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655篇
  免费   6596篇
  国内免费   5299篇
工业技术   122550篇
  2024年   615篇
  2023年   2255篇
  2022年   2278篇
  2021年   2928篇
  2020年   2887篇
  2019年   3958篇
  2018年   1773篇
  2017年   2718篇
  2016年   3301篇
  2015年   4358篇
  2014年   8886篇
  2013年   7225篇
  2012年   8134篇
  2011年   8494篇
  2010年   7048篇
  2009年   7422篇
  2008年   7927篇
  2007年   6480篇
  2006年   5383篇
  2005年   5457篇
  2004年   4789篇
  2003年   4002篇
  2002年   2955篇
  2001年   2290篇
  2000年   1772篇
  1999年   1272篇
  1998年   1174篇
  1997年   962篇
  1996年   811篇
  1995年   741篇
  1994年   561篇
  1993年   377篇
  1992年   364篇
  1991年   312篇
  1990年   256篇
  1989年   254篇
  1988年   61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基于“以学生为本”的OBE教育理念,本文对电气人才创新能力培养进行了探索。整个过程将专业课程体系契合学业规划以明确学生学习目标;学生参与理论、实践教学和平台搭建,在夯实其理论知识的同时丰富教学资源;在创新考核中采用“螺旋递进式”的师生互动模式,全程培养学生自主的创新能力。多年实践探索表明学生在课程实践、学科竞赛、论文发表和申报专利等方面的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3.
4.
5.
《门窗》2019,(17)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逐渐发展,我国对于施工过程中的工程造价跟踪审计问题也越来越重视。其在施工阶段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本文通过对于多个工程项目在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跟踪审计工作进行调查分析。进而总结出在审计工作过程中所需要注意的几个施工重点问题,希望可以给管理工作者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6.
7.
抱杆系统是悬浮式内拉线抱杆分解组塔施工安全的决定性影响因素,但由于其受力复杂且难以实时感知,造成铁塔组立施工难度过大甚至产生事故。为此,结合当前发展的无线物联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悬浮抱杆组塔无线监测系统。通过对悬浮式内拉线抱杆分解组塔工艺的分析,获取了抱杆系统的安全薄弱点,从而明确了系统功能原理与模块组成。针对抱杆及其拉线系统的受力、倾角、风速、高度、距离等数据特点,选择相应传感器进行实时数据监测与采集;并针对监测点分布广、层级多的特点,采用LoRa树型组网模式,形成以上位机为网络总节点的一主多从无线传输方式。系统采用阵列巡检应答通信模式,各信道通过时分进行有序利用,数据延迟控制在ms级以内,并通过临限预警功能将各危险点数值控制在安全范围之内,保证施工全过程的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8.
开放式复杂网络下知识的快速流转及有效分配决定着跨时空知识创新与价值创造的实现,在揭示开放式知识网络典型特征的基础上,结合网络参与主体的联合程度,针对联合式、强驱动式及无意识式多重驱动模式阐述知识结构布局的存量、流量和转量的影响要素与作用机理。建立开放式知识网络总量的二元时空交流域方程,深入挖掘网络时空分布的测度方法与演化特征。运用多层次案例研究方法,分析2012~2017年间3类知识服务网络的产生与演变过程,提出知识网络的治理策略。研究发现,不同驱动模式下的网络知识构成伴随组织形态不断演化发展,呈现为获取渗透、交换潜化、扩散倍化及转化应用4个阶段。知识市场缺口与地理缺口的时空距离不断减少,知识溢出效果不断增强,有效的知识治理方案有助于开放式知识系统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10.
为了提高移动设备上眼动跟踪的精度和效率、降低硬件成本,提出基于注视点回忆的眼动数据感知计算方法.首先利用人的短时记忆特性建立注视点回忆和自我报告机制,要求用户点击移动设备屏幕来提交注视点位置数据;然后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方法建立注视点数据误差补偿模型,对用户回忆和提交的注视点数据进行校正,进一步提高数据精度.为了验证数据误差补偿模型的效果,设计并开展了用户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数据误差补偿模型后,对于不同类型的测试任务和测试图片,注视点回忆数据精度提高15%~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