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2篇
医药卫生   18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3 毫秒
91.
92.
毛萼香茶菜提出物的抗炎抑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萼香茶菜提取物腹腔注射200mg/kg可抑制组织胺引起的小鼠肠系膜浆液渗出性炎症;灌胃给药200mg/kg可抑制鲜鸡蛋清所小鼠急性踝关节肿胀,并可抑制角叉菜胶所致大鼠急笥踝关节肿胀;皮下注射50mg/kg可阻滞灭菌棉球所致的结缔组织增生;6.6-15.0mg/ml对八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四联球菌,肺炎杆菌及枯草杆菌等有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93.
目的 探讨小柴胡汤(柴胡、黄芩、半夏、生姜、人参、甘草和大枣)及其药群配伍的抗炎作用,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在大鼠胸腔内注射1%角叉菜胶0.2ml诱发胸膜炎模型。中药各组分别给予小柴胡汤不同药群配方的中药灌胃(分别按如下组成和剂量:柴芩3.5g/kg,姜夏3g/kg,参草枣4.5g/kg,柴芩+姜夏6.5g/kg,柴芩+参草枣8g/kg,姜夏+参草枣7.5g/kg,全方11g/kg),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蒸馏水灌胃。连续给药5天,在未次给药后2h造模,造模12h后检测胸腔渗出液体积、渗出液中白细胞计数、髓过氧化物酶(MP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含量。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小柴胡汤及其药群配伍各组大鼠胸腔渗出液体积、渗出液中白细胞数量、MPO和TNF-α含量以及血清IL-8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柴芩组、姜夏组、全方组胸膜炎胸腔渗出液中IL-1β含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 小柴胡汤及其药群配伍均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对胸膜炎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其中柴芩组、全方组、姜夏组和参草枣组作用较优。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小柴胡汤及其药群配伍通过抑制TNF-α、IL-1β和IL-8等细胞因子的升高,抑制白细胞活化、浸润游走等环节有关。  相似文献   
94.
目的考察小柴胡汤及其药物配伍对角叉菜胶诱导的大鼠胸膜炎的影响.方法大鼠胸腔注射0.2 mL 1 %角叉菜胶诱导胸膜炎模型,中药各组给予小柴胡汤不同药群配方的中药灌胃1次(分别按如下剂量:柴芩3.5 g/kg,姜夏3 g/kg,参草枣4.5 g/kg,柴芩-姜夏6.5 g/kg,柴芩-参草枣8 g/kg,姜夏-参草枣7.5 g/kg,全方11 g/kg),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蒸馏水灌胃.连续给药5 d,在末次给药后2 h造模,造模12 h后检测胸腔渗出液体积、渗出液中白细胞计数、溶菌酶(LZM)、髓过氧化物酶(MPO)的含量(活性)以及血清NO、IL-8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小柴胡汤及其药群配伍各组大鼠胸腔渗出液体积、渗出液中白细胞数量、MPO含量以及血清IL-8、NO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胸腔渗出液LZM含量显著升高(P<0.01).结论小柴胡汤及其药群配伍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对胸膜炎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其中柴芩组、姜夏组、参草枣组和全方组作用较优.小柴胡汤及其药群配伍组(柴芩组、姜夏组、参草枣组)可能是通过抑制NO、IL-8的升高,抑制白细胞活化、浸润游走等环节产生抗炎效用的.  相似文献   
95.
目的:观察新的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2,6-二甲基-4-(3-硝基苯基)-1,4-二氢-3,5-吡啶二羧酸-3-甲酯-5-正戊酯(MN9202)对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血栓形成的影响,探讨其抗血栓形成作用的血液流变学机制。方法:大鼠sc角叉菜胶5mg·kg-1复制血栓模型。给药后观察大鼠尾部血栓形成状况,进行血液流变学分析。结果:MN92020.1、1、10μmol·kg-1能对抗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血栓黑尾的形成(P<0.05,P<0.01),呈现出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r=0.9995);0.01,0.1,1,10μmol·kg-1能降低RBC聚集指数(P<0.05,P<0.01),增强RBC变形性(P<0.05,P<0.01),但不改变RBC电泳迁移率;大剂量的MN92021,10μmol·kg-1能降低切变率为150·s-1、50·s-1、1·s-1时全血粘度。结论:MN9202具有对抗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血栓形成作用。其作用可能与其改善血液流变性特征有关。  相似文献   
96.
豨莶草生品和炮制品抗炎、抗风湿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豨莶草生品和炮制品抗炎、抗风湿作用的特点。方法 :采用角叉菜胶诱发大鼠足肿胀 ;二甲苯诱发小鼠耳肿胀 ;大鼠慢性肉芽肿 ;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结果 :莶草生品和炮制品 6.0 ,2.0g·kg-1可显著降低角叉菜胶诱发的足肿胀 ,足肿胀抑制率大于 4 0 % ,生品好于炮制品 ;生品和炮制品 6 .0 ,2 .0g·kg-1可预防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原发病变和继发病变 ,炮制品在起效时间、作用强度、维持时间等方面明显好于生品。结论 :莶草炮制品对佐剂性关节炎炎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明显好于生品 ;炮制品和生品对角叉菜胶引起的炎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两者无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97.
目的:考察"狮马龙"活络油对小鼠二甲苯所致耳肿胀的对抗作用,及大鼠由角叉菜胶所致的足跖肿胀的抑制作用,为该制剂治疗跌打损伤瘀血水肿的功能提供药效学依据.方法:采用二甲苯涂抹小鼠耳面,致使毛细血管渗出导致耳肿胀的实验方法和角又菜胶注射大鼠足跖部位致芡方法,观察"狮马龙"活络油对大鼠足跖肿的抑制作用和"狮马龙"活络油对二甲笨耳肿胀的对抗作用.结果:"狮马龙"活络油以1mL/Kg剂量涂抹小鼠耳面,能显著对抗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胀,与大豆油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别"狮马龙";活络油能显著抑制大鼠角叉菜胶所致的足跖肿胀.结论:"狮马龙"活络油能抑制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胀及活络油能显著抑制大鼠角叉菜胶所致的足跖肿胀,这一作用可能是该制剂化瘀消肿,治疗跌打损伤的药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98.
蜂胶提取液对大鼠急性胸膜炎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蜂胶的抗炎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4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模型对照、阳性对照(给予醋酸强的松)、蜂胶乙醇提取液和蜂胶水提取液组。注射角叉菜胶以建立急性胸膜炎模型。测定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血清中MDA含量、SOD活性、溶菌酶含量和GSH-PX活性及胸腔渗出液中蛋白质含量、炎症介质NO和PGE2的含量。结果蜂胶的乙醇提取液和蜂胶的水提取液可对抗胸膜炎大鼠胸水增多,抑制中性粒细胞升高,明显降低血清中的MDA含量,增加SOD活性,降低溶菌酶含量和GSH-PX活性,明显降低胸腔渗出液中的蛋白质含量,显著减少炎症介质NO和PGE2的生成,减轻炎症反应的发生程度。结论蜂胶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降低NO和前列腺素间的相互作用,减少各种蛋白激酶的激活效应是其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9.
鹅不食草挥发油对角叉菜胶致大鼠急性胸膜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鹅不食草挥发油的抗炎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角叉菜胶致大鼠急性胸膜炎模型,观察鹅不食草挥发油大剂量(0.05mL·kg-1)、小剂量(0.1mL·kg-1)对急性炎症的影响。结果:鹅不食草挥发油对大鼠胸膜炎模型白细胞数增高表现出明显的对抗作用,能明显减少大鼠胸膜炎渗出液中一氧化氮(NO)的产生和前列腺素E2(PGE2)的生成,大剂量组能明显对抗胸膜炎大鼠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升高。结论:鹅不食草挥发油对角叉菜胶致大鼠急性胸膜炎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0.
目的观察孙氏止喘消咳液对3种鼠的喘咳痰及免疫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孙氏止喘消咳液和对照品分别对3种鼠给药测定豚鼠引喘潜伏期小鼠OD值及咳嗽潜伏期和2 m in内咳嗽次数小鼠支气管中酚红排泌量大鼠足跖肿胀度。结果孙氏止喘消咳液随剂量增加豚鼠引喘潜伏期延长,对氨水引起小鼠咳嗽次数有明显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关系,随剂量增加抑制作用明显加强,明显增加气管内酚红排泌量,随剂量增加能明显加强小鼠网状内皮细胞的吞噬功能。随剂量增加,抗急性炎症作用增强。结论孙氏止喘消咳液对呼吸系统的痰、咳、喘、炎症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化痰和提高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