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10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85篇
自然科学   3871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142篇
  2014年   223篇
  2013年   208篇
  2012年   234篇
  2011年   274篇
  2010年   182篇
  2009年   190篇
  2008年   184篇
  2007年   180篇
  2006年   135篇
  2005年   126篇
  2004年   124篇
  2003年   112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111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87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76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
一种可行的智能三维特观设计系统的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复杂地区地震勘探的三维观测系统设计这一困扰广大地震勘探科技人员的难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细致的分析和论述,文章从与三维地震勘探的成本和效益方面密切相关的覆盖次数问题,激发点冗余浪费问题,以及特管勘探设计与常规勘探设计的关系问题入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给出了一种解决该问题的计算机交互式实现方法,对于三维地震勘探具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 3种试验钢的淬透性与回火稳定性 .结果表明 ,硼在钒铌钛微合金钢中更能充分发挥提高淬透性的作用 ,在所有实验温度下试钢A的淬透性均优于试钢B与试钢C .不同奥氏体化温度下硼的淬透因子测定表明 ,在 90 0~ 95 0℃淬火时 ,含硼钒铌钛钢可获得最佳淬透性 .试钢A经 92 0℃淬火 ,在 5 5 0~ 6 6 0℃温度范围回火 ,其硬度不发生明显变化 ,显示出含硼钒铌钛微合金钢具有良好的回火稳定性 .根据本实验结果可以认定 ,采用含硼钒铌钛微合金钢取代HQ5 90钢是可能的 .  相似文献   
13.
任何一本大学化学教材或专,只要对酸碱理论有所阐述,几乎无不对质子理论着墨介绍。而明确提出酸碱质子理论定义,并加以较完整阐述的化学家,就是丹麦学勃伦斯特。  相似文献   
14.
15.
济源凹陷为一中、新生代复合型断陷.下第三系原油为轻质、低硫原油,与下伏中生界(Tt-J2)湖沼相生油岩抽提物具有同源性,而与下第三系泥岩抽提物回然相异。后邓断裂是烃类垂直运移的良好通道,中生界生成的烃类沿断裂经过了约3000-4000m的垂直运移而聚集成芷。长距离的垂直运移造成了原油中r-蜡烷的富集,作为运移通道的断裂发育时间、规模等控制了浅层油芷的分布.  相似文献   
16.
根据壳体结构的力学原理设计地下新型网壳喷层结构,大幅度提高喷层的抗弯能力,同时使喷层整体具有一定的可缩性,能承受强大变形地压及采动荷载,达到用较少材料又提高喷层支撑能力与让压的目标,较好解决了加强支撑、喷层合理配筋、简化施工作业、降低材料消耗等问题,在萍乡软岩巷道中进行了工业性试验。  相似文献   
17.
朱洪发 《科学通报》1991,36(9):691-691
我国东南部早三叠世沉积相讨论甚多,绝大多数意见认为是台地浅海沉积。三叠系浊积岩的报道仅限于南盘江地区。作者首次鉴别出:钦防-莲花-铅山、龙南-信丰、闽东三条北东向印度期浊积岩发育带。上述发现说明我国东南部早三叠世印度期,从北西向东南的沉  相似文献   
18.
受当前的行业技术水平条件下及大平煤矿的自然条件的限制,锚、网、支、充联合支护方式在本矿暂时无法替代。大平煤矿在多年的软岩支护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主要侧重于介绍几种特殊形式巷道中的锚、网、支、充联合支护的巧妙应用及支护效果。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使用新技术──双回路注(放)水系统在63上10工作面综采放顶煤开采覆岩破坏的探测结果,结合其它采矿方法的实测结果,应用断裂力学理论,研究了放顶煤开采覆岩移动变形破坏特征,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罗雯晔 《遵义科技》2003,31(4):43-44
药物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药效,主要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一个是药物因素,另一个是机体因素,药物因素主要是指化合物的结构特征和剂型因素,机体因素主要指用药者年龄、性别、遗传因素、病理及心理因素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