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69篇
  免费   255篇
  国内免费   130篇
工业技术   4554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60篇
  2022年   187篇
  2021年   186篇
  2020年   164篇
  2019年   178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108篇
  2015年   141篇
  2014年   226篇
  2013年   202篇
  2012年   219篇
  2011年   245篇
  2010年   235篇
  2009年   221篇
  2008年   228篇
  2007年   199篇
  2006年   228篇
  2005年   188篇
  2004年   170篇
  2003年   151篇
  2002年   117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处理黄浦江微污染原水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黄浦江原水为研究对象,对臭氧-生物活性炭(O3-BAC)组合工艺去除有机污染物的性能、机理进行了中试研究。结果表明,该工艺对各指标的去除率为:CODMn 24%,UV25435%,三卤甲烷前体物31%,AOC 63%,且对各分子量区间的有机物的去除有互补性。O3-BAC组合工艺一方面可以有效去除黄浦江原水中的微量有机污染物、消毒副产物前体物,减少后加氯量,降低消毒副产物生成量,保障饮用水的化学安全性;另一方面能明显降低水中的可同化有机碳(AOC)浓度,提高饮用水的生物稳定性。  相似文献   
72.
王栋  吴军见  周集体  王宇 《现代化工》2006,26(Z2):112-115
实验研究了搅拌槽反应器内染料(活性艳红K-2BP)的臭氧氧化脱色过程.考察了溶液pH、臭氧流量、搅拌速度对臭氧脱色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臭氧脱色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脱色过程中自由基反应起到主要作用;提高臭氧流量和搅拌速度能够显著加快脱色速度;通过对臭氧传质的测量和八田数Hα的计算,指出随着搅拌速率的增加,反应动力学区区域由慢速动力学区域转变到中速反应动力学区域.  相似文献   
73.
讨论了用臭氧氧化法对聚丙烯表面进行涂装性改良时,聚丙烯均聚物、乙烯-丙烯嵌段共聚物及无规共聚物表面的臭氧氧化反应过程。ATR-IR、ESCA及SEM的结果表明,3种聚丙烯有相同的反应过程,即臭氧氧化反应首先使材料表面的聚丙烯部分生成PP-OH和PP-C=CH,然后-C=C-被臭氧氧化分解生成酮、醛或羧基等,最终氧化产物以羧基为主。臭氧氧化主要发生在处于材料表面非晶态中的丙烯叔H部分上。但由于臭氧对聚丙烯及其共聚物表面的攻击方式不同,溶剂洗净后3种聚丙烯状态将有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74.
有机磷和菊酯类农药在蔬菜中的氧化消降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娃娃菜为试验对象,研究了臭氧浓度、时间、介质温度和pH等条件下臭氧水消降蔬菜中8种残留农药的影响,结果表明:臭氧水消降农残的最佳条件为臭氧流量0.08 m3/h,水温35℃,pH10,消降时间30 min;其中的甲胺磷消降率最高,达到59.5%,而氰戊菊酯的消降率仅为35.6%.臭氧水对8种农药消降作用的效果依次为甲胺磷、氯氰菊酯、敌敌畏、乙酰甲胺磷、氧化乐果、氯菊酯毒死蜱和氰戊菊酯.  相似文献   
75.
MIEX是强碱性阴离子树脂,它的小颗粒大比表面积及内部的磁性氧化铁使它具有快速凝聚和沉降性能及高离子交换率,它的最大优点就是能连续操作,被用来处理水中各种有机污染物.并从不同水源水质、不同季节、接触时间、初始质量浓度及投药量等方面阐述了MIEX和其他工艺,如臭氧、活性炭、超滤和强化混凝等联用效果,分析去除NOM,THM和农药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为我国在水处理技术上开发一个经济、环保以及满足日益提高的水质标准的新工艺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76.
紫外/臭氧复合杀灭水中细菌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开发一种高效灭菌方法,研究了UV/O3的复合灭菌性能,对紫外辐射、臭氧和羟基自由基等在体系中的各自作用进行探讨,同时考察pH值、温度等对灭菌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UV/O3较单独紫外或臭氧灭菌时效果有所提高,在初始臭氧质量浓度为5.02mg·L-1,液面紫外辐射强度为6.5mW·cm-2,灭菌时间1.5~9.0s时,UV/O3对细菌总数灭菌率达3.6~6.4,单独紫外时为1.8~4.7,单独臭氧时仅为1.6~3.0.羟基自由基的产生是复合灭菌效果增加的主要原因.随紫外辐射强度和臭氧投加量的增加,复合灭菌作用得到提高.pH值在5.5~8.5变化时,UV/O3灭菌效果随原水pH值的增加略有提高.温度由10℃上升到27℃时,灭菌效果稍有下降.由此可见,UV/O3是一种高效可行的水体灭菌技术。  相似文献   
77.
78.
SEBS的臭氧处理及增韧PA6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臭氧处理对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分子结构及其极性的影响,并对臭氧处理SEBS增韧PA6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臭氧处理可在SEBS分子链上引入羰基含氧基团,臭氧处理的SEBS相对分子质量下降,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变宽,表面能提高,极性增大。与PA6/SEBS体系相比,PA6/臭氧处理SEBS体系的相容性得到明显改善,其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79.
冯云刚  冯凯  张伟 《给水排水》2020,46(3):79-81
结合北京西北地区某污水处理厂工程的实施,探讨了在应对乡镇污水处理厂水质、水量波动大、出水水质要求高时工艺路线的选择及池形、参数的选取和运用。通过一年多的实际运行,出水水质稳定达到北京市地方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 11890-2012)A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80.
本研究采用二乙基羟胺(DEHA)促进臭氧(O3)降解水中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并建立了强化O3氧化能力的O3/DEHA体系。主要探索了在O3/DEHA体系中pH、DEHA投量、臭氧通量和DMP投量对该体系的影响及体系的氧化机理,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对DMP的降解产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DEHA能够有效促进臭氧的分解且在酸性条件下(pH=3)明显提高DMP的降解率,DEHA投量为25μΜ时促进效果最佳;DMP降解速率随臭氧通量的增加而增加,随DMP浓度的增加而减小,通过动力学计算,该反应符合拟一级动力学反应;投加叔丁醇(TBA)能够明显抑制DMP的降解,验证了在酸性条件下,·OH对DMP的降解起主要作用;通过产物分析可推导出O3/DEHA体系中DMP 的降解途径主要从苯环上碳链的断裂开始,中间生成酸类和脂类化合物,最终矿化为水和二氧化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