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48篇
  免费   1450篇
  国内免费   348篇
医药卫生   26646篇
  2024年   207篇
  2023年   844篇
  2022年   691篇
  2021年   1040篇
  2020年   1065篇
  2019年   1222篇
  2018年   598篇
  2017年   1172篇
  2016年   1202篇
  2015年   1431篇
  2014年   2017篇
  2013年   1778篇
  2012年   1923篇
  2011年   1455篇
  2010年   994篇
  2009年   932篇
  2008年   1032篇
  2007年   1048篇
  2006年   1134篇
  2005年   1117篇
  2004年   605篇
  2003年   579篇
  2002年   532篇
  2001年   367篇
  2000年   258篇
  1999年   205篇
  1998年   180篇
  1997年   188篇
  1996年   166篇
  1995年   166篇
  1994年   107篇
  1993年   76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61.
患者,女,5岁.因右颈部肿物2个月,曾用"先锋霉素V"静脉点滴治疗2周无效入院,无结核病病史.  相似文献   
62.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是最多见的急腹症。其典型的临床表现是转移性右下腹痛及右下腹麦氏点处固定压痛,根据其典型的临床表现诊断并不困难,但临床上某些阑尾炎并无典型的症状、体征,有时易引起误诊。本院2005年3月曾收治1例不典型阑尾炎误诊为胆囊炎,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3.
2003~2006年,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急、慢性阑尾炎24例,取得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24例中,男22例、女2例,年龄18~56岁。21例有慢性阑尾炎史。临床表现为右下腹麦氏点疼痛、压痛、反跳痛,腹胀,腹肌紧张,包块形成,恶寒发热,恶心呕吐,大便燥结。少数患者血白细胞  相似文献   
64.
患者男,39岁,因右上腹隐痛就诊。患者20年前因外伤行脾切除术。  相似文献   
65.
经皮锁骨下静脉穿刺小儿右心导管检查先天性心脏病11例。9例从右侧锁骨下静脉穿刺成功,2例从左侧穿刺成功。本方法与过去切开大隐静脉作心导管检查对比,具有不用切开静脉,操作方便,缩短手术时间,减少伤口感染和可以再次使用已穿刺的静脉等优点。本组病例未发现合并症发生。  相似文献   
66.
病人 男,42岁。18岁体检时发现“心脏扩大”。40岁起无明显诱因间断发作心悸,持续数分钟,可自行缓解。外院行超声心动及CT示:右房扩大。曾口服倍他乐克、阿司匹林治疗,效果不佳。2005年7月,心电监护示:“房扑一比一下传”,心室率250次/min,伴血压下降,收缩压60mmHg(1mmHg=0.133kPa)。晕厥。心电图示右束支不完全传导阻滞。X线胸片正侧位示右心房大,心胸比率0.63。[第一段]  相似文献   
67.
1996年10月8日,笔者应用麟针治疗右股骨颈骨折1例,术后11年出现鱼麟针称位. 1 病例报告 患者,女,86岁,11年前(1996年10月8日)因右股骨颈骨折行手法复位,经皮锤麟针内固定,术后卧床6个月摄X线片骨折无愈合,但因鱼麟针位置合适骨折无再移位而继续固定,2年后复查骨折未愈合但移位不明显,其中2枚鱼麟针退出而拔出,1枚鱼麟针位置尚可,而未拔除继续固定.  相似文献   
68.
目的:观察用不同药物及不同治疗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效果。方法:将189例,ASA I-II级,随机分为3组,各组63例。A组:用硬膜外填充法治疗;B组:用右归丸治疗;C组:用右归丸合硬膜外填充法治疗。以疼痛作为治疗效果的观察指标,采用VA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价治疗效果及两年内的复发率,分别为治愈、好转、无效。结果:C组治疗与A、B组相比,起效快,病程时间短,复发率低,疗效高;A组复发率高于C、B组;B组治疗时间长。结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以右归丸合硬膜外填充法效果好。  相似文献   
69.
本文报告39例临床上除外右房肥大的P波高电压,此种P波高电压主要见于冠心病及急性颅脑疾患,二者之和占76.9%。其形态64%与肺性P波相同。产生的机制可能与结间束传导阻滞、中枢调节机能受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等有关。  相似文献   
70.
《临床心电学杂志》2007,16(6):435-436,470
征解6答案 房室沟左侧部位心外膜室速。诊断要点 本例心电图特征为规则的宽QRS波心动过速,心率155bpm。QRS波形态表现为右束支阻滞(V1导联QRS波直立,I和aVL导联明显倒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