g/mol和1.46.P6的重均分子量Mw 、数均分子量Mn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指数PDI为7661、5040 g/mol和1.52.P5和P6的紫外光谱表明,二者的吸收峰位于266、328 nm处,分别归属于苯环的π‐π倡跃迁吸收峰和喹啉环的π‐π倡跃迁吸收峰.溶解性测试表明,P5和P6易溶于DMAc、DMF、DMSO和NMP ,部分溶于THF和CHCl3.P5和P6的DMF溶液(5×10-5 mol/L)以362 nm波长光激发,分别在432、433 nm处出现最大发射峰,发射紫色荧光.  相似文献   
43.
双组分不饱和聚酯/聚氨酯高档涂料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合成以-OH封端的不饱和聚酯树脂与含有-NCO基的聚氨脂预聚物,并以此交联制备高光泽、高丰满度的双组分室温固化,高装饰性涂料。  相似文献   
44.
以苯1,2,4-三羧酸-1,2-酐为改性剂,对端羟基的超支化Boltorn聚酯进行改性。将改性后的超支化聚酯对金属钴离子进行封装,制备出具有超支化结构的金属配合物,并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紫外光谱仪和热分析仪等仪器对其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表征。研究发现改性后的超支化聚酯依靠金属配位键的作用对钴离子的进行封装,金属钴离子与羧基的配位形式属于单齿配位。金属配合物的热稳定性曲线显示,配合物分解温度主要集中在260~460℃。  相似文献   
45.
对蜂窝状微孔结构改性聚酯纤维的吸湿和放湿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测试该新型纤维和普通聚酯纤维在标准大气条件下的吸湿、放湿回潮率,绘制出吸湿、放湿曲线,并得到2种纤维达到吸湿、放湿平衡的过程中回潮率对时间的回归方程。结果显示,蜂窝状微孔结构改性聚酯纤维的回潮率和初始吸湿和放湿速率远高于普通聚酯纤维的相应性能,具有优良的吸湿排汗性能。  相似文献   
46.
陈新 《广东科技》2014,(14):117-118
水泥路面"白+黑"罩面的突出技术问题是如何处理好原路面对加铺的沥青面层形成的反射裂缝。通过对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聚酯玻纤布、玻纤格栅等防反射裂缝处理技术进行分析,为水泥路面"白+黑"罩面防反射裂缝施工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47.
本文报导了[有机硅—有机]聚酯的合成方法,并对聚酯的粘度、折光率和抗拉强度等性质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48.
针对某工业聚酯粘度控制问题,研究了建立基于专家知识和实时推理的专家智能控制系统,它能有效地对 粘度进行识别及控制,现场的在线运行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9.
用动态神经网络解决粘度预测的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聚酯生产中粘度计测量滞后的问题,报告了用动态神经元网络进行粘度预测的方法,着重讨论了神经网络输入 变量的选择,构成动态神经网络的结构以及实现在线修正的方法。  相似文献   
50.
马来海松酸不饱和聚酯树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自制马来海松酸为原料之一,合成了新型不饱和聚酯树脂(简称UPR).测试了新型UPR的物理性能、力学性能、耐腐蚀性及固化性能等,与通用UPR的各项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新型UPR的拉伸强度和硬度较大;耐腐蚀性较优;固化时间较长,固化放热峰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