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592篇
  免费   8235篇
  国内免费   4318篇
医药卫生   171145篇
  2024年   952篇
  2023年   3210篇
  2022年   2630篇
  2021年   3094篇
  2020年   2939篇
  2019年   2601篇
  2018年   1415篇
  2017年   2449篇
  2016年   3160篇
  2015年   4539篇
  2014年   7536篇
  2013年   8045篇
  2012年   11525篇
  2011年   11338篇
  2010年   8180篇
  2009年   7851篇
  2008年   15382篇
  2007年   9560篇
  2006年   9818篇
  2005年   12433篇
  2004年   6909篇
  2003年   7491篇
  2002年   7384篇
  2001年   4773篇
  2000年   3417篇
  1999年   2294篇
  1998年   1721篇
  1997年   1569篇
  1996年   1184篇
  1995年   1201篇
  1994年   1071篇
  1993年   743篇
  1992年   565篇
  1991年   622篇
  1990年   375篇
  1989年   402篇
  1988年   199篇
  1987年   180篇
  1986年   124篇
  1985年   100篇
  1984年   59篇
  1983年   35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8篇
  1976年   2篇
  1958年   11篇
  1957年   4篇
  1955年   3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老年人前瞻性记忆损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健康老年人前瞻性记忆改变的情况,初步探讨老年人基于事件的前瞻性记忆(EBPM)和基于时间的前瞻性记忆(TBPM)损害程度的区别.方法 建立前瞻性记忆的神经心理学测验方法,测试教育程度相匹配的40名健康老年人和40名健康成年人的EBPM和TBPM.结果 与成年组[EBPM(6.25±1.60)分;TBPM(5.38±0.87)分]相比,老年组的EBPM[(2.50±0.85)分和TBPM(4.93±1.07)分]均较成年组差(P<0.01,P<0.05),而EBPM损伤指数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老年组前瞻性记忆的EBPM和TBPM存在双分离.结论 老年人存在前瞻性记忆的损害,EBPM损害较TBPM损害更为显著.EBPM和TBPM的双分离表明其可能有不同的神经机制,推测额叶可能特异性地参与了EBPM.  相似文献   
992.
目的:观察天然细胞生长调控因子(NCGCF)对原代培养的神经细胞生长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取Wistar大鼠乳鼠的大脑皮层神经细胞作原代细胞培养,将培养皿编号后分别在奇数孔加入NCGCF,偶 孔加入对照剂,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两组神经细胞的生长情况。结果:加入NCGCF的实验组的神经细胞其突起长度较对照组长,生存时间也较对照组延长,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NCGCF具有促进神经细胞突起的生长并延长神经细胞生存时间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3.
目的:建立一种因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而诱导的大鼠局灶性脑梗死模型。方法:取S—D大鼠11只,分离左侧颈总动脉、颈外动脉和颈内动脉。结扎左颈外动脉远心端,夹闭左翼腭动脉和颈总动脉,经颈外动脉逆行插管并缓慢注入月桂酸钠至颈内动脉系统,造成大脑中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受损。结果:从模型动物的行为表现、梗死灶形态学和病理学进行考察,10只大鼠均产生一定程度的脑梗死表现,造模成功率为90.9%。结论:该模型的稳定性和重复性较好,能在大脑中动脉的供血区产生恒定的梗死灶,适合进行脑缺血损伤的有关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994.
为了研究Peyronie病 (阴茎海绵体硬结症 )的临床表现和自然病程 ,作者回顾性分析了 1992年至 2 0 0 0年 30 7例Peyronie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阴茎变形情况、勃起状态和预后。患者年龄 2 3~ 76岁 ,平均 (5 2 .8± 9.3)岁 ,<4 0岁者占 9.4 %。最常见的症状是阴茎变形 (80 .0 % )、勃起疼痛 (2 1.8% )和海绵体硬结 (15 .3% ) ,这些症状可以同时出现。 15 .0 %的患者 (平均年龄 5 9.4±6 .5岁 )不知道患病 ,而在勃起功能障碍的检查中发现。常见的弯曲类型是背侧(4 5 .6 % )和侧方 (2 9.3% )。弯曲角度 <30°者占 4 2 .7% ,31°~ 6 0…  相似文献   
995.
阿霉素肾病大鼠药理应用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Wistar或SD大鼠静脉注射阿霉素造成的急性模型类似微小病变性肾病综合征 (NS) :光镜下病变甚微 ;电镜下肾小球上皮细胞足突肿胀、融合。处理鼠一般于用药后 4~6d出现蛋白尿 ,13~ 15d出现大量蛋白尿 ,30d左右出现显著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明显水肿[1] ,目前已广泛应用于NS的各种实验研究。本文就阿霉素肾病 (AN)大鼠在国内NS药理应用研究方面的进展作一概述。   1 抗氧化剂AN鼠的发病机理与氧自由基 (OFR)产生、脂质过氧化物 (LPO)形成 ,对肾小球和肾小球上皮细胞产生毒性 ,造成肾小球滤过膜电荷屏障缺损和对分子控制的缺乏 ,…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不同重建方法在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46例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后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采用准直2.5mm,层厚3.0mm,螺距为6,重建方法为容积显示技术(volume rendering,VR)、表面阴影遮盖显示(shade surface display,SSD)及最大密度投影法(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并对三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46例中有1例术后内支架出现局限性断裂,VR及MIP均清晰显示了内支架的变化,SSD未能显示。1例内支架展开不良,三种重建方法均明确显示;6例术后出现渗漏,VR清晰显示渗漏的部位、形态及内漏量,MIP、SSD仅显示其中的5例,三者中以VR显示最佳。在显示支架内血流情况及瘤周血栓方面,VR能明确支架内有无血栓形成及腔内隔绝术后的转归变化,VR显示1例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SSD及MIP未能显示。结论:多层螺旋CT能在较短时间内进行大范围的扫描,有利于主动脉病变的检查;VR图像优于SSD及MIP,能为术后内支架情况提供更多更准确的信息,VR技术应作为主动脉瘤内支架术后的首选三维重建方法。  相似文献   
997.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这一概念1995年由Bowler和Hachinski[1]首次提出,它包括了所有与血管因素有关的认知改变,涵盖了血管性认知损害从轻到重的整个发病过程,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认知功能关系的研究国内少有报告.我们对4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了研究,探讨颈动脉硬化对认知功能的影响,为血管病所引起的认知功能损害的早期预防和干预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998.
心理干预对错[牙合]畸形治疗中合作行为及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错[牙合]畸形患者正畸治疗中合作行为及结果的影响。方法:对门诊口腔科60例青少年[牙合]畸形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由从事正畸工作5年以上的主治医师采用标准方丝弓技术进行矫正治疗,干预组同时实施心理干预等心理治疗。将两组治疗中的合作行为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心理干预组自律性、主动性、自觉性、矫治时间、满意度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心理干预对青少年正畸患者治疗中合作行为和结果有明显影响,通过心理干预能提高矫治的效果,保证治疗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999.
肾下型腹主动脉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总结26例肾下型腹主动脉瘤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多来手术治疗26例肾下型腹主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全组26例,术前均经影像检查证实诊断。行择期手术21例,破裂型腹主动脉瘤急诊手术5例。26例均行腹主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重建术。结果围手术期死亡2例,均为急症手术患者,总病死率7.7%,急诊手术病死率40.0%。随访时间1-5年。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6%,88%,75%。死亡原因均与腹主动脉瘤和手术无关。结论CTA检查是诊断腹主动脉瘤的可靠方法。手术治疗仍是治疗腹主动脉瘤的重要方法。瘤体直径不是决定手术的唯一指征。影响手术的危险因素主要是高龄、严重的心肺疾病和肾功能不全。  相似文献   
1000.
中医痰证现代研究指标的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中医痰证现代研究指标的探讨李以义李普海史玲于波(山东威海市中医院威海264200)本文仅对痰证的现代研究,提出以下看法与同道商榷,不妥之处,敬请斧正。1“痰证”和“血瘀证”的关系1.1“痰”和“血”均来源于“津液”《内经》云:[1]“营气者,泌其津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