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5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91篇
自然科学   1448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本文在以钻头中心线为Z轴,钻头顶部端面为XOY平面所建立的空间坐标系OXYZ中,推导了射流轴线方程及井底形状曲面方程,从而提出了确定牙轮钻头喷射射流冲击井底位置及喷距计算的一种解析方法,并给出了计算机程序框图及计算示例。与原来的图解法相比,解析法具有简单、准确及通用性好等特点,为钻头设计及喷射钻井参数设计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72.
本文应用二流湍流模型和“常数有效粘度”,并将“混合长度”作为湍流流团的平均尺寸来模拟定常和非定常、二维轴对称湍流射流.二流湍流模型假设湍流流场中的每一点为“湍流”和“非湍流”流体所交替占据,从而模拟了湍流的“间隙”现象。本文将计算值与完整的定常二维轴对称湍流射流的实验值进行比较,验证了数学模型的可靠性;而非定常射流的计算结果则与相对应的定常射流的计算结果及现有的非定常射流的实验值进行了比较,取得了可以接受的一致性。本文还对数学模型及计算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3.
采用冷态模型试验的方法,以自行设计的低热值煤气烧嘴为对象,研究了其同向大速差射流燃烧室内气流的流动特征。结果表明:环状多股高速空气流对中心低速煤气流的强烈引射卷吸以及少量一次风造成煤气射流的一定程度的旋转将产生很大的负压区和回流区,有利于实现空气和煤气的均匀混合与稳定燃烧。  相似文献   
74.
本文计论在控制能量受限下一类无限维线性系统的精确零能控性问题,在一定的假设下得到了这类能控性的充要条件.  相似文献   
75.
为达到光盘容量的最大化,基于多层光盘,对现有的调制码进行了优化,并对优化后可能出现的超出jitter允差问题和锁相环(PLL)时钟同步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给予解决。提出了一种有别于传统的多层混合时钟同步信号获取方法,用以满足PLL稳定工作的要求,并用数理方法验证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最后选用d=4和k=10~15作为多层并行读写光盘调制码的参数,最大码率时可提高光盘的线密度15%~23%。  相似文献   
76.
喷嘴内液固两相射流流场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连续介质理论,考虑了液固两相间的相互作用,给出了喷嘴流道内液固两相射流的控制方程,利用标准的k-ε两方程模型对磨料射流喷嘴内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并对模型中的主要参数进行了优选。研究结果表明,水与磨料颗粒之间存在速度滑移,在相间力的作用下磨料颗粒一直作加速运动,颗粒速度逐渐趋向水的速度;进入喷嘴收缩段后,水与磨料颗粒同时得到加速,但由于惯性力的作用,达到相同速度磨料颗粒的加速过程要长;进入直柱段后,液相速度继续增加至最大速度,此后缓慢降低,而磨料颗粒在整个直柱段内一直加速,液固两相的速度差逐渐减小,直至从喷嘴喷出;喷嘴出口处液固两相的速度剖面近似为抛物线形,在喷嘴截面中心处速度最大,沿径向逐渐减小,离壁面越近,速度降低的幅度越明显。与前人的研究结果对比发现,模拟所得的结果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77.
描述了岩石材料在磨料射流的冲击下破坏的主要原因,分析了应力波就是岩石局部受到拉伸和剪切井最终使岩石发生破坏的根本因素,在这一假设的前提下采用波动理论建立了岩石受应力波作用的力学模型即射流波动的基本方程,在已知的边界条件下推导出了由波动引起的最大正应力的计算公式。通过该公式对具体实例进行了理论计算,并把该计算结果与在河南油田所进行的地面磨料射流割缝的现场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证明两种结果吻合的较好.说明这种理论分析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8.
珠江虎门口动力结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虎门口是珠江八大入海河口之一,其形成是上游河流携带泥沙在两基岩岛侧淤积延伸的结果,属潮汐优势型河口。口门上、下游方向水面放宽,形成了独特的双向不对称射流体系,通道口以北为涨潮优势流,通道口以下南为落潮优势流;基于几个重要的河口参数和滤波技术,从双向射流,密度环流及其对沉积物输运等方面分析了虎门口的动力结构特点:虎门动力环境中,非线性作用和摩擦力的影响均不能忽略,在密度梯度力驱动下,枯季发育了密度环流,这从浅表层沉积物的输运和低频水流的输运上得到了验证,同时,密度环流与双向射流相互交汇,更增加了射流系统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79.
快速点磨削是一种新型高速/超高速磨削加工技术,由于砂轮极高的线速度会在砂轮周围产生高速旋转的空气带,对磨削液注入磨削区产生阻碍作用,降低磨削液进入磨削区的比率,因而会对磨削过程和加工的绿色度产生影响.在对磨削液喷射过程的射流结构与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对圆形紊动射流速度分布场进行了解析与仿真.根据等压力原理,建立了磨削液能够冲破高速空气带而进入磨削区所必需的喷嘴出口速度模型.通过射流核心区速度的分析,建立了磨削液喷嘴极限位置的工程计算公式,并给出了快速点磨削实验机床磨削液供给参数的设计实例.  相似文献   
80.
系统考察了聚苯乙烯(PS)微球制备过程中十二烷基硫酸钠浓度、离子强度对于界面张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与苯乙烯的界面张力随十二烷基硫酸钠浓度的增加,先降低再升高,然后趋于平衡.离子强度与苯乙烯/H2O界面张力之间也存在同样的变化关系.根据离子强度对乳液的影响,选择了最佳的离子浓度,采用膜二次射流法制备乳液,然后将乳液加热聚合制备出大小均一的PS微球,粒径约为200 n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