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947篇
  免费   14660篇
  国内免费   5696篇
医药卫生   202303篇
  2024年   242篇
  2023年   2127篇
  2022年   3205篇
  2021年   6414篇
  2020年   5710篇
  2019年   5866篇
  2018年   5676篇
  2017年   5815篇
  2016年   5924篇
  2015年   6035篇
  2014年   9667篇
  2013年   10892篇
  2012年   9101篇
  2011年   10778篇
  2010年   9214篇
  2009年   9050篇
  2008年   8916篇
  2007年   9896篇
  2006年   9123篇
  2005年   8810篇
  2004年   7832篇
  2003年   6919篇
  2002年   5173篇
  2001年   4968篇
  2000年   4122篇
  1999年   3826篇
  1998年   2836篇
  1997年   2471篇
  1996年   2524篇
  1995年   2440篇
  1994年   2129篇
  1993年   1917篇
  1992年   1626篇
  1991年   1398篇
  1990年   1148篇
  1989年   1059篇
  1988年   977篇
  1987年   760篇
  1986年   568篇
  1985年   698篇
  1984年   729篇
  1983年   466篇
  1982年   557篇
  1981年   479篇
  1980年   408篇
  1979年   353篇
  1978年   277篇
  1977年   225篇
  1976年   263篇
  1975年   16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991.
Ilizarov技术矫正儿童僵硬型马蹄内翻足畸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Ilizarov技术矫正僵硬性马蹄内翻足畸形的方法和效果。[方法]作者在2000年3月~2005年3月间,使用Ilizarov技术矫正9例11足重度僵硬性马蹄内翻足畸形,将连接于胫骨、跟骨、跖骨的外固定环互相连接、组合成复杂的三维外固定架,通过逐渐调整外固定架矫正畸形,从而使患足达到或接近正常足的外形和功能。[结果]按Garceau标准评定疗效,优6足,良4足,差1足。[结论]Ilizarov外固定架三维矫正马蹄内翻足畸形效果确实,尤其适用于大年龄儿童之僵硬、复发或难治性马蹄内翻足,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2.
心磷脂(CL)是维持线粒体能量代谢所必需的一种磷脂,参与了众多重要生理过程。此文对CL的结构、合成和转化;在维持线粒体正常功能中的作用;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中的改变以及和线粒体功能的关系等作了逐一阐述,说明CL与I/R损伤导致的细胞死亡关系密切,CL量或性质的改变在细胞凋亡中处于中心地位。  相似文献   
993.
胆固醇通过分布于十二指肠和近段空肠黏膜上皮细胞刷状缘膜的Niemann—Pick C1样蛋白1摄取,ATP结合盒G5、G8抑制小肠对胆固醇的摄取过程。进入上皮细胞的胆固醇大多数被乙酰辅酶A,胆固醇转乙酰基酶2酯化,随后通过组装形成乳糜微粒,经淋巴管进入血循环;另一部分胆固醇则以未酯化形式直接进入血循环形成高密度脂蛋白颗粒。这些过程受核受体——肝脏X受体的调控。年龄、性别、黏膜屏障和小肠传输速度也影响胆固醇的吸收。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检测兔肢体爆炸伤创面组织IL-1、IL-6、TNF-α和CRP含量。[方法]新西兰大白兔24只,随机分为炸伤后即刻取材组(A组,n=12)和炸后1h取材组(B组,n=12);0.9g铜壳单质猛黑索金炸药(RDX)以海绵间隔5cm,绑于左下肢股部中段前外侧,电引爆,分别取爆炸中心区(Ⅰ区)、爆炸边缘区(Ⅱ区)、爆震区(Ⅲ区)的肌肉组织,测IL-1、IL-6、TNF-α、CRP的含量并取对侧肢体肌肉组织做对照研究。[结果]炸伤后两组各区标本IL-1、IL-6、TNF-α、CRP含量均比正常组织高,差异显著(P〈0.05),且从Ⅰ区、Ⅱ区到Ⅲ区,含量依次降低,差异显著(P〈0.05):A组:Ⅱ区与Ⅲ区的IL-1含量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Ⅰ区与Ⅲ区、Ⅱ区与Ⅲ区的IL-6含量差别有极显著意义(P〈0.01)。Ⅰ区与Ⅲ区的TNF-α、CRP含量差别有极显著意义(P〈0.01),Ⅰ区与Ⅱ区、Ⅱ区与Ⅲ区的含量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其余各区的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Ⅱ区与Ⅲ区的Ⅱ-1、IL-6、TNF-α含量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Ⅰ区与Ⅲ区、Ⅰ区与Ⅱ区、Ⅱ区与Ⅲ区的CRP含量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其余各区的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A、B两组比较,炸后组织中上述因子表达虽有增强,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肢体爆炸伤1h内,创面组织中IL-1、IL-6、TNF-α、CRP表达增强,不同区域间表达有差异。  相似文献   
995.
血浆置换治疗97例重型肝炎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叶卫江 《药品评价》2007,4(1):30-32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时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血浆置换治疗97例重型肝炎时出现的并发症的有关资料,分析各种并发症发生的原因。结果26.6次治疗中共出现并发症131次,发生率达49.3%。按发生率高低依次为皮疹、麻木和(或)搐搦、血压下降、胸闷、失衡综合征、置管处渗血、体外循环凝血及置管处渗液。结论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时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但经处理均能缓解,可以在严密监护下实施。  相似文献   
996.
Zusammenfassung Suizide gehören im Jugendalter zu den häufigsten Todesursachen. Die Herstellung eines Gesprächskontakts mit dem suizidalem Kind oder Jugendlichen und den Eltern in einer neutralen akzeptierenden Haltung ist dabei von zentraler Bedeutung. Die Aufgabe des Notfallarztes vor Ort besteht darin, die vitale Gefährdung einzuschätzen. In der Notaufnahme eines Krankenhauses sind die Entstehungsbedingungen der suizidalen Handlung, das Vorliegen weiterer Verhaltensprobleme, aufrechterhaltende Bedingungen im familiären Umfeld zu klären und eine weiterführende Krisenintervention einzuleiten. Die Aufnahme in einer Klinik, in der kinderpsychiatrische Fachkompetenz verfügbar ist, ermöglicht eine detaillierte Bestandsaufnahme und Aufarbeitung. In den daran anschließenden Behandlungsschritten sollen geeignete Problemlösemöglichkeiten und eine Zukunftsorientierung entwickelt werden.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外科治疗巨大肝癌的可行性及其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巨大肝癌的临床资料,并对外科治疗中遇到的主要困难和相应的对策进行分析总结。结果72例肝癌中合并门静脉、肝静脉、IVC及胆管癌栓分别为11例、1例、1例和4例。合并乙肝肝硬化68例,丙肝肝硬化和无肝硬化各2例。72例中行Ⅰ期和Ⅱ期肝切除术分别为48例和24例;其中规则性右半肝和左半肝切除术分别为10例和15例、联合肝段切除术47例。术前PVE 6例;全肝、患侧半肝血流阻断切肝术分别为5例和8例。术中行门静脉、肝静脉、IVC及胆管癌栓取出术分别为11例、1例、1例和4例。72例中治愈69例(占95.8%);围手术期死亡3例(占4.2%)。术后1年生存率达76.4%(55/72)。结论巨大肝癌的手术治疗是安全可行的。充分评估和正确应对外科治疗过程中的主要困难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PCR检测大鼠外周血及腹水中细菌DNA对空肠-空肠、回肠-回肠吻合口瘘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健康Wistar雌性大鼠5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A组为假手术组;B组为空肠-空肠吻合组;C组为空肠吻合口瘘组;D组为回肠-回肠吻合组;E组为回肠吻合口瘘组。采集手术前后外周血及术后腹水,抽提DNA, 比较lacZ基因和16SrRNA基因的PCR阳性率,并观察各组的病理学情况。结果:(1)C,E组术后外周血lacZ基因PCR阳性率与B,D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C,E组术后外周血16SrRNA基因PCR阳性率显著高于B,D组(P<0.05)。(2)C,E组腹水lacZ基因和16SrRNA基因PCR阳性率均显著高于B,D组(P<0.05)。(3)C,E组腹水lacZ基因阳性率显著高于外周血(P<0.05);C,E组腹水16SrRNA基因阳性率与外周血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PCR检测术后外周血16SrRNA基因对空、回肠吻合口瘘的早期诊断有一定意义;(2)检测术后腹水lacZ基因和16SrRNA基因对空肠-空肠、回肠-回肠吻合口瘘的早期诊断也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99.
进展期胃癌术前CT与手术结果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CT检查对进展期胃癌手术可切除性的术前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对比93例进展期胃癌的CT表现及手术治疗的相关资料。结果胃底贲门癌23例,胃体部癌59例,胃窦部癌11例。肿瘤肿块最大者直径1.5~11cm。93例胃癌均显示胃壁有不同程度的增厚,部分胃壁有软组织肿块形成,黏膜面有溃疡形成,胃腔及贲门狭窄,贲门管壁增厚,食道下段受累以及周围组织器官侵犯等。CT对进展期胃癌的定位、定性诊断与胃镜活检和/或手术病理符合率高,肿瘤检出率可达100%。手术前判断为可切除组的手术切除率达93.3%;不宜手术切除组病例的不能切除率为75.0%。结论胃癌术前CT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CT对肿瘤的可切除性评估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00.
患者,女,37岁。于10年前无意中发现左耻骨联合部有一骨性包块,无症状,未行诊治。近5年来肿块渐大,劳累后有轻度不适感,休息后症状消失,因羞于部位未行诊治。近年来肿大明显,劳累后不适症状加重,下腹部胀痛,影响劳动而就诊。查体:耻骨联合左侧旁有一骨性包块,约3.5cm×5cm大小,质地硬,表面不光滑,突向盆腔,无活动度,有轻压痛,皮肤色泽、皮温正常,无血管异常表现。脊柱四肢未见异常。既往无重大病史,无家族遗传史。X线片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