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49篇
  免费   272篇
  国内免费   355篇
医药卫生   19276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23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153篇
  2020年   121篇
  2019年   150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234篇
  2016年   260篇
  2015年   296篇
  2014年   519篇
  2013年   514篇
  2012年   843篇
  2011年   881篇
  2010年   873篇
  2009年   795篇
  2008年   891篇
  2007年   920篇
  2006年   971篇
  2005年   917篇
  2004年   968篇
  2003年   883篇
  2002年   880篇
  2001年   812篇
  2000年   718篇
  1999年   710篇
  1998年   766篇
  1997年   767篇
  1996年   758篇
  1995年   645篇
  1994年   544篇
  1993年   408篇
  1992年   303篇
  1991年   195篇
  1990年   98篇
  1989年   97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2篇
  1958年   10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1.
针灸是一种治之于外、调之于内的独特治疗方法。针灸的治疗效应与药物、手术等治疗方法有所不同,同样一个病证,使用同一种针灸方法和操作技术,而产生的效应并不一致,这一现象在针灸临床普遍存在。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十分复杂的。这与针灸本身的临床特性和各种影响因素有关。探讨针灸疗效的临床特性与影响因素,目的在于掌握针灸的临床特性,排除其影响因素,从而提高针灸疗效,使针灸疗法更有效地为人类的保健作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112.
针刺原穴引起肢体温度变化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目的是通过针刺对肢体皮肤温度影响的观察探讨针灸治疗的机理。检测结果表明,针刺后针刺肢体温度和对侧肢体温度均下降,针刺肢体的穴位温度变化均值为-0.69±0.64(℃),穴旁温度变化均值为-0.62±0.62(℃),任意点温度变化均值为-0.56±0.82(℃);对侧肢体的穴位温度变比均值为-0.41±0.86(℃),穴旁温度变化均值为-0.34±0.79(℃),任意点温度变化均值为-0.73±0.88(℃)。本文结果说明,针灸的治疗作用不但通过经络作用调整经络、脏腑的气血运行失调,还通过神经反射作用调节机体的功能失衡,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3.
114.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病之一。笔者几年来用温针治疗本病,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共治42例,其中男16例,女26例;工人18例,教师、会计、干部共24例;42例均无外  相似文献   
115.
116.
何东初 《陕西中医》1994,15(1):28-28
胆石症18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采用中药自拟排石汤加耳穴贴压治疗104例;对照组采用纯中药78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4.2%,对照组有效率83.3%,以治疗组效优。  相似文献   
117.
198 0年长夏 ,一张姓少年早出远行 ,路遇风雨 ,归来时忽手臂抽搐 ,震震然不已。急来我科就诊 ,察舌红 ,苔薄白而浊。议是风寒湿邪壅滞经络 ,速针太冲 ,抽搐立止。1 999年仲夏 ,卢姓媪 ,汗后手臂抽搐 ,2 0日不已。经输液、服西药无效 ,转我科诊治。观其手臂抽搐 ,缓缓然若虫之蠕动 ,不能持物。察舌淡 ,苔薄白 ,脉虚大。此气血两虚 ,不能荣养筋脉 ,选风门穴 ,1 3mm针浅刺 ,针下霍然病愈。按 上两例手臂瘛案 ,一例邪气盛 ,一例正气虚。河北、天津名医李毓麟 (已故 )老先生曾曰 :“躯干部穴多主补 ,肢体远端穴多主泻。”那少年寒湿侵入经脉中…  相似文献   
118.
慢性副鼻窦炎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常规治疗效果不佳且易反复,但笔者以玉屏风散合苍耳子散加减并配合西药、针灸、TDP照射治疗慢性副鼻窦炎,取得很好疗效,且不易反复,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9.
针灸治疗高血压的研究近况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高血压病是临床常见疾病,其发展常可出现脑、心、肾等脏器的器质性病变和功能性障碍。近年来,有关针灸治疗高血压病的报道颇多,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就1987年以来的有关文献作一综述。方法和疗效1.体针张氏等[1]单取双侧曲池,用75mm毫针直刺,根据患者胖瘦确定进针深度,得气后施捻转提插手法,使针感上传至肩,下行于腕,留针20分钟,其间运针2次,68例患者针刺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针前显著降低(均P<0.001)。牛氏[2]取双侧束骨穴,行提插捻转泻法,得气后留针40分钟,每10分钟行针1次,共治30余例,疗效满意。陈氏[3]报道针刺双侧人迎穴治疗本病取…  相似文献   
120.
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糖尿病脑梗死32例并与西药常规治疗28例对照比较,结果提示醒脑开窍针刺法能有效促进糖尿病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