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83篇
  免费   236篇
  国内免费   208篇
医药卫生   6127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113篇
  2014年   198篇
  2013年   196篇
  2012年   359篇
  2011年   356篇
  2010年   324篇
  2009年   315篇
  2008年   368篇
  2007年   366篇
  2006年   323篇
  2005年   364篇
  2004年   331篇
  2003年   253篇
  2002年   201篇
  2001年   204篇
  2000年   192篇
  1999年   153篇
  1998年   129篇
  1997年   126篇
  1996年   101篇
  1995年   109篇
  1994年   108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79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非发酵菌主要是指一大群不发酵糖类、专性需氧、不产生芽胞的革兰阴性杆菌.在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室遇到所有革兰阴性杆菌中,非发酵菌占15%,其中2/3是假单胞菌.非发酵菌大多为机会致病菌,是引起医院内感染的重要致病菌.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以脑心浸液琼脂(BHIA)、胰大豆蛋白胨琼脂(TSA)、哥伦比亚(Columbia)琼脂为基础培养基配制的马血巧克力培养基对流感嗜血杆菌(Hi)的分离效果。方法将458份标本和流感嗜血杆菌标准菌株ATCC10211分别接种于3种培养基上,比较3种培养基对流感嗜血杆菌的检出率,计算标准菌株ATCC10211在3种培养基上的生长指数(GI)。结果 Columbia、BHIA、BHIA三种培养基上流感嗜血杆菌的检出率分别为33.4%、32.8%和32.5%。流感嗜血杆菌标准菌株ATCC10211在三种培养基上的GI值分别为14.28(±1.54)、6.96(±1.56)和8.16(±1.98)。Columbia培养基上的GI值与其他两种培养基上的GI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马血Columbia巧克力培养基是一种分离Hi的首选培养基。  相似文献   
993.
贵州豆豉发酵前后大豆异黄酮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一种测定豆豉中大豆异黄酮类成分含量的分析方法,并对黄豆及其发酵后豆豉中的大豆异黄酮含量进行比较。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Diamonsil-C18(250 mm×4.6 mm,5μm),保护柱Phenomenex—C1s(4.6mm×3 mm,5μm),流动相乙腈-0.2%磷酸(36∶64),流速...  相似文献   
994.
对维生素C混菌发酵中地衣芽胞杆菌的伴生活性进行了研究。分别对单独培养、混合培养条件下地衣芽胞杆菌的生长特性进行分析,并以氧化葡萄糖酸杆菌的生长密度、产酸量为指标,考察地衣芽胞杆菌胞外液的伴生活性以及蛋白酶抑制剂对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物质在地衣芽胞杆菌对数生长期阶段合成并释放至胞外,使胞外液上清对氧化葡萄糖酸杆菌的生长和产酸产生促进作用。随着伴生菌培养时间的延长,其胞外上清活性也逐渐提高,18 h胞外液活性达到最高。蛋白酶抑制剂(苯甲基磺酰氟,PMSF)对胞外液活性并没有表现出抑制作用,可能没有参与伴生过程。  相似文献   
995.
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FMEA)是一种系统性、前瞻性的分析方法[1-2],2001年美国医疗机构联合评审委员会(JCAHO)把该理念应用于医疗行为中:医院如果能够掌握存在于医院各个环节的风险所在,那么风险的发生率会极大地下降.所以,一旦医疗风险范围和风险等级被确定,医院和患者的潜在伤害或损失就能够得到较好的控制.腹部切口感染是腹部手术中常见的并发症[3-5],临床工作中发现,很多脓性标本送检后阳性率普遍不高.为提高手术感染切口标本采样的阳性率,作者应用FMEA法分析标本采样阳性率低的原因,改进采样及送检的方法,为手术感染切口采样制定有效的措施,为进一步的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996.
随着真菌感染发病率的不断上升,真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且有关耐药菌株的报道也逐渐增多.肿瘤病人因自身免疫功能低下,受各种医源性因素影响较多,更易发生院内感染[1],特别是深部真菌感染.  相似文献   
997.
背景:前列腺癌干细胞是前列腺癌复发侵袭的重要原因,目前研究难点在于前列腺癌干细胞分离技术效率较低。目的:探索高效地从人前列腺癌PC-3及LNCap细胞株分离前列腺癌干细胞的方法。方法:采用含血清贴壁培养法及无血清悬浮培养法培养PC-3及LNCap细胞株,然后利用流式细胞表面标记CD133及CD44检测两种细胞在不同培养条件下可获取前列腺癌干细胞的比例,同时采用诱导分化实验初步鉴定前列腺癌干细胞特性。结果与结论:PC-3及LNCap细胞能在添加生长因子的无血清培养基中形成悬浮细胞球,接种在含血清培养基后可以诱导分化为贴壁细胞;无血清培养组的CD44^+/CD133^+细胞比例:PC-3为0.59%,LNCap为1.71%,含血清培养组中的CD44^+/CD133^+细胞比例:PC-3为0.32%,LNCap为0.73%,其中LNCap细胞采用两种方法所获的CD44^+/CD133^+细胞均高于PC-3所获的的细胞(P〈0.05),在两种细胞中无血清悬浮培养和含血清贴壁培养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无血清悬浮培养周期长,获得细胞数相对较少,直接影响分选后肿瘤干细胞功能测定。因此可以证实含血清贴壁培养LNCap细胞较无血清悬浮培养法更能高效快捷的获取前列腺癌干细胞。  相似文献   
998.
裴志勇  赵玉生  高伟  尹巧香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2,15(3):264-267,I0002,I0003
目的探讨过氧化氢/血清饥饿(H2O2/SD)法建立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ASCs)凋亡模型的可行性。方法酶消化法及贴壁法从小型猪腹股沟脂肪组织中分离、培养ASCs,流式细胞仪检测ASCs表面抗原CD29、CD31、CD34、CD44、CD45、CD90、CD105、HLA-DR的表达。采用不同浓度H2O2(100μM、200μM、400μM、600μM、800μM)联合SD作用于ASCs 6 h,Annexin V-FITC/PI、罗丹明123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及线粒体内跨膜电位(ΔΨm)的变化。结果第4代ASCs表面抗原CD29、CD44、CD90、CD105表达呈阳性,CD31、CD34、CD45、HLA-DR表达呈阴性。与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的H2O2/SD干预6 h均可引起ASCs不同程度的凋亡,而细胞凋亡率最明显的是200μM组(P<0.05),该浓度组也引起ΔΨm明显下降(P<0.01)。结论过氧化氢联合血清饥饿是一种简单有效诱导干细胞凋亡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自行研发的肝细胞成熟培养基(Hepatic Maturation Medium,HMM)是否能够提高肝肿瘤细胞系HepG2的肝细胞功能,并联合3D培养开发一种更适于HepG2的培养体系。方法从细胞库中取得人类肝癌细胞株HepG2。分别用DMEM及HMM进行细胞的2D及3D培养,通过定量PCR、PAS染色、尿素合成等方法进行功能评价,最后在3D模型下比较DMEM及HMM培养的HepG2与氯丙嗪肝毒性的敏感性,综合评价HMM对HepG2的作用。结果 HMM可以提高HepG2的糖原合成能力,并使其CYP3A4、NTCP、ALB、CPS1、G6PC等肝细胞功能基因的表达水平分别上调4.7±0.2、1.3±0.1、1.4±0.1、4.9±0.2、5.6±0.1倍。当HMM联合3D培养后,相对于2D培养HepG2,其CYP3A4、NTCP、CPS1、G6PC等肝细胞功能基因的表达水平及尿素合成能力进一步提高6.5±0.6、2.0±0.03、2.3±0.2、77±1.2、479±196倍。此外,HMM显著改善了3D环境下的HepG2对于氯丙嗪毒性的敏感性。结论不论是在2D还是3D条件下,HMM均可以改善HepG2的肝细胞功能,HMM联合3D培养将有利于HepG2为基础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分析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非发酵菌感染及其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分离的非发酵菌,对其检出情况及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出1047株非发酵菌,检出率为44%,居前3位的依次是铜绿假单胞菌(51.13%)、鲍氏不动杆菌(21.45%)、嗜麦芽寡养单胞菌(10.38%);3种常见的非发酵菌对常用的抗菌药物耐药性均较高。结论:医院重症监护病房非发酵菌检出率高,耐药性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