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02篇
  免费   868篇
  国内免费   618篇
医药卫生   22488篇
  2024年   267篇
  2023年   859篇
  2022年   601篇
  2021年   596篇
  2020年   453篇
  2019年   316篇
  2018年   179篇
  2017年   205篇
  2016年   247篇
  2015年   382篇
  2014年   943篇
  2013年   1097篇
  2012年   1522篇
  2011年   1560篇
  2010年   1379篇
  2009年   1248篇
  2008年   1589篇
  2007年   1293篇
  2006年   1304篇
  2005年   1325篇
  2004年   1028篇
  2003年   786篇
  2002年   480篇
  2001年   401篇
  2000年   370篇
  1999年   294篇
  1998年   228篇
  1997年   263篇
  1996年   201篇
  1995年   176篇
  1994年   240篇
  1993年   125篇
  1992年   109篇
  1991年   125篇
  1990年   97篇
  1989年   116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通识教育已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在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需要进行通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延边大学医学院运用"三结合整合式"教学方法,基于生命科学为依托,创建了与特色学科紧密结合的《人体的奥秘》特色选修课程,对通识教育教学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92.
文题释义: CiteSpace:是一款可视化文献分析软件,能够显示一个学科或知识域在一定时期发展的趋势与动向,形成若干研究前沿领域的演进历程。CiteSpace可视化可以形成知识资源及其关联的图形,能够绘制、挖掘、分析和显示知识间的相互关系,识别重要的文献,有助于了解和预测科学前沿和动态,挖掘开辟新的未知领域。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是1982年Barde等首先在猪脑中发现的一种具有神经营养作用的蛋白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其受体分布在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骨和软骨组织等广泛区域内,但主要是在中枢神经系统内表达,其中海马和皮质的含量最高。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是一种对于突触可塑性、学习和记忆都很重要的蛋白分子。 背景:目前还没有关于“运动与认知”领域的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目的:运动对认知领域的研究越来越受重视,梳理该领域的研究进展,为相关领域研究者提供借鉴与参考。 方法:对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进行检索,文献检索式为:(TI=(exercise AND cognit*) OR TI=(exercise AND learning) OR TI=(exercise AND memory) OR TI=(exercise AND feeling) OR TI=(exercise AND thinking) OR TI=(exercise AND imagination) OR TI=(exercise AND language) OR TI=(exercise AND perception)) AND文献类型:(Article OR Review)。检索时间跨度为“1989-01-01/ 2018-12-25”。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所收录的2 175篇相关文献为内容,利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 结果与结论:近30年来,“运动与认知”领域的研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发文最多的国家与地区分布于北美和欧洲。该领域的研究既包含了应用性研究也包含了基础性研究,并且几乎涉及所有与认知相关的疾病研究。运动方式以有氧运动为主,但不同形式有氧运动如何影响不同人群的认知水平并不清楚。该领域通过众多学科经典的研究方法研究其认知相关指标与神经生物学指标。该领域包含了两大知识群,“运动对认知的改变”及“运动改变认知的机制”。在未来的研究中,还需加强跨地区及跨国家的合作;加强对各种运动的形式及强度的研究,寻找改善不同人群认知水平的最适运动;尽可能的使用多种指标评判运动对认知的影响。 ORCID: 0000-0002-8563-0495(李慧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993.
文题释义:文献计量学:是指用数学和统计学的方法,定量地分析一切知识载体的交叉科学。它是集数学、统计学、文献学为一体,注重量化的综合性知识体系。其计量对象主要是:文献量(各种出版物,尤以期刊论文和引文居多)、作者数(个人集体或团体)、词汇数(各种文献标识,其中以叙词居多)文献计量学最本质的特征在于其输出务必是“量”。 可视化技术:完整的地理空间信息可视化概念主要包括科学计算可视化、数据可视化和信息可视化。地理空间信息可视化技术的核心是为使用者提供空间信息直观的、可交互的可视化环境。 背景:研究认为,富血小板血浆可以促进组织的修复和再生。 目的:通过文献计量学的方法评价全球富血小板血浆领域的研究现状和热点。 方法:在web of science核心库中,采用普通检索的方式,以“platelet rich plasma”等为关键词进行主题检索,分析从建库至2018-12-25发表的相关研究。通过对已检索的文献按照国家地区、机构、出版年、来源出版物名称等分别进行索引和分析。使用Excel 2007进行描述性统计。使用VOS viewer (Leiden University,荷兰)软件对检索的全部条目进行分析并绘制图形。主要评价指标包括:共现关系、互引关系、共引关系以及合作关系图。 结果与结论:①共检索到8 499篇富血小板血浆方面的研究,研究数量和被引用次数逐年增加;②富血小板血浆研究数量排名前3名的国家是美国、意大利和日本;③富血小板血浆的学科方向和研究领域主要涉及5方面:生长因子功能的基础研究、骨再生领域研究、软骨或骨关节炎相关领域的临床研究、血小板功能研究以及干细胞相关研究领域;④基于大数据的分析结果提示,富血小板血浆的主要研究和应用领域在骨科,尤其是软骨再生和骨关节炎方面,未来富血小板血浆的研究重心和科技投入应该向其倾斜。 ORCID: 0000-0001-6966-3134(邢丹)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994.
文题释义: CiteSpace知识图谱:CiteSpace基于Java语言,将应用数学、统计学、文献计量学、信息科学等各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相结合,对领域内研究文献的引文、作者、关键词进行时间空间多元共现分析,把数据分析映射在二维、三维图形中,从宏观、微观等多层面展现学术网络结构和动态变化,形成领域的知识图谱。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主要发生于绝经后女性的骨质疏松症,是由于雌激素缺乏导致骨量减少及骨组织结构变化。该病隐匿发生,临床主要有骨痛、驼背或身高变矮、局部压痛叩击痛等表现,发生骨折或合并症后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甚至缩短寿命。背景:中医药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有着悠久的历史,相关领域内研究逐步发展壮大,但目前针对该领域内研究文献的发表情况、核心作者、研究力量等要素分析及系统综述较少。 目的:针对中医药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文献研究进行CiteSpace知识图谱绘制及可视化分析,了解该领域研究过程、研究热点、发展趋势,为其后续发展提供依据与可行性建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I)数据库1993至2019年关于中医药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文献,统计分析纳入文献年度发文量、科研基金资助情况、高频被引文献等,并将纳入文献以RefWorks格式导出使用CiteSpace V软件生成发文机构、作者、关键词等信息的知识图谱,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与结论:①共纳入453篇文献,该领域研究自1993年开展并逐渐获得重视,研究文献以期刊论文为主要形式;②各类科研基金中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项目最多;③核心作者有12人,主要研究者有郑洪新、梁文娜、葛建荣等,并形成相应的主要研究团队;④主要研究机构有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医院、辽宁中医药大学等中医药院校及其附属医院;⑤研究形成了9个具有代表性的关键词聚类,并随时间推移呈现研究方向的转变趋势;⑥由以上分析可见,中医药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研究历经20余年,形成多个研究力量、研究主题,其发展仍处于上升期;如能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整合优势资源,促进不同地区、机构合作,进一步发掘中医药特色,有望促进中医药走向世界,兴旺发展。 ORCID: 0000-0003-0247-9863(李绍烁)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本(PBL)和以团队为本(TBL)混合的教学方法在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前景,评估其教学效果。方法本文对我院一年级护理康复本科生做了关于PBL+TBL教学模式在解剖实验教学中教学效果的问卷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PBL加TBL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实验教学中标本学习环节的教学效果。结论PBL+TBL交互的教学模式值得在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实践中推广。  相似文献   
996.
探讨了VH Dissector可视化虚拟人体解剖学教学软件在人体断面解剖学教学中的作用。介绍了该软件的功能、使用方法、在我校医学影像专业人体断面解剖学的教学效果和在人体解剖学教学的优势。该软件能真实的显示组织、骨骼、肌肉、血管和神经等细微解剖结构,为人体断面解剖学的学习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为推动了我国基础医学教育的素质化和现代化,可视化虚拟人体解剖学软件在解剖教学中的应用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97.
汗华侨、郭开华、麦全安主泽的西方现代临床按摩系列《功能解削:肌与骨骼的解剖、功能及触诊》[精装](原著克里斯蒂·凯尔)于2013年1月由天津科技翻译出版有限公司出版。该书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等十多家医学院校教授编译。《功能解剖:肌与骨骼的解削、功能及触诊》通过大量网片和肌运动练习,帮助读者探索和理解人体的结构、局部解剖和运动特点。书中涵盖大量彩色照片和于绘插图,能为读者清晰勾画身体的每一层结构,从骨到韧带、从浅层肌到深层肌都得到清晰表现。该书的肌肉解剖图表明了肌的起点、止点和神经支配,同时采州循序渐进的指导帮助读者学习骨与肌的触诊;凄肯可深入理解人体的结构,从而掌握这砦结构如何通过关节运动米完成各种动作。并了解被动和抵抗活动范嗣的技巧。,每章结尾综述了一些日常活动和体育运动类型所涉及的人体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998.
随着植入式医疗器械的大量使用,其安全性受到广泛关注。植入式医疗器械出现故障,力学原因被认为是其失效的一个重要因素,日常活动中微小而反复的力学载荷会造成植入式医疗器械元件的疲劳损坏。获取并研究典型日常活动的人体重点解剖部位的运动信息,对植入式医疗器械的设计及手术方案的优化具有积极意义。本文概括了人体运动学研究的3种方法以及日常活动模拟动作的选取,介绍了该领域的最新进展及问题,并展望了有价值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99.
目的肿瘤的早期发现对患者意义重大。鉴于相位衬度成像对于如肺部这样的软组织成像效果显著,本文提出利用相位衬度成像技术,以微米尺度的空间分辨对肿瘤进行成像,并定量分析,早期发现肿瘤。方法在KM小鼠肺部原位接种人肺癌细胞,培育10d后取出肺组织,利用上海同步辐射光源进行相位衬度成像获取投影图像,拍摄结束后对样本进行切片、HE染色,并光学显微镜观察病理切片。然后利用滤波反投影对获取的投影图进行CT断层重建,并通过病理切片对比验证肿瘤位置,最后通过Amira软件进行三维模型的建立。结果重建出了清晰的三维模型,在模型上可以发现小肿瘤结节的存在,并测量得出该肿瘤体积为0.655mm3。结论相位衬度成像对软组织分辨率高,能发现体积较小的肿瘤.对肿瘤的早期发现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Researchers have placed nanoparticles inside living human cells and been able to direct the movement of the particles through the use of both ultrasonic waves and magnetic forces. While similar demonstrations have been onducted in a test tube (in vitro), this marks the first time that this kind of work has succeeded inside a live human ce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