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35篇
  免费   561篇
  国内免费   265篇
医药卫生   776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114篇
  2021年   195篇
  2020年   201篇
  2019年   123篇
  2018年   122篇
  2017年   170篇
  2016年   168篇
  2015年   185篇
  2014年   454篇
  2013年   444篇
  2012年   544篇
  2011年   620篇
  2010年   538篇
  2009年   434篇
  2008年   512篇
  2007年   540篇
  2006年   467篇
  2005年   344篇
  2004年   243篇
  2003年   192篇
  2002年   164篇
  2001年   154篇
  2000年   122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封闭温度、时间、BSA浓度、Twen20浓度及混合标本个数5因素各2水平对混合血清法检测抗-HCV的影响。方法应用正交设计的方法进行实验分组,采用EIA法检测抗-HCV。结果封闭条件为0.5%BSA,37℃,30min;洗涤液为0.15%Tween20,混合标本个数为5。采用正交设计的实验方法可减少75%的实验次数。结论在进行多因素的实验研究时,正交设计是一种高效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42.
病原生物学多媒体网络互动教学实验室的建设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病原生物学多媒体网络互动教学实验室的建设和应具备的功能 ,论述了多媒体互动网络的建成对病原生物学实验教学环境和实验教学效果的积极促进作用 ,并对实验室以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3.
There are relatively few papers which prove that one nerve anastomotic agent for the facial nerve is superior to any other. Previous experiments on the division and anastomosis of the facial nerve have failed to consider the indeterminate variables involved, i.e. operator variability, controls and the reaction of the materials on normal nerve tissue. In this experiment, a variety of anastomotic agents were tested to see if the anastomotic agents themselves affected the extra-temporal facial nerve function. The absorbable suture, non-absorbable suture, glue and tube wrap used had no effect on normal nerve tissue or on the anastomosis of the sectioned facial nerve of the rat compared with simple laying together of the divided ends of the divided nerve.  相似文献   
44.
本实验采用雄性健康家兔18只,分成两个实验组和1个对照组,每组6只。实验组家兔分别每月气管注入氧化铍8mg/kg、16mg/kg,连续两次;对照组注入生理盐水。结果两个实验组分别在染毒后4个月、3个月均形成了肺部肉芽肿病变。实验发现,免疫指标与X线表现及病理改变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免疫指标阳性反应在某种程度上能反映出病理组织学改变。给临床诊断铍病提供了部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5.
肾宁口服液对兔膜性肾病模型肾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肾宁口服液治疗膜性肾病的实验研究.方法用阳离子牛血清白蛋白(C-BSA)制备家免膜性肾病模型,设立正常对照组、中药治疗组、激素治疗组和模型组.每周测定一次24h尿蛋白,实验结束时测定血浆白蛋白、血脂和肾功能等生化指标.结果肾宁口服液中药治疗组的24h尿蛋白、血脂和肾功能等生化指标较模型组明显改善(P<0.01或P<0.05),而激素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肾宁口服液能降低尿蛋白,提高血浆白蛋白,改善肾功能,对膜性肾病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46.
从胆汁中提取胆红素,所得成品,其含量和收率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通过正交表实验选择,结果表明,最主要因素为醇析酸化pH值,其次为乙醇浓度、乙醇用量和抗氧剂用量等。  相似文献   
47.
目的 在预防医学专业本科学生中开展开放性实验,探索实验教学改革方法,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科研能力。方法 针对预防医学专业大四学生,以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实验课程为抓手,进行开放实验教学,然后用问卷调查评估实验效果。2016级预防医学专业学生147人为对照组,开展常规验证性实验;2017级预防医学专业学生176人为试验组,开展开放性实验。从综合考评成绩、教师自评、学生满意度调查3个方面进行评价。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卡方检验。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期末考试理论成绩是[(84.37±10.45)分 vs. (81.44±9.22)分](t=2.68,P=0.008),实验技能成绩是[(93.66±3.89)分 vs. (88.41±5.67)分](t=9.51,P<0.001),两组相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问卷调查显示,试验组学生对于学时安排(χ2=8.31,P=0.004)、小组协作(χ2=21.10,P<0.001)、考核形式(χ2=7.92,P=0.005)、提升科研论文撰写能力(χ2=17.56,P<0.001)、提高实践技能(χ2=11.70,P=0.001)、逻辑思维和语言组织表达能力(χ2=10.33,P=0.001)的满意度更高。学生认为开放实验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但是对于就业优势的培养作用有限。学生认为开设专业课的开放性实验具有充分必要性。结论 在预防医学专业学生中开展开放性实验对于学生提升专业素养、增强实践和科研能力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48.
摘要 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讨中药通过健脾作用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用药规律、药效物质基础及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 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和PubMed数据库中检索健脾中药复方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文献,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在线分析软件和SPSS Modeler 18 统计分析软件寻求核心药物组;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GeneCards数据库、OMIM数据库检索、Cytoscape3.7.2软件、STRING数据库获取关键基因和主要有效成分,利用Metascape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率,采用qPCR法检测关键基因信使核糖核酸(mRNA)水平表达。结果 共筛选得到90篇有效文献,共计91首中药复方,党参-当归-黄芪为核心药物组合。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0(IL-10)、JUN为核心靶点,槲皮素、木犀草素、山奈酚、芒柄花素、豆甾醇为主要有效成分,其主要作用机制可能通过癌症的途径、TNF信号通路、p53信号通路等来实现。健脾中药黄芪、党参、当归提取物和有效成分芒柄花素、槲皮素对人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THP-1)具有促进增殖作用,芒柄花素对化疗诱导的THP-1细胞生长具有促进增殖的作用,芒柄花素能够抑制炎症细胞因子IL-6、IL-1β、TNF-α和刺激抗炎因子IL-10、原癌基因JUN的分泌。结论 初步揭示黄芪等多种中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发挥健脾作用,参与抗肿瘤、抗炎、免疫调节等相关信号通路,治疗白细胞减少症。  相似文献   
49.
单钉——沟槽柱翼钢板的生物力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自行研究设计的单钉-沟槽柱翼钢板复位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预先采用6具成人尸体的L3-S3骨骼做成椎弓崩裂并滑脱模型,采用临床I型手术方法进行了复位固定,在每片钢板上粘贴6片电阻应变片,进行中心和偏心加载试验,同时进行了弯矩和扭矩试验,在586微机上进行了线性回归分析,求出了线性方程及线性相关系数r,中心和偏心加载达到900N未出现钢板松动,扭矩和弯矩在833N;cm和666.4N.cm以内左右  相似文献   
50.
本文采用三维光弹性实验方法观察了正常腰椎活动节段的应力分布。用精密浇铸,严格几何相似的光弹性环氧树脂腰椎和硅橡胶椎间盘模型进行三维光弹性实验,并观察腰椎的等应力差图和有效应力值分布。本实验观察到,腰椎椎体上下缘应力分布较均匀对称,其后缘应力大于前缘,后部结构应力较小。作者认为,三维光弹性实验方法具有直观性强,能有效和准确地确定腰椎的应力分布,对腰椎生物力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腰椎后缘应力大于前缘,使椎体后缘承载较大,将会增加腰椎间盘退变和损伤的机会,这可能是引起腰腿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