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9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探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和胶体金法(SYP)联合检测在梅毒筛查和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用TRUST法检测梅毒非特异性抗体,胶体金法、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结果:TRUST对2期梅毒的阳性率较高,为100%,而对1、3期梅毒的阳性率较低,平均为83.96%,胶体金法对各期梅毒的检出率均较高,平均为99.06%,与TPP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胶体金法其特异性和灵敏度与TPPA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比TPPA更方便快捷。根据胶体金和TRUST的实验结果,结合症状和病史可初步对梅毒进行诊断分期。  相似文献   
62.
目的 研究海南省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危险因素,为进一步预防与控制梅毒母婴传播提供科学数据。 方法 对发生先天梅毒的新生儿进行巢式病例对照研究,随访调查海南省2007-2014年期间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新生儿,将发生先天梅毒的新生儿作为病例组,将健康生育的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分析探索新生儿先天梅毒的危险因素。结果 随访期间共发生53例新生儿先天性梅毒,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孕妇血清TRURST滴度(OR=2.04,90%CI:1.73~2.42)和分娩前未驱梅治疗(OR=1.82,90%CI:1.09~2.42)以及分娩前治疗药物是普鲁卡因青霉素(OR=2.54,90%CI:,1.11~5.82)是新生儿先天性梅毒发病的危险因素。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孕妇血清TRURST滴度每升高一个滴度,新生儿先天性梅毒发病风险增加1.23倍;分娩前未治疗孕妇梅毒较已治疗孕妇的新生儿先天性梅毒发病风险高1.09倍。 结论 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危险因素有孕妇血清TRUST高滴度,以及分娩前孕妇梅毒未进行治疗,应加大对这两方面的干预,以期达到控制梅毒垂直传播的目的。  相似文献   
63.
血液及血制品感染因子检测   总被引:16,自引:7,他引:9  
目的 了解1997-1999年度我市临床使用的血液及血液制品中甲肝病毒(HAV)、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艾滋病病毒(HIV)及梅毒螺旋体的感染情况。方法 用ELISA、PCR和TRUST对171份血液、83份血制品检测了抗-HAVIgM,HBsAg,抗-HCV,HCVRNA、抗-HIV1 2、TRUST、TPPA。结果 171份血液标本抗-HAVIgM、抗-HCV、抗-HIV1 2皆阴性;HBsAg阳性1例(0.058%),酶毒1例(0.058%);83份血制品杭-HAVIgM、HB,抗-HIV1 2、TRUST均阴性,抗-HCV阳性率为24.1%,均为人血丙种球蛋白,取4个批号阳性的各2份进行HCV-RNA检测。结果6份HCVRNA阳性。结论 1997-1999年度临床上所使用的血液及血制品(人血丙种球蛋白)仍存在残余危险,需采取措施减少残余危险度。  相似文献   
64.
孙俊  李俊杰 《职业与健康》2006,22(24):2196-2197
随着输血后传染性疾病引起的医患纠纷逐渐增多,输血后传染病已成为医务人员和卫生行政部门关注的焦点。如何避免经血传播疾病,保护医患双方的利益,已为医务工作者重视。目前,大多数医院采用TRUST法检测梅毒,但是该试剂在方法学上与目前用于诊断梅毒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相比,其特异性和灵敏性较差,特别是当前我国梅毒流行呈上升趋势,因此,该方法难以满足临床用血的安全和预防医患纠纷的需要。如何合理选择准确、快速的检测手段,进行诊断尤为重要。笔者用TRUST和TP-ELISA两种方法对5572名受血患者梅毒对比检测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5.
TPPA和TRUST联合检测对孕妇梅毒的诊断和监控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TPPA和TRUST联合检测对孕妇梅毒的诊断和监控意义。方法用TPPA和TRUST法同时对6240例孕妇进行检测。结果6240例孕妇TPPA阳性为45例,阳性率为7.2‰,TRUST阳性为24例,阳性率为3.8‰,(其中单纯TRUST阳性为2例)。讨论对初检患者,尤其是孕妇,宜选用检测TPPA,以提高初检结果的检出率和可靠性,其阳性结果再查TRUST,以随访观察疗效、复发及再感染,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确保优生优育,减少先天梅毒儿的产生。  相似文献   
66.
四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实验室评价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比较四种梅毒血清学实验诊断方法的准确性及在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梅毒密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及梅毒抗体蛋白印记法(Westem—blot)检测250例患血清。结果 TRUST方法特异性及灵敏度较低;Westem—blot特异性为100%,但敏感性较差;TPHA与ELISA两种方法在检测梅毒抗体时灵敏度与特异性都比较好,而且相当接近。结论ELISA法因其准确性及方法学的优势,为目前梅毒血清学检测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67.
3种梅毒诊断试验的临床应用评价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 通过比较3种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选择简单、快速、高敏感性和特异性诊断方法和试剂诊断早期梅毒,及早发现传染源,控制梅毒传播.方法 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3种方法对梅毒患者血清进行检测.结果 TRUST法敏感度为90%,特异性为96.7%;TP-ELISA法敏感度为98.3%,特异性为100%;TPPA法敏感度为98.3%,特异性为100%.结论 对梅毒患者同时采用TRUST和ELISA(或TPPA)法进行血清学联合检测,可提高阳性检出率和判断疗效.  相似文献   
68.
梅毒血清固定患者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梅毒血清固定现象与梅毒分期的关系。方法分析本院近5年的224例梅毒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各期梅毒血清固定发生率和形成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224例中36例发生血清固定,占16.07%,一期梅毒血清固定率4.35%,二期梅毒血清固定率11.88%,潜伏梅毒血清固定率23.00%,与一、二期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潜伏梅毒发生血清固定女性多于男性(2∶1),血清固定形成时间较一期和二期晚。结论梅毒血清固定发生与梅毒分期有关,病期不明的潜伏梅毒血清固定的发生率较高,加强对潜伏梅毒的早期筛查和及早治疗是防止梅毒血清固定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9.
谢伟  刘岚  景春梅  赵洁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11):1310-1310,1312
目的梅毒非特异性血清反应素试验,方法简便快速,可用于梅毒筛查和监测梅毒患者进程和疗效。因此,对本院临检中心使用的检测梅毒患儿血清中反应素两种试剂比较,以选择较好的实验方法,给临床提供更可靠的实验室数据。方法对2009年9月至2010年9月门诊544例患儿血清标本进行两种试剂: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诊断试剂(RPR)和梅毒甲笨胺红不加热血清试剂(TRUST)诊断试剂同时检测,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种试剂对544例标本定性试验结果相一致:456例均为阴性,88例均为阳性。88例阳性标本半定量试验:两种试剂85例试验结果相一致,3例标本TRUST试剂抗体滴度比RPR试剂高1个稀释度。结论两种试剂检测的检出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具有一致性,对阳性标本滴度的检测TRUST试剂较敏感。  相似文献   
70.
目的研究梅毒螺旋体(Tp)感染后机体产生自身抗体的情况,探讨梅毒临床表现复杂多变的可能原因。方法以梅毒确证试验TPPA阳性的梅毒患者为研究对象,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RUST)检测患者非特异性Tp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的ANA,x2检验统计ANA阳性率在梅毒患者中的显著性。结果梅毒患者血清ANA的阳性率(44.8%)与正常对照组(16.2%)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TRUST试验阳性的梅毒患者ANA阳性率(31.3%)分别高于TRUST试验阴性的梅毒患者(13.5%,P〈0.05)和正常对照组(16.2%,P〈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而TRSUT试验阴性的梅毒患者ANA阳性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5。结论梅毒患者血清中自身抗体的产生几率显著高于正常人,梅毒患者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可能与机体自身抗体的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