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74篇
  免费   767篇
  国内免费   519篇
医药卫生   12960篇
  2024年   251篇
  2023年   789篇
  2022年   609篇
  2021年   681篇
  2020年   587篇
  2019年   581篇
  2018年   276篇
  2017年   395篇
  2016年   415篇
  2015年   486篇
  2014年   725篇
  2013年   649篇
  2012年   811篇
  2011年   883篇
  2010年   725篇
  2009年   618篇
  2008年   559篇
  2007年   511篇
  2006年   440篇
  2005年   469篇
  2004年   349篇
  2003年   286篇
  2002年   222篇
  2001年   185篇
  2000年   125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93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MMPs)因需要Ca2+、Zn2+等金属离子作为辅助因子而得名,其家族成员具有相似的结构,由5个功能不同的结构域组成。MMP-1、MMP-3、MMP-9、MMP-13是促软骨基质降解的核心物质,在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A)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MMPs可通过降解软骨细胞细胞外基质蛋白、促进炎症发生等机制推进OA发展,逐渐受到医疗界的广泛关注。OA是常见的关节退行性疾病,与增龄、代谢、感染、遗传、运动等因素有关,引起患者发生关节酸痛、晨僵、关节活动受限等各种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这种高度流行的疾病的致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还没有有效的疾病改善治疗方法,未来选择性抑制关键酶MMPs或可成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针对MMPs在OA中的致病作用,本文对MMPs在OA发生发展中的研究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瞬时受体电位香草素受体4型通道蛋白(TRPV4)抑制剂HC067047对小鼠膝骨关节炎软骨组织的影响。 方法将30只小鼠均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HC067047组。假手术组仅切开右侧膝关节髌韧带内侧皮肤,不予处理膝关节囊内结构;模型组、HC067047组手术切除小鼠板股韧带及内侧半月板前角以构建膝骨关节炎,分别用生理盐水、HC067047每天10 mg/kg灌胃。qRT-PCR检测各组小鼠软骨组织中TRPV4 mRNA表达水平。番红固绿染色评估关节软骨受损程度,HE染色分析膝关节软骨下骨的骨量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软骨组织中细胞焦亡标志蛋白TRPV4、Caspase-1、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家族热蛋白结构域蛋白3(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GSDMD-N蛋白水平;ELISA、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血清、软骨组织中炎症因子水平。 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TRPV4、NLRP3、ASC、Caspase-1、GSDMD-N、IL-1β、IL-18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HC067047组NLRP3、ASC、Caspase-1、GSDMD-N、IL-1β、IL-18水平显著降低(P<0.05)。HC067047能明显改善关节软骨形态及降低骨关节炎受损程度,并能维持软骨下骨的骨量。 结论TRPV4抑制剂HC067047能抑制软骨组织细胞焦亡,改善膝骨关节炎小鼠关节软骨的退变。  相似文献   
83.
  目的  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串联质谱(UPLC-Q-Orbitrap MS/MS)技术分析膝痹宁的药物活性成分, 通过干预膝骨关节炎(KOA)模型大鼠代谢因素探讨膝痹宁软骨保护效应的作用机制。  方法  制备膝痹宁水提物, UPLC-Q-Orbitrap MS/MS技术分析膝痹宁的活性成分。将大鼠分为空白组、KOA组、膝痹宁组, 提取大鼠软骨组织, HE染色、番红O-固绿染色观察组织结构形态; 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PPARγ辅助激活因子1α(PGC1α)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MMP13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 取各组大鼠血清完成代谢组学分析。  结果  经鉴定, 膝痹宁含活性成分56种; 组织学切片提示膝痹宁具有软骨保护作用, 并能上调KOA大鼠软骨组织PPARγ、PGC1α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P < 0.05, P < 0.01), 降低MMP3、MMP13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P < 0.05, P < 0.01);此外, 代谢组学研究发现, 膝痹宁对13种KOA差异代谢物存在干预作用, 涉及10条代谢通路。  结论  膝痹宁具有多种药物活性成分, 其KOA软骨保护效应与药物活性成分对KOA的代谢调控有关。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与单髁置换术(UKA)对膝关节前内侧骨关节炎患者肢体功能和并发症的早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膝关节前内侧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UKA、TKA将治疗者纳入观察组(n=60)、对照组(n=72),分析不同手术方式对患者肢体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膝关节自主屈曲至90°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膝关节活动度、生活质量评分(QOL)评分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VAS)、白细胞介素-6(IL-6)、IL-17、肿瘤坏死因子(TNF-α)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胫骨机械轴夹角(HKA)、胫骨后倾角(PTSA)、股骨远端外侧角及股骨远端外侧角(MPTA)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膝关节前内侧骨关节炎患者临床治疗中,UKA相较TKA具有创伤小、膝关节功能恢复更佳优点,应用安全,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5.
骨关节炎是骨科常见的顽固性疾病之一,因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给患者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随着组织工程领域的飞速发展,外泌体治疗骨关节炎的潜力已得到证实。其中,外泌体特异性微RNA(miRNA)可抑制软骨降解和滑膜炎症、促进软骨下骨重塑,从而缓解甚至逆转骨关节炎的病理改变。本文对外泌体miRNA治疗对骨关节炎患者软骨、滑膜、软骨细胞外基质及软骨下骨的影响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上应用外泌体miRNA治疗骨关节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6.
目的 利用骨关节炎症动物模型观察99mTc -枸橼酸的生物分布和在骨关节炎症区域的代谢特点 .方法 在制作骨关节炎症动物模型的基础上 ,经在体显像及其感兴趣区技术计算器官和炎症关节的放射性活度的变化 ,同时也利用动物模型离体的测量器官或组织的百分注射量 ,分析99mTc -枸橼酸在各器官和骨关节炎症区域的代谢特点 .结果 99mTc -枸橼酸的蛋白结合率为 17.0 1± 0 .75 % ,骨关节炎症区域对99mTc -枸橼酸有较高的摄取 ,骨关节炎症的患 /健比值出现在注射示踪剂后的 30分钟到 1小时之间 :在体显像患 /健比值分别为 4.12 0± 0 .5 5 2和 3.15 0± 0 .5 87;百分注射量靶 /非靶比值分别为 3.2 79± 0 .46 3和 3.899± 0 .12 5 .99mTc -枸橼酸主要经泌尿系统排出 ,少量经肝脏 -肠道系统排出 .结论 99mTc -枸橼酸有较低的蛋白结合率 ,是急性骨关节炎症良好的显像剂 ,其最佳显像时间为注射99mTc-枸橼酸后的 1小时  相似文献   
87.
背景:目前关于氨基葡萄糖的研究多集中于对膝骨关节炎的治疗作用,但关于其对膝骨关节炎患者外周血中软骨代谢相关基因影响的研究有限。目的:观察氨基葡萄糖胶囊对膝骨关节炎的治疗效果及对软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2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收治的9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另选取同期医院体检中心收入的40例健康受试者,检测并对比健康受试者与膝骨关节炎患者治疗前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软骨寡聚基质蛋白、Ⅱ型胶原纤维α1、聚糖蛋白、特异性组织抑制物3基因表达水平。采用随机数表法将膝骨关节炎患者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分别给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12周,对比治疗前后2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各基因表达水平、Lequesne指数,统计治疗期间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结论:①与健康受试者比较,膝骨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软骨寡聚基质蛋白、特异性组织抑制物3 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Ⅱ型胶原纤维α1、聚糖蛋白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②治疗前研究组和常规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各基因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软骨寡聚基质蛋白、特异性组织抑制物3 mRNA相对表达量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2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Ⅱ型胶原纤维α1、聚糖蛋白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常规组(P<0.05);③治疗前研究组和常规组Lequesne指数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Lequesne指数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常规组(P<0.05);④研究组和常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⑤结果表明,氨基葡萄糖胶囊可有效改善膝骨关节炎患者临床症状且安全可靠,可能通过抑制软骨寡聚基质蛋白、特异性组织抑制物3基因表达,促进Ⅱ型胶原纤维α1、聚糖蛋白基因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88.
目的:研究沙浴对兔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A)关节周围血流、膝关节滑膜及软骨的病理改变的影响,为中老年人膝骨关节炎的沙浴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青紫兰兔15只,成功建立OA动物模型13只,其中12只随机分成自由活动组(A),自由活动加沙疗组(B),健侧关节沙疗对照组(C)。在平均气温32℃情况下,将模型兔下半部分掩埋在干燥的40~50℃的海沙中,1次25~30min,1次/d。观察沙疗后即时的膝关节周围血流情况,以及经过沙疗10d和20d后膝关节滑膜及软骨的病理改变。结果:沙疗后患侧膝关节活动改善,膝关节周围血管内血流明显增加,膝关节滑膜细胞层次逐渐减少、炎症细胞明显减少,但软骨细胞退变改善在光学显微镜下不明显。结论:沙疗能增加治疗部位的血流,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的消退,对正常关节无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89.
目的 了解我国中老年人群罹患骨关节炎现状及其关联因素。方法 采用2015年和2018年中国健康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纳入中老年人群(≥45岁)作为研究对象,运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老年人群骨关节炎的关联因素。结果 纳入7 050名中老年人,骨关节炎患病率为33.69%。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从个体社会人口学特征看,年龄≥60岁(OR = 2.254,95%CI:1.985~2.558)、女性(OR = 1.353,95%CI:1.200~1.527)是骨关节炎的危险因素;从慢性病患病情况看,患有高血压(OR = 1.228,95%CI:1.072~1.408)、心脏病(OR = 1.607,95%CI:1.361~1.897)、中风(OR = 2.303,95%CI:1.604~3.306)、肾脏疾病(OR = 2.147,95%CI:1.744~2.644)、胃部疾病或消化系统疾病(OR = 2.810,95%CI:2.487~3.175)是骨关节炎的危险因素;从居住环境看,居住在城市地区(OR = 0.637,95%CI:0.541~0.750)、住房有电梯(OR = 0.879,95%CI:0.785~0.985)、坐式厕所(OR = 0.669,95%CI:0.580~0.770)是骨关节炎的保护因素。结论 我国中老年人群骨关节炎患病状况不容乐观,其关联因素是多方面的,应从个体层面到环境层面重视对骨关节炎的防控。  相似文献   
90.
中医治疗膝骨关节炎,不论运用经方、时方,治法多以祛风、散寒、除湿、清热、化痰、活血化瘀以及补益肝脾肾等为主,常配合针灸、推拿、功能锻炼等理疗,临床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且具有疗效佳、不良反应少、安全、价廉等优点。此文主要从历代中医经典文献、中医方剂临床研究、中医方剂实验研究3个方面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