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39篇
  免费   221篇
  国内免费   147篇
医药卫生   10307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112篇
  2020年   110篇
  2019年   110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155篇
  2015年   192篇
  2014年   378篇
  2013年   413篇
  2012年   628篇
  2011年   665篇
  2010年   642篇
  2009年   584篇
  2008年   624篇
  2007年   577篇
  2006年   573篇
  2005年   629篇
  2004年   618篇
  2003年   715篇
  2002年   437篇
  2001年   369篇
  2000年   263篇
  1999年   192篇
  1998年   193篇
  1997年   170篇
  1996年   121篇
  1995年   125篇
  1994年   106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41.
3种无痛人流方法的临床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3种麻醉在人工流产中的镇痛效果。方法A组应用异丙酚静脉麻醉;B组应用2%利多卡因分别于宫颈3点和9点注射各2 mL,再用棉签蘸1 mL插入宫颈管2 cm,放置2 min;C组用棉签蘸1%丁卡因1 mL插入宫颈2 cm放置2 min,D组不予麻醉以便对照。结果3种麻醉方法对人工流产均有明显的镇痛效果(P均<0.01),A组与B、C组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B、C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3种麻醉对人工流产均具有镇痛效果,以异丙酚麻醉效果最理想。  相似文献   
42.
43.
为了解孕妇硬膜外给局麻药的药代动力学,选择20名实施剖宫产手术的健康临产妇,随机分成硬膜外腔给予了哌卡因组(B1组)和给予利多卡因组(L组)。另外, 6例非妊娠患者硬膜外腔给予了哌卡因(B2组)。B1和B2组均给予0.75%丁哌卡因1~1.5mg·kg-1,L组给予2%利多卡因4~4.5mg·kg-1。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硬膜外给药后血浆药物浓度。结果表明三组病例血药浓度均在安全范围内。B1组的血药浓度达高峰时间(Tpeak)和脐静脉与母体血药浓度比(UV/MV)值均小于L组,表明丁哌卡因在硬膜外腔的吸收比利多卡因快,且透过胎盘屏障的药量小于利多卡因,新生儿Apgar评分在娩出后5分钟均为10分。B1组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与B2组基本相似。结论:剖宫产手术硬膜外腔给予临床剂量的局麻药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44.
利多卡因治疗眩晕症11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邓选容  梁素宁 《临床荟萃》1993,8(14):650-651
近4年来,用利多卡因治疗眩晕症11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110例,均为急诊留察患者,男47例,女63例。年龄最小25岁,最大80岁,其中30岁以下18例,30~45岁37例,45岁以上55例。发病时间最短1小时,最长12天。  相似文献   
45.
46.
陈苏娜 《实用医学杂志》1997,13(11):758-758
我院自1988~1994年采用氯胺酮利多卡因复合液(KL)在危急剖宫产术中作为静脉麻醉,今将其效果及体会报告如下。l资料与方法1.l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因先兆子宫破裂、脐带脱垂、胎儿宫内窘迫、前置胎盘早剥并失血性休克等危急情况下行剖宫产150例。1.2麻醉方法:孕妇进入手术室后,先静脉注射灭吐灵10m吕,准备工作就绪后,缓慢静脉注入(不少于1分钟)KL3~sml。其配方为:用10ml注射器,取氯胺酮100mg和利多卡因100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ml。两药首次平均用量为各1.sing/kg。对出血性休克孕妇,在抗休克的同时进行麻醉。术中视病…  相似文献   
47.
重复腋路臂丛麻醉不同穿刺定位法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应用不同穿刺定位法施行重复腋路臂丛阻滞麻醉效果。方法:324例随机分为两组,在局麻药浓度、容量相同的情况下,A组采用一针穿刺单次给药逐次移位定向挤压法,162例中,臂丛阻滞730次;B组采用一针穿刺单次给药法,162例中,臂丛阻滞670次。结果:在诱导时间、维持时间和阻滞完全方面,A组均明显优于B组。结论:臂丛神经处于椎前筋膜及其延续的筋膜间隙中,因此,一针穿刺单次给药能获得有效的阻滞。  相似文献   
48.
49.
目的探讨肿胀技术在体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体表肿物与先天性畸形、体表瘢痕、乳房整形、脂肪抽吸、腹壁整形、除皱、隆胸、褥疮、面瘫及颅骨电烧伤等230例体表外科手术应用肿胀技术,成人164例,完全采用肿胀法局麻技术,儿童66例,在全麻下应用肿胀技术。并与相应手术非肿胀法下施行进行了比较。结果脂肪抽吸术中利多卡因用量可达30~60mg/kg体重。肿胀技术具有易于进行解剖间隙的分离、减少术中失血、增强麻醉效果、增加手术安全性和术后恢复快等优点。结论肿胀技术可推广到体表外科手术中广泛应用,对儿童更为适宜,对减少输血造成的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0.
肖武威 《黑龙江医药》1997,10(5):301-302
人工流产术是计划生育中常用的补救措施,我院自1994年以来用利多卡因子宫颈旁神经阻滞预防人工流产综合反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及方法临床资料随机选择妊娠10周内,健康孕妇82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56例,其中未产妇20例,对照组26例,其中未产妇5例,两组中年龄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