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9篇
医药卫生   69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51.
我院呼吸内科真菌性医院感染的调查与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真菌性医院感染的分布、基础疾病、危险因素和耐药性。方法对142例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并统计资料。结果呼吸内科真菌性医院感染以白色念珠菌为主,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扩张、肺癌占基础疾病的前3位,患者抵抗力下降和侵入性诊疗措施是其主要的危险因素,真菌的耐药性也逐渐增多。结论临床上应重视呼吸内科患者的真菌性医院感染,改善患者的基础状况,合理诊疗,减少真菌耐药性的发生,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呼吸内科真菌性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52.
目的 了解支气管扩张 (支扩 )症顽固性咯血的可能原因 ,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19例因顽固性咯血经术前胸部CT及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支扩的病例 ,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患者均无营养不良及杵状指 ,肺部罗音少 ;影像学改变明显、胸部CT显示支扩更为明确 ;切除肺部标本可见胸膜、软骨及肺血管发育不良 ,标本剖面有脓液 ;病理学镜下示粘膜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的慢性炎症改变为著。合并曲菌感染 8例 (42 % )。结论 支扩顽固性咯血 ,感染可能是重要原因。除细菌感染外 ,还应关注真菌感染  相似文献   
53.
目的了解昆明某医院近5年住院艾滋病患者血流感染病原分布。对比两种血培养瓶对不同病原菌的检出情况。 方法对2013-2017年住院艾滋病患者使用两种血培养瓶(普通血培养和分枝杆菌/真菌血培养)的培养结果进行回顾分析。 结果普通血培养阳性率5.8%,病原菌前5位为马尔尼菲篮状菌、新生隐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分枝杆菌/真菌血培养阳性率12.8%,病原菌前5位为分枝杆菌、马尔尼菲篮状菌、新生隐球菌、大肠埃希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结论2013-2017年艾滋病患者血流感染病原菌以真菌为主,马尔尼菲篮状菌和新生隐球菌为真菌感染的主要菌种;应用分枝杆菌/真菌血培养瓶,分枝杆菌检出率4.8%,分枝杆菌是引起艾滋病患者血流感染仅次于真菌的病原菌,分枝杆菌引起的血流感染不容忽视;普通血培养瓶配合分枝杆菌/真菌血培养瓶的使用可以增加艾滋病患者血流感染病原菌检出机会。  相似文献   
54.
目的 初步探讨常用真菌抗原检测方法1,3-β-D葡聚糖、半乳甘露聚糖、甘露聚糖、隐球菌荚膜抗原对非粒细胞缺乏宿主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诊断作用.方法 采用前瞻性临床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卫生部北京医院2007年2月至2009年2月收治的25例IFI确诊患者(包括念珠菌、曲霉、隐球菌、接合菌和肺孢子菌感染患者)、27例确诊细菌感染患者及25名健康志愿者,测定上述真菌的抗原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计算最佳诊断临界值,评价各种抗原检测方法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IFI组患者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值的中位数(四分位间距)为89.4(25.8,336.9)ng/L,均明显高于细菌感染组的8.1(5.0,34.9)ng/L(U=120.5,P<0.001)和健康对照组的3.8(3.8,26.0)ng/L(U=76.5,P<0.001).诊断侵袭性真菌感染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58(95%CI为0.758~0.958),最佳诊断临界值为71. 7 ng/L,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5.0%(13/20)、92.3%(48/52)、76.5%(13/17)及87.2%(48/55).IFI组中念珠菌感染患者血清甘露聚糖抗原检测值的中位数(四分位间距)为1.13(0.44,1.22)μg/L,明显高于非念珠菌感染患者的0.21(0.14,0.27)μg/L(U=19,P<0.05)、细菌感染组的0.26(0.22,0.32)μg/L(U=36.5,P<0.001)和健康对照组的0.25(0.22,0.30)μg/L(U=29.5,P<0.001),诊断念珠菌感染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4(95%CI为0.757~1.031),最佳诊断界值为0.41μg/L,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3.3%(10/12)、90.4%(47/52)、66.7%(10/15)及96.0%(47/49).半乳甘露聚糖抗原检测诊断曲霉感染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25.0%(1/4)、96.1%(50/52)、33.3%(1/3)及92.6%(50/54).隐球菌荚膜抗原诊断隐球菌感染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为100%.多种抗原检测方法联合应用可提高真菌感染的确诊率.结论 血浆1,3-β-D葡聚糖、血清甘露聚糖及隐球菌荚膜抗原检测法可对非粒细胞缺乏宿主IFI的诊断提供帮助,血清半乳甘露聚糖抗原检测对非粒细胞缺乏宿主曲霉感染的诊断价值尚需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5.
真菌致敏的严重支气管哮喘三例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真菌致敏的严重支气管哮喘(SAFS)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自2005年5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3例SAFS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案及预后,同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3例患者中女性2例、男性1例,年龄分别为55岁、52岁和61岁,哮喘病史4~40余年;均为哮喘反复发作,真菌皮肤试验阳性,血清IgE<1000 IU/ml,痰培养均有烟曲霉生长,胸部高分辨CT均未发现支气管扩张和肺部浸润影.2例患者血清半乳甘露聚糖(GM)抗原检测阳性.3例患者确诊SAFS后,加用抗真菌治疗4~22个月,临床喘息症状缓解,复查GM转阴.结论 对于哮喘反复发作且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如果真菌皮肤试验阳性而 IgE又无明显增高,应考虑到SAFS的可能,加用抗真菌治疗可控制喘息症状.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COPD患者痰真菌培养阳性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期间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山医院及华东医院呼吸科住院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病史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收集到78例患者,以痰真菌培养结果分组,痰真菌培养阳性组与阴性组在性别、年龄、糖尿病史、吸烟史、雾化吸入史、累计口服皮质激素及皮质激素吸入史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抗生素使用种类、使用时间、累计静脉使用皮质激素剂量和使用时间等方面差异显著(P0.01)。多因素分析提示抗生素和皮质激素使用时间长及皮质激素静脉使用剂量大是痰真菌培养阳性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长期大量皮质激素的使用,长期应用多种广谱抗生素是COPD患者下呼吸道真菌定植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7.
分离鉴定一株具有免疫活性的海南红树林真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探菌株PH0038发酵液的免疫增强活性,同时对菌株进行鉴定。方法以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增殖为指标,利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菌株的免疫活性。从菌株的菌落特征、形态特征r、DNAITS序列及其系统发育分析对菌株PH0038进行鉴定。结果 PH0038的发酵液冻干成粉后,进行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增殖实验,有较强的免疫增强活性,通过各种指标鉴定菌株PH0038为Penicillium sp.LF41。结论菌株PH0038的发酵液可能对人体免疫系统有免疫增强效果。  相似文献   
58.
近年来随着真菌感染频率的增高,唑类抗真菌药物随之被越来越多运用于临床治疗中,但耐药率逐年上升,成为困扰临床治疗真菌感染的难题之一。真菌对唑类药物耐药性的产生是多种复杂因素作用的结果,但主要是由于某些靶酶及耐药基因表达的增加造成的。文章着重介绍真菌唑类药物耐药性产生的机制以及相关耐药基因的研究进展,为临床合理使用唑类药物和研发新型抗真菌药物提供用药策略及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9.
肝衰竭患者并发真菌败血症2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肝衰竭患者并发真菌败血症的临床特点。方法以1986年1月-2006年6月收治的肝衰竭患者,血培养有真菌生长者为研究对象。结果符合真菌感染诊断509例,其中发生真菌败血症者共21例(4.13%),60岁以上16例(76.19%),住院天数平均42.5d。给予抗真菌治疗后治愈5例,好转4例,死亡和/或无效12例。结论真菌败血症多发生于基础疾病重、免疫力低下的肝衰竭患者,死亡率高。其主要病原菌为酵母菌属。延误诊断、治疗不正确以及疗程不足、原发病严重的病例预后差。  相似文献   
60.
朱早君   《中国医学工程》2010,(3):10-11,14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真菌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FVAP)的易患因素和病原学特点。方法将2005年1月-2009年10月收治的84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分为FVAP组和非真菌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NFVAP)组,比较两组真菌感染的易患因素;分析FVAP组病原菌的分布特点。结果 FVAP组全身应用激素、联合应用抗菌药物和机械通气时间较长(大于7天)的比例显著大于NFVAP组(p0.05);FVAP组痰标本共培养出真菌30例,其中假丝酵母菌属24株,占80%(白色假丝酵母菌14株,占46.6%;热带假丝酵母菌6株,占20.0%;克柔假丝酵母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各2株,各占6.7%);烟曲霉菌6株,占20.0%。结论为避免FVAP的发生应严格掌握全身应用激素适应症和剂量,避免联合抗菌药物的应用和尽可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明确感染真菌菌属及其敏感药物,对临床选择有效的抗真菌治疗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